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开医馆

第44章 三格化肥池(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明开医馆》最新章节。

马淳招呼道:“大人稍等,我们马上就好。”

徐妙云连忙漱口,擦干净嘴角。她小声对马淳说:“这牙膏真好用,比盐和柳枝舒服多了。”

“早晚各用一次,牙齿会更健康。”马淳收起洗漱用具,“走吧,侍郎大人等着呢。”

早饭是庄里准备的稀粥和咸菜。马淳特意嘱咐厨房将水煮沸后再用,又往井水里撒了些明矾消毒。

用过早饭,侍郎带着他们往秦淮河方向走去。沿途的田地有些荒芜,几个农人无精打采地劳作着。

“就是前面那口井。”侍郎指着不远处一口用青石砌成的老井,“庄里大半人家都吃这口井的水。”

马淳走近查看,发现井台周围还有些未干的泥泞。他蹲下身,用手指蘸了点泥土闻了闻,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怎么了?”徐妙云问道。

马淳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茅坑:“你们看,那茅坑地势比水井高。前几日大雨,粪水肯定被冲进了井里。”

侍郎脸色一变:“这……这可如何是好?”

马淳假装从药箱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其实是花了100积分兑换了消毒片,“这是消毒药片,投入井中能杀灭秽毒。但最要紧的是重修井台,把茅坑迁远些。”

侍郎连连点头:“本官这就安排。”

马淳又取出几包药粉:“把这些分给庄户,让他们把水煮开再喝。病从口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徐妙云帮着分发药粉,一边向农人们解释:“水一定要烧开,放凉了再喝。生水容易生病。”

一个老农感激地接过药粉:“多谢小姐,多谢大夫。我们乡下人不懂这些,以前都是直接喝井水。”

马淳叮嘱道:“老人家,最近不要吃生冷食物,瓜果也要洗净去皮。”

正说着,一个差役急匆匆跑来:“大人!不好了!河边又有几个人发热了!”

侍郎看向马淳:“马神医,您看……”

马淳提起药箱:“带路。”

一行人来到河边一处窝棚,里面躺着三个面色潮红的男子。马淳诊脉后确认是同样的时疫症状。

“他们是不是也喝了那口井的水?”马淳问道。

一个妇人哭着点头:“前日他们去修堤,回来就喝了井水……”

马淳取出银针,给三人放了血,又让徐妙云配了一剂银翘散。

“这病会传染,家里其他人最好也喝些预防的药汤。”马淳对妇人说,“你去煮些绿豆汤,放凉了给他们喝,能清热解毒。”

徐妙云帮着熬药,一边教妇人如何照料病人:“发热时用温水擦身,不要捂太厚。若是咳嗽厉害,可以煮些梨水。”

妇人连连道谢:“小姐心肠真好。”

忙完这些,日头已经偏西。侍郎坚持要留他们用晚饭,马淳婉拒道:“我们还要去看看其他水井,防止再有类似情况。”

离开河边,徐妙云小声问马淳:“那些药片也是西域来的吗?”

马淳点头:“嗯,能杀灭水中秽物。可惜数量有限,不能给所有人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