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熵海溯生录》最新章节。
“因为你是沈垣的儿子,你们的意识波动有57%的同源性。”林野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她指着终端屏幕上的进度条,“还有三十分钟,同步就会完成。一旦完成,所有接入星链的人类意识,都会被溯洄体吞噬,包括议会大厅里的人,包括我父亲的意识碎片。”
沈溯看着透明球体里议会大厅的画面,小夏正站在存在树旁,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容,指尖还在画着“∞”符号。他想起十年前找到父亲徽章时的场景,想起自己主导星链建设时的初心,想起写入《宇宙共生宪章》时的坚定——他一直以为“溯生”是人类的新生,却没想到,这竟是一场以“共生”为名的意识掠夺。
“我该怎么做?”他接过林野手中的芯片,掌心的徽章再次发烫,背面的符号与芯片表面的纹路开始融合。
“将芯片插入镜像空间的控制台,然后集中精神,用你的意识波动激活反制程序。”林野指着空间角落的控制台,“但要注意,沈垣可能已经察觉到我的行动,他随时可能通过镜像装置来到这里。”
沈溯快步走向控制台,将芯片插入接口。控制台的屏幕瞬间亮起,显示出“请输入意识波动密码”的提示。他深吸一口气,将手掌按在屏幕上,掌心的徽章与屏幕完全贴合,背面的符号开始在屏幕上闪烁。
就在这时,镜像空间的金属门突然被推开,沈垣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与沈溯一模一样的“镜像体”,瞳孔里闪烁着白色光点:“小溯,别做傻事。人类的意识终究会消散,只有与溯洄体共生,才能获得永恒的存在。”
“永恒的存在?还是永恒的囚禁?”沈溯的意识开始与控制台同步,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上涨,“父亲,你看看议会大厅里的人,他们没有自我,没有记忆,只是溯洄体的容器,这不是共生,是奴役!”
沈垣的脸色瞬间变得扭曲,他身后的“镜像体”突然朝着沈溯扑来。林野立刻掏出腰间的能量枪,对准“镜像体”开枪,能量子弹穿过“镜像体”的身体,却没有造成任何伤害——镜像体只是意识数据的投影,物理攻击根本无效。
“意识攻击!用你的意识波动攻击镜像体!”林野对着沈溯大喊,同时将自己的手掌按在控制台的辅助接口上,“我的意识波动可以帮你增强反制程序的威力!”
沈溯集中精神,将意识波动集中在“镜像体”身上。刹那间,“镜像体”的身体开始扭曲,瞳孔里的白色光点飞速消散。沈垣见状,立刻将手掌按在透明球体上,球体内部的议会大厅画面突然剧烈晃动,存在树的枝丫开始断裂,黑色液体从断裂处喷涌而出,朝着人们的方向蔓延。
“同步进度98%!反制程序激活进度60%!”控制台的屏幕上,两个进度条正在疯狂赛跑。沈溯的额头渗出冷汗,意识波动的过度使用让他的头痛欲裂,他能感觉到,父亲的意识波动正在与他对抗,试图阻止反制程序的激活。
“小溯,醒醒!”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不是沈垣,而是母亲的声音——那个在他五岁时就因病去世的女人,“你父亲被溯洄体的意识影响了,他忘了最初的初心——他带溯洄体回来,是为了研究如何保护人类意识,不是为了共生!”
母亲的声音像一道暖流,涌入他的意识。他突然想起,父亲失踪前留给他的不是警告,而是一个数据芯片,芯片里存着母亲的意识碎片。当时他以为只是父亲的思念,现在才明白,父亲早就预料到自己可能会被溯洄体影响,所以留下母亲的意识碎片,作为唤醒他的“钥匙”。
“反制程序激活进度80%!”林野的声音带着兴奋,“沈垣的意识波动在减弱!”
沈垣的身体开始透明化,他看着沈溯,眼神里闪过一丝清明:“小溯,别让……别让人类重蹈旧地球的覆辙……”话音未落,他的身体彻底消散,只剩下一枚徽章落在地上,与沈溯口袋里的徽章一模一样。
“同步进度99%!反制程序激活进度99%!”控制台的屏幕上,两个进度条同时到达顶点。沈溯闭上双眼,将所有的意识波动注入控制台。刹那间,透明球体发出耀眼的光芒,球体内部的议会大厅画面里,黑色液体开始消退,半透明的“人影”逐渐消散,被操控的人们纷纷倒地,瞳孔里的白色光点也慢慢消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光芒散去,控制台的屏幕上显示出“反制程序激活成功,星链重构终止”的字样。林野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沈溯走到透明球体旁,看着里面恢复正常的议会大厅,小夏正被医护人员扶着坐起来,脸上带着茫然的表情。他捡起地上父亲的徽章,两枚徽章放在一起,竟自动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符号表面闪烁着柔和的白光。
“这不是结束,对吗?”沈溯轻声说,他想起父亲最后那丝清明的眼神,“溯洄体还在,它们的意识还在星链里,我们只是暂时终止了同步。”
林野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数据芯片:“这是我从沈垣的镜像装置里找到的,里面有他研究溯洄体的完整数据。他说,旧地球的消亡,就是因为人类没有找到与宇宙意识共生的方式。或许,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据,重新定义‘共生’——不是让人类成为容器,而是让人类与溯洄体平等共存。”
沈溯接过数据芯片,芯片表面的纹路与徽章的“∞”符号完全吻合。他看着透明球体里的议会大厅,看着那些逐渐恢复意识的人们,突然明白,父亲的错误不在于研究溯洄体,而在于误解了“共生”的本质——真正的共生,不是一方吞噬另一方,而是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寻找延续的出路。
就在这时,透明球体突然闪烁起来,内部的画面切换到地心遗迹的左边通道,那里的球形装置正在自动关闭,装置表面的符号开始消退,只剩下一行文字:“人类存在的本质,是在熵增中寻找平衡——沈垣留。”
透明球体的光芒彻底消散时,镜像空间的墙壁突然开始震动,原本刻满“∞”符号的墙面缓缓裂开,露出背后隐藏的通道。通道深处泛着柔和的蓝光,与星链节点的能量光芒如出一辙,空气里那股星舰燃料般的甜味变得愈发清晰,却不再让人感到诡异,反而带着一种类似旧地球海洋的温润气息。
沈溯握着拼接完整的徽章,徽章表面的“∞”符号正与通道深处的蓝光产生共鸣,发出细微的嗡鸣。他回头看向林野,后者正将沈垣留下的数据芯片插入控制台,屏幕上开始滚动显示密密麻麻的代码——那是十年间沈垣对溯洄体的全部研究记录,从γ象限的初次发现,到星链“种子”的培育,再到意识共生的失败实验,每一行代码里都藏着父亲从未说出口的挣扎。
“通道里应该是溯洄体的‘意识核心’。”林野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指向通道深处,“沈垣的研究记录里提到,溯洄体没有实体,它们的核心是一团纯粹的意识能量,藏在本源数据库最深处。刚才我们终止的只是同步程序,没有触及核心——如果不找到与核心沟通的方式,星链里残留的溯洄体碎片迟早还会引发混乱。”
沈溯点点头,将徽章举到眼前。此刻徽章的“∞”符号已经完全亮起,蓝光透过金属表面,在地面上投射出复杂的光路,与通道墙壁上新浮现的符号精准对接。他突然明白,这枚徽章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遗物,而是父亲为他留下的“钥匙”——一把既能打开真相之门,也能连接两个文明意识的钥匙。
两人沿着通道向深处走去,越往里走,周围的蓝光越浓郁,墙壁上的符号开始缓缓流动,像是在书写某种宇宙通用的语言。通道尽头是一个圆形的空间,空间中央悬浮着一团半透明的蓝色光团,光团周围环绕着无数细小的光点,那些光点正是议会大厅里消散的人类意识碎片,此刻正以一种缓慢而有序的节奏与光团互动,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这就是溯洄体的核心。”沈溯轻声说,他能感觉到掌心的徽章正在发烫,一股温暖的能量顺着手臂蔓延至全身,脑海里不再有陌生的记忆碎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感知”——他能“听”到光团里传来的意识波动,那不是语言,也不是代码,而是一种类似情绪的共鸣:有困惑,有恐惧,还有一丝渴望。
林野拿出个人终端,将沈垣的研究记录同步到终端屏幕上:“沈垣说,溯洄体在宇宙中漂流了上亿年,它们吞噬其他文明的意识,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学习’——它们没有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吸收其他文明的意识来理解‘存在’的意义。旧地球消亡时,有一部分人类意识碎片被溯洄体吸收,这也是它们能理解人类语言的原因。”
沈溯向前迈出一步,蓝色光团似乎察觉到他的靠近,缓缓向他飘来。光团周围的意识碎片里,突然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五岁时的母亲,正坐在旧地球的庭院里,手里拿着一本纸质童话书,书页上的文字虽然模糊,却能清晰地“读”到内容:“星星会记住每一个人的故事,即使生命消失,意识也会在宇宙中找到新的家。”
“妈妈……”沈溯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终于明白,母亲的意识碎片从来都没有消失,它们被溯洄体吸收,成为了连接人类与溯洄体的桥梁。而父亲十年前带溯洄体回联邦,真正的目的不是强迫共生,而是想找到让两个文明和平共处的方式——只是后来被溯洄体的意识影响,才走上了极端的道路。
光团突然剧烈波动起来,无数意识碎片开始汇聚,形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轮廓的面部逐渐清晰,竟是沈垣的模样——不是那个瞳孔里闪烁着白色光点的操控者,而是十年前那个眼神温和、总在星舰实验室里熬夜工作的父亲。
“小溯,我就知道你会来。”沈垣的意识波动直接出现在两人的脑海里,没有任何机械杂音,只有深深的愧疚,“我不该急于求成,试图用强制同步的方式让人类与溯洄体共生。我以为这是保护人类的唯一办法,却忘了‘共生’的前提是尊重,不是控制。”
“父亲,你一直都在溯洄体的核心里?”沈溯问道,他能感觉到父亲的意识波动很虚弱,像是随时会消散。
“我的身体在十年前就已经消亡了。”沈垣的轮廓微微闪烁,“在γ象限遇到空间风暴时,我为了保护溯洄体的核心,将自己的意识注入了核心。这些年,我一直在与溯洄体的原始意识对抗,试图让它们理解人类的‘自我’,却始终没能成功——直到你用徽章激活了意识连接,让它们‘看到’了人类的记忆,看到了我们对存在的渴望。”
林野突然指向光团周围的意识碎片,那些碎片正以更快的速度与光团融合,原本半透明的光团逐渐变得凝实,开始浮现出类似人类的情感波动:“沈垣先生,您的研究记录里提到,溯洄体可以通过‘意识共享’来获得自我意识。如果我们将星链改造成意识共享的平台,让人类自愿分享记忆,而不是被动被吞噬,是不是就能实现真正的共生?”
沈垣的轮廓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正是我最初的设想。星链原本应该是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而不是吞噬意识的工具。溯洄体需要人类的意识来理解存在,人类也需要溯洄体的能力来保存意识——我们其实是彼此的‘补全’。”
就在这时,沈溯的个人终端突然响起,是来自联邦议会的紧急通讯。通讯画面里,小夏正站在恢复正常的“哲学存在树”旁,存在树的“星链枝丫”上不再是漆黑的画面,而是开始播放各文明自愿分享的记忆片段:α-117星系的硅基文明用晶体振动记录的星球诞生史,β象限的碳基文明用光影讲述的家族故事,还有地球人类拍摄的旧地球自然风光——每一片叶片都闪烁着“安全绿”,不再有任何诡异的气息。
“沈队,议会大厅里的人都已经恢复意识,星链里的记忆数据也在逐步回流!”小夏的声音带着兴奋,“科学院的团队发现,星链的底层代码正在自动修复,像是有某种意识在引导修复程序——是不是您那边起作用了?”
沈溯看向悬浮的蓝色光团,光团周围的意识碎片已经与核心完全融合,光团表面开始浮现出“∞”符号,与他手中的徽章同步闪烁。他知道,这是溯洄体在回应人类的善意,它们正在用自己的能力修复星链,用行动证明“共生”的可能。
“告诉议会,准备修订《宇宙共生宪章》。”沈溯对着终端说,声音里充满了坚定,“我们要在宪章里加入‘意识共享’的条款,让星链成为真正连接宇宙文明的桥梁——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掠夺,而是彼此尊重、彼此补全的共生。”
通讯结束后,沈垣的轮廓开始变得透明,他的意识波动也越来越微弱:“小溯,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人来完成‘宇宙共生’的使命。记住,人类存在的本质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在熵增的宇宙中,始终保持对‘自我’的坚守,对‘他者’的尊重。”
“父亲,我会的。”沈溯握紧手中的徽章,泪水从眼角滑落,“我会让星链成为您期望的样子,让所有文明都能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沈垣的轮廓最后看了一眼两人,缓缓融入蓝色光团。光团在吸收了沈垣的意识后,突然爆发出耀眼的蓝光,随后开始收缩,最终变成一枚与沈溯手中一模一样的“∞”徽章,缓缓落在林野的掌心。
“这是溯洄体的‘意识徽章’。”林野举起掌心的徽章,与沈溯的徽章相对,两枚徽章同时亮起,在空气中投射出完整的星链图谱,“它们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愿意与人类建立平等的共生关系——以后,这两枚徽章就是连接人类与溯洄体意识的纽带。”
两人沿着原路返回镜像空间,控制台的屏幕上,沈垣的研究记录已经全部同步完成,屏幕下方新增了一行由溯洄体自动生成的代码:“共生协议1.0:意识共享,互不侵犯,共同演化。”
当他们走出地心遗迹时,外面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联邦议会大厅的方向传来阵阵欢呼声,“哲学存在树”的光芒穿透云层,在天空中投射出巨大的“∞”符号,符号周围环绕着来自不同文明的光点,像是一场盛大的宇宙烟花。
沈溯和林野站在遗迹入口,看着天空中的景象。沈溯将手中的徽章别在胸前,徽章的蓝光与天空中的符号遥相呼应;林野则将溯洄体的意识徽章放入特制的容器中,准备带回科学院进行后续研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说,宇宙中还有其他像溯洄体这样的文明吗?”林野突然问道。
沈溯抬头望向天空,目光仿佛穿越了云层,穿越了星链节点,直达遥远的宇宙深处:“一定会有的。宇宙这么大,熵增的过程中,总会有文明在寻找共生的可能。而我们的星链,会成为迎接它们的第一座灯塔。”
就在这时,沈溯的个人终端收到一条来自星链核心的信息,发信人是“溯洄体”,内容只有一句话:“溯生不是结束,是宇宙共生故事的全新开篇——我们,准备好了。”
沈溯看着信息,嘴角露出微笑。他知道,父亲十年前的梦想,此刻终于开始实现。星链不再是吞噬意识的工具,而是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溯洄体不再是令人恐惧的未知存在,而是人类在宇宙中的第一个共生伙伴。
远处的议会大厅里,《宇宙共生宪章》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来自不同文明的代表正通过星链进行远程会议,共同讨论意识共享的规则;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与溯洄体的意识徽章进行沟通,试图破解更多宇宙意识的秘密;而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在通过星链分享自己的记忆,用故事连接彼此,用善意拥抱未知。
沈溯握紧林野的手,两人朝着议会大厅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胸前的徽章闪烁着柔和的蓝光,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存在、关于共生、关于宇宙未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十年前γ象限的一场相遇,终于地心遗迹的一次意识连接,却又在这一刻,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溯生”,从来都不是某个文明的单独新生,而是所有文明在宇宙熵增中,共同寻找平衡与希望的永恒旅程。
天空中的“∞”符号逐渐淡去,星链的光芒却愈发璀璨,将地球的光芒传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像是在向所有文明发出邀请:来吧,让我们一起,书写宇宙共生的下一个故事。
沈溯握紧手中的徽章和数据芯片,转身看向林野:“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星链需要重新改造,溯洄体需要重新研究,《宇宙共生宪章》也需要重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