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开医馆

第73章 陛下的路引制度就是人祸(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明开医馆》最新章节。

徐妙云声音轻柔却清晰:“《周礼》亦云:‘大荒大札,则无门关之征’。灾疫之年,本该弛禁。”

朱元璋哼了一声,突然抓起酒碗一饮而尽。

他抹了把嘴,指着马淳:“你小子……真当咱是暴君?”

马淳正要回答,朱元璋却摆手:“明日早朝,咱会让户部议个章程。疫病流行时,准予百姓持医馆证明领取临时路引。”

李文忠瞪大眼睛:“舅舅,这……”

朱元璋瞪他:“怎么?咱是那种听不进谏言的昏君?”

说着自己先笑起来,院中凝滞的气氛顿时一松。

徐妙云悄悄松了口气。

马淳给她夹了片嫩笋,轻声道:“没事了。”

朱元璋瞧见,撇嘴道:“行了,别眉来眼去的。马小子,下回有话直说,少给咱演这出欲言又止的戏码!”

马淳微笑:“臣遵旨。”

蒋瓛从辣锅里捞出片毛肚,嚼得咯吱响:“马大夫,这户籍制度改不改另说,您这火锅是真够味。”

众人一愣,随即哄笑起来。

朱元璋再次趁机把李文忠碗里的羊肉夹走,得意道:“年轻人要多历练。”

“舅舅,历练也不是要要咱一直光烫不吃!”李文忠也学会了反将一军。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呶,分你一半!”朱元璋说着分给李文忠一半。

李文忠当即喜笑颜开地吃起来。

入夜了,朱元璋起身伸了个懒腰:“回宫!马小子,记得把火锅底料给咱一点,咱带给标儿和皇后尝尝。”

马淳拱手:“臣明日就差人送去。”

待圣驾离去,徐妙云终于瘫坐在石凳上,后知后觉地发现背脊全是冷汗。

马淳握住她的手:“怕了?”

徐妙云摇头,眼中闪着光:“夫君今日……很威风。”

院墙外,蒋瓛压低声音对锦衣卫道:“今晚之事,谁敢外传,提头来见。”

……

进了乾清宫,朱标正在灯下批阅奏章。

见朱元璋进来,他连忙起身行礼。

“父皇今日出宫,可还顺心?”

朱元璋大马金刀地坐下,端起茶碗又放下,“标儿,马淳那小子今天说了件事。”

朱标递上热毛巾,“小马大夫又有什么高见?”

“他说咱的户籍路引制度是防病防灾的人祸。”朱元璋眯起眼睛,“你听听,这话像话吗?”

朱标的手顿了一下,欲言又止。

朱元璋拍桌:“在你爹面前还支支吾吾的,说!”

朱标深吸一口气,转身从案几暗格取出一叠密报,“其实小马大夫说得不错。这是儿臣近日收到的密报。”

朱元璋接过密报,就着烛火翻看。越看脸色越沉。

“浙江严州府,知县王守德为保政绩,派衙役把守村口,不许染疫村民外出求医?”

“江西吉安府同知刘焕,将三十七名发热百姓锁在祠堂,任其自生自灭?”

朱标轻声道:“这些官员怕疫情扩散影响考绩,索性让病人死在当地。村民若是逃出去,他地官府见无路引,便不收容医治。”

朱元璋将密报重重摔在案上。“混账东西!”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