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第217章 你在朕的旁边(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最新章节。

最好的学生,配最好的师资,志在打造最顶尖的出仕人才?

刘徽点头。

刘彻目光变得幽深。太学,如果让太学比不上鸣堂,刘彻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如果太学打造的是最好的人才呢?

有最好的人才在,其他的人如何,重要也不重要了。

只要最好的出自太学。

“好,就依你。”刘彻马上拍定此事。

刘徽有条不紊安排。

但,突然传来噩耗,“陛下,汲黯侍中去了。”

乍然听见汲黯去了,几乎所有人都有些恍惚,包括刘徽在内。

可是汲黯也是高寿了,将近八十了,历经两朝,多少年了。

刘彻面露悲色,“厚葬。就让他陪葬在朕的茂陵旁,朕亲自去给他挑个位置。”

谁也想不到,刘彻会说出这样的话,要亲自为汲黯在他的身边挑一个位置,何等盛宠。

更让人意外的,刘彻说去给汲黯挑位置,把卫青和霍去病、刘徽全都带上了。

“这是朕给你母亲留的,你舅舅的在这儿,去病在这儿,你和去病?”刘彻看了看自己正在动工的陵寝,一个个把他们的位置都准备好了。

刘徽一看那位置,应该,可能,跟她上辈子看到的位置差不多吧。

“我和表哥分开。”刘徽听出刘彻的意思,理所当然的回答。

霍去病?

刘彻乐了,倒也无所谓的道:“那你自己挑。”

“我要在舅舅这一边。”刘徽指了方向,那刚好在霍去病对面。

刘徽想的是,上辈子的茂陵冠军侯墓,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卫青的墓显得冷清了。

“你还是离朕近一些吧,近一些,朕再留一道诏令,无论你将来如何,死后必入此陵,凡有朕的香火,必有你的。就在这儿吧。在你舅舅前面。”刘彻看了看,终是丢下这句话。

身死身后名。

刘彻那一句无论刘徽将来如何,死后必入茂陵,凡有刘彻的香火,一定就有刘徽的,是将刘徽的身后事都考虑进去了。

霍去病和卫青本来都不发一言的,能够陪葬入皇陵,已然是莫大的荣幸。

刘徽在前,也该在前。

“行。”刘徽没有多大的意见。

身后之事,刘彻考虑到,刘徽何尝不是也考虑到了。

考虑到,便各自按各自的心意准备着。

刘彻最后定下汲黯墓的位置,并下诏追谥汲黯为忠献。

哎哟,一听忠献二字,刘徽眼睛都睁得老大,刘彻对汲黯评价极高!

但,汲黯也确实够资格。

汲黯在睡梦中而去,他不在,无论是刘彻亦或者是刘徽都有些不习惯。

莫说他们父女,朝臣都察觉到了。

但,门下两位侍中,霍去病一直养病,以前都是汲黯一个顶两个。

眼下汲黯一走,得赶紧把人提上来。

可是刘彻愣是不肯,干脆让刘徽兼门下侍中的事。

一干人!

过分了,那不等于三省中有两省都让刘徽握在手里了。

刚开始还担心刘徽不定要怎么给刘彻行方便,结果发现,不不不,刘徽驳得比之汲黯还狠。

比如这一回刘彻拟下的诏书,本意是拨一笔款用,中书省那儿已然拟了诏书,到刘徽手里审核,刘徽不得不问问,刘彻拨款干嘛的?

诏书上并未写明,让人闹不明白。

有人小声提一句,是要修宫殿。

修宫殿?

哪儿坏了?

没坏,里头需要重新换一换。

一听这话,刘徽让人去查查,查清楚是不是需要换的。

结果发现,好家伙,前年刚修了不久。

刘徽持诏书到刘彻跟前,很坚定的反对。

刘彻?

修个宫殿不行?

年久失修可以,前年刚修的房子,因为不满意重新修,不可以。

大眼瞪小眼,刘徽道了一句,“父皇认为该以一国之财只满足个人喜好?”

以一国之财。

刘彻抿唇透着不满的追问:“不可吗?”

谁料刘徽迎视刘彻而问:“可吗?”

敢和刘彻有来有往问的人,满天下大概只有一个刘徽。

“规矩不能坏。宫殿要修,你要如何?”更让人意外的是,本以为刘彻生出不满,不能饶刘徽吧,刘彻在下一刻又冒出一句询问,提醒刘徽可以换一个方式。

“国家之财不可私用,自己赚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父皇要多少自取。”刘徽的钱都放在哪儿,刘彻让人取了那么多年还能不知道?

刘彻应一声。

于是,此事就那么定下了。

可是,此事的处理结果让好些人都诧异无比。

刘徽怎么回事?

反对刘彻无节制的修建宫殿啊!

应该补充一句,以一国之财来满足刘彻私欲。

不应该吗?

应该,应该。

可是,那么多年来刘彻大兴土木,那宫殿建的,一座比一座豪华。

为此事汲黯也不是没有进谏,可是不管汲黯怎么说,刘彻从来都是我行我素,不管不顾。

汲黯一直气得不轻,无奈再生气也没有用。

早年刘徽生财有道,刘彻连军需都是从刘徽手里拿的,压根不过国库的手。

后来虽然刘徽把手中的产业大部分上交,钱,其实还是给刘彻私底下留了不少。

因而刘彻挥霍归挥霍,那都从未自国库中支出。

也是碰巧,到这会儿钱用完了,拨款的事正好又碰刘徽头上,任是谁都认为刘徽不可能反对此事,须知道刘徽当年供给刘彻修宫殿的钱,那是刘彻不需要操任何心的情况。

眼下呢?

刘徽挣的钱可以任由刘彻随便花,可是国库里的钱,每花一分都要用到实处。

嘶!好些人突然发现,刘徽非常讲原则。

三省六部制的规矩都是刘徽当年带人定下的,人人都知道刘徽是个看重规矩的人。讲原则这一点,以前看不出来。

也是因为刘徽虽为尚书令,主改官制事宜,官制改好之后,各部各司其职,她一个尚书令管的事都不如一个左仆射主父偃多。

主父偃虽为尚书左仆射,可是作为一个上官刘徽不是那有意将诸事都揽在手里的人,右仆射卫青是个避嫌不多管事的人。要管也只管兵部的事。尚书省诸事也就大部分都归到他手里。

刘徽做事有原则这一点,主父偃倒是清楚得很,看似刘徽不管事,凡主父偃有越界之事,敲打他的人一直都是刘徽。

别人不清楚刘徽要求高,离刘徽最近,权力也是最大的主父偃非常清楚的知道此事。

因而,对刘彻让刘徽兼管门下,主父偃当时就觉得,刘彻分明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实证明没有错。

汲黯当初进谏那叫一个猛,让刘彻不得不头大,而眼下刘徽,为尽门下之职,她不像汲黯一样直接进谏,把刘彻骂得狗血淋头。

但,刘徽一向擅长辞令,进谏之言,可以明嘲暗讽,也可以是委婉提醒。

一回两回下来,刘彻纵然阴着个脸,也不得不受刘徽的进谏。

一时间,好些都认为刘徽尽附君心的人发现,谁说刘徽尽附君心了,凡关系民生的大事,刘徽非常坚定执行为民所谋,无损于国民之利的原则。刘彻那儿如果不是思谋于民的事,驳。

先受不了的是刘彻,刘彻本来认为汲黯已然够难缠,骤然发现,刘晊比之汲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刘彻问:“也该敲定门下侍中的人选了。”

话音落下,齐刷刷的目光落在刘徽身上,似在无声询问,刘徽知晓此事吗?

刘徽此时有何感想?

可惜,刘徽面上波澜不惊,“门下省中有一人不错。”

啊?刘徽挑着合适的人了?

不是从六部中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