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小宫女携崽重生,冷情太子被哄成翘嘴了》最新章节。
“圣旨到!”
“太子良娣宋氏接旨——”
女眷席这边同样午宴过半,上首处的裴皇后正与下面某个老王妃说着话。
槛儿则想着曜哥儿在奉天殿的情况,旁边的信王妃也正和荣王妃说话。
殿中间有伶人正在弹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道高喊。
扭头一看。
竟是御前的郝副总管。
除了裴皇后,包括槛儿在内的众人皆一怔,旋即跟着裴皇后齐齐站起身。
槛儿则疾步行至门口跪下。
除了裴皇后,其余人也一律跪听圣旨。
郝太监向裴皇后见了礼,随即从小太监捧着的托盘里双手拿起圣旨。
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正位乎内,所以成天地之道,兹有太子良娣宋氏,自入储闱,虔恭中馈,恪勤妇道。
屡有令誉,朕实深嘉之。”
“其明孝知礼,侍奉皇后,朝夕问安,寒暑不辍,其诚孝之心婉顺之态,深慰中宫,宫闱之内堪称典范。
其二贤明辅弼,昔年荐医愈朕体,功于社稷,又随太子巡漕运河工,亲抚百姓,此诚佐君恤民之实迹。”
“其三延嗣有功,诞育皇太孙及龙凤祥瑞双胎,胤嗣繁昌,丕昭瑞应。
今储妃之位空虚,中馈不可无主,朕稔知宋氏淑德,皇后亦屡称其贤。
兹特颁明诏,册封太子良娣宋氏为太子正妃,赐金印宝册,掌东宫之事。”
“钦此——”
殿中一片鸦雀无声。
郝太监扬起笑,“太子妃,请接旨。”
旁人是何心思且不提,槛儿强忍着内心的不平静郑重恭敬地叩了一首。
“儿臣妾宋氏接旨,叩谢主隆恩!”
按说太子与她漏了口风,又过了这么两个月,槛儿早该做好心理准备了。
然真到了这个时候。
她发现自己根本冷静不了,甚至于接圣旨的双手也在控制不住地轻颤。
以信王妃为首的一众王妃、公主们,以及以德妃为首的一众后宫妃嫔看着那明晃晃的圣旨到了槛儿手里。
又听郝太监说大公子已被立为皇太孙。
众人心里的那个复杂啊。
压根儿控制不住不从眼睛里渗出来。
咱就是说这人的命啊。
谁能想到呢。
第一次见面时跟她们话都说不上的人,居然就这么一路成了太子妃!
等将来太子坐上那个位置,在场的除了裴皇后,都要对其行三跪九叩大礼。
这还真是……
宣王妃带头笑着朝槛儿行礼道喜,荣王妃、慎王妃、简王妃跟着一起。
其他人再是唏嘘、感慨、羡慕、嫉妒或是不甘,也不得不先把礼做足了。
槛儿叫了起也道了谢。
转身看向裴皇后,“娘娘……”
说着,她将圣旨放回由跳珠捧着的托盘里,很认真地向裴皇后行了一礼。
裴皇后受了。
而后在槛儿起身后握住她的手拍了拍,笑道:“好孩子,这是你应得的。”
槛儿看着眼前年近花甲的裴皇后,脑海里浮现出了上辈子为其哭灵时所看到的,刻着其名字的牌位与棺木。
前世她们不曾有过交集。
这辈子此前她们虽称不上婆媳关系,可她们却也有了前世没有的情分。
真好。
槛儿笑着,眼里隐隐有泪光浮现。
对于陛下立宋良娣为太子妃一事,朝臣们似乎并不意外,也没几个反驳的声音。
反驳什么呢?
圣旨上不都把宋良娣的品行和功绩什么的,写得一清二楚了吗?
再说皇太孙都封了。
皇太孙的生母在品行端正,又有功于社稷的情况下,还能不往上正一正?
要说宋良娣以前可能还有个出身方面的短板,可人家那不是找到家人了?
童养媳的事也澄清了。
甚至有个十八岁就成了探花郎,如今在翰林院混得风生水起的表哥。
陛下与皇后娘娘对其赞赏有加,太子对其宠爱有加,皇太孙对其敬爱有加。
所以还有啥可说的呢。
就这样吧。
册立太子妃属国之重事,皇帝昭告天下后相关的典礼与仪式也必不可少。
槛儿的册封典礼全权交由礼部负责,钦天监看了几个吉日请太子挑。
骆峋挑了最近的一个。
四个月后,十一月十五。
在此前一个月是曜哥儿的册封典礼。
两位主子的日子一定下来,阖宫上下及礼部、户部等衙署便忙碌了起来。
废太子妃用过的金册宝印已经废了,新立的太子妃必须制备新的金册宝印,如此方能彰显其正统地位。
也是有万象更新的寓意在。
翟衣、礼冠、礼鞋什么的,也都要新制。
永煦院这四个月常有宫人进出,比过年还忙,其中又以瑛姑姑他们最甚。
不过他们要做的事倒是没那么多,主要是她们心忙,激动的,兴奋的!
早先事情没定下来,他们不得不稳住。
如今事儿定了,他们到底忍不住了,做什么都是一副红光满面的笑模样。
主子成了太子妃,小主子成了皇太孙。
忍不住,根本忍不住!
知道他们有分寸,槛儿也就任由他们去了。
对了。
曜哥儿搬出永煦院了。
尽管他想和娘多住一年,眼下小家伙也还没满五岁,可如今他是皇太孙了。
在礼法上也该另居了。
曜哥儿为此伤心了好一阵,一向没怎么哭过的他,硬是抱着槛儿哭了大半天。
娘亲为他难过伤心了一辈子,这辈子他才跟娘亲在一块儿四年就要分开。
虽只是不住在一个院子了,什么时候想见就能见着,可曜哥儿就是伤心。
最后还是他的哭声把曦哥儿瑭姐儿也逗哭了,俩小家伙差点把房顶掀了。
曜哥儿才不得不止住哭。
槛儿看在眼里又好笑又心疼,哄他说跟太子说说,看能不能晚点搬。
曜哥儿又不干了。
说他现今是储副,该有储副的魄力与气度,也不知他是从哪儿听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