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烬长月烬明

第40章 井底遗书(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长安烬长月烬明》最新章节。

井水灌入耳膜的轰鸣渐渐消退,顾长安在黑暗中睁开眼时,喉间还残留着腥甜的血气。他试着动了动手指,指尖触到井底滑腻的青苔,冰冷的触感让他确认自己还活着。铜匣仍紧紧攥在左手,虎符却已沉入水底,只余腰间玉佩随着暗流轻晃,偶尔撞在井壁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永宁…"顾长安无声地唤着这个名字,仿佛这样就能驱散周身的寒意。他摸索着井壁想要起身,右肩的箭伤却突然崩裂,鲜血在幽暗的水中晕开淡淡的红雾。这疼痛让他想起杨珪坠崖前那句话——"地窖有永宁留给你的…"

头顶忽然传来碎石滚落的声响。顾长安屏住呼吸,听见井口上方有靴底碾过焦土的声音,接着是金属碰撞的脆响。太子的亲卫们显然没有放弃搜寻。

"这井深不见底,那叛贼定然摔死了。"一个粗犷的声音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另一个声音冷冷回应,顾长安立刻认出这是太子心腹赵参军的嗓音,"殿下有令,若发现铜匣,立即呈上。"

顾长安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铜匣上的梨花纹。井水忽然一阵波动,几片烧焦的梨花瓣飘落下来,在水面上打着旋。他抬头望去,透过十丈深的井水,隐约可见火光映红的天空——范阳军的火箭仍在肆虐。

右臂突然碰到一处凸起的井砖。顾长安借着微光细看,发现砖面上刻着极浅的乐谱符号,正是《霓裳羽衣曲》的起调。他想起永宁曾说过,杨贵妃编排此舞时,在骊山行宫地下建了座乐室…

铜匣突然在他掌心震动起来。顾长安低头查看,发现匣缝中渗出一丝幽蓝的光,照得水中漂浮的尘埃如同星河。他小心地掰开铜匣,里面的鱼佩正发出微弱的光芒,佩身上的鳞片纹路在水波中仿佛活了过来。

"这是…"顾长安的瞳孔微缩。鱼佩的造型与地宫中钉住杨珪的那枚一模一样,只是材质更为莹润。他翻转鱼佩,在底部发现一行小字:"骊山地脉,梨花为钥。"

井壁上的乐伎铜像突然同时转动。顾长安警觉地贴紧井壁,看着十二尊铜像的乐器齐齐指向西北方向。水流随之改变方向,形成一股暗流,推着他向井壁一处不起眼的裂缝移动。

裂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顾长安将鱼佩含在口中,借着铜匣的蓝光挤入缝隙。狭窄的通道内壁布满凿痕,显然是人工开凿的。他的肩膀不时擦到突出的石块,箭伤处的血染红了前襟。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顾长安跌入一方干燥的石室,呛咳着吐出几口井水。铜匣落地的声响在石室中激起回音,蓝光映亮了四壁——这里竟是个小型地宫,墙上绘满了《霓裳羽衣曲》的舞姿图谱。

"永宁来过这里…"顾长安的手指抚过墙上一处新鲜的刻痕,那是永宁惯用的记号——两朵交叠的梨花。刻痕下方有个凹槽,形状与鱼佩完全吻合。

他颤抖着将鱼佩放入凹槽。石壁无声滑开,露出后面三尺见方的暗格。里面静静躺着一卷绢书,绢角绣着永宁最爱的青鸾纹。

顾长安展开绢书时,熟悉的苏合香气扑面而来。永宁的笔迹比血书上更为从容:

"长安亲鉴:若君见此书,妾身当已长眠。阿姊与太子合谋已久,那日宴饮非为毒杀太子,实欲借太子之手除君。妾换下鸩酒,却不知高力士早已调包…"

绢书突然从手中滑落。顾长安的视线模糊了一瞬,耳边响起马嵬驿那夜永宁的泣诉:"你信我…那酒真的只是…"当时他只当是狡辩,如今想来,她眼中分明是赴死的决绝。

石室突然震动起来。顾长安警觉地回头,发现入口处的裂缝正在闭合。他扑过去想撑开石壁,却见鱼佩从凹槽中弹出,蓝光骤然熄灭。

"不好!"顾长安抓起铜匣和绢书,在裂缝闭合前的最后一刻滚了出去。身后传来巨石落地的闷响,整个通道都在震颤。他喘息着靠在湿滑的井壁上,突然听见头顶传来张承的呼喊:

"将军!可是在下面?"

顾长安心头一震。张承是他最信任的亲卫,但此刻出现在井口…

"范阳军破了金光门!"张承的声音带着哭腔,"太子已移驾凤翔,命我等死守梨园!"

水面上突然垂下一条麻绳。顾长安犹豫片刻,将铜匣和绢书塞入怀中,抓住绳索攀援而上。井口的火光刺得他睁不开眼,当他终于爬出井台时,张承布满血污的脸映入眼帘。

"将军还活着…"张承跪地痛哭,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他残缺的左耳——那是三日前为顾长安挡箭时留下的伤。

顾长安环顾四周,梨园已成焦土。远处的勤政务本楼轰然倒塌,溅起的火星如血红的萤火。他忽然按住张承的肩膀:"你如何寻到此处?"

张承抹了把脸:"是永宁郡主…不,是杨姑娘坠崖前说的。她说井中有…"话音未落,一支羽箭突然穿透他的咽喉。顾长安猛地回头,看见赵参军站在断墙后,弓弦还在颤动。

"顾将军好身手。"赵参军冷笑着搭上第二支箭,"可惜太子要的东西,从来不会失手。"

顾长安拔出张承的佩刀。刀光映着他染血的面容,宛如修罗。两人之间的空地上,烧焦的梨树残骸突然爆出一团火花。

"永宁用命换来的东西…"顾长安的声音比刀锋更冷,"你也配?"

赵参军突然脸色大变。顾长安尚未反应过来,就听身后传来破空之声。他本能地侧身,一支黑羽箭擦着脸颊飞过,正中赵参军眉心。

"顾兄别来无恙。"清朗的嗓音从火场另一端传来。一个披着玄色大氅的身影踏着余烬走来,手中长弓还冒着青烟。

顾长安的瞳孔骤然收缩:"李…必?"

来人摘下兜帽,露出翰林学士李必那张温润如玉的脸。只是此刻他眼中再无往日闲适,只剩下刀剑般的锐利:"圣人有旨,命顾将军即刻护送铜匣前往骊山。"

火场突然刮起旋风,卷着灰烬在空中形成诡异的旋涡。顾长安握紧铜匣,想起绢书末尾永宁的警告:"…鱼朝恩与阿姊皆棋子,真正执棋者在骊山地宫。"

李必似乎看出他的疑虑,从怀中取出一物——半枚与顾长安腰间玉佩成对的鱼符:"贵妃娘娘当年留下的《霓裳》全谱,就在地宫祭坛之下。"

远处传来范阳军的号角声。顾长安望着长安城冲天的火光,忽然明白为何永宁宁死也要他"碎玉"。他缓缓抽出横刀,刀尖指向李必:"最后一个问题——当年永宁下毒那晚,你在何处?"

李必的笑容凝固了。这个总是谈笑风生的翰林学士第一次露出破绽,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鱼符边缘:"顾兄当真以为…那杯酒是给太子准备的?"

一支火箭突然落在两人之间。火光照亮了李必袖口若隐若现的青紫毒斑——与杨珪心口的一模一样。顾长安的刀尖微微发颤,他忽然想起永宁绢书中最触目惊心的一句:

"…孔雀胆原为贵妃所备。"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