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最新章节。
一连串的调动下来,谁都嗅到不同寻常的味道,却无一人有资格参与其中。
孙胄升得快啊,到刘彻身边才四年不到的时间,竟然成为了七相之一。
但他在作为吏部尚书的时间,在刘徽之前杀了一波贪官和无作为的官员之下,提用不少官员。那些人都在面见刘彻后得到刘彻肯定的夸赞。
孙胄,是他提议让刘彻尽可能的压制刘徽的,甚至,留刘徽在甘泉宫也是他给刘彻出的主意。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刘彻不一定能够听进去,但在刘徽出现在刘彻面前时,刘彻想到那么一个主意,便不再犹豫,当下为之。
至于崔询嘛,那是和刘适订过亲的人。
刘适为了和他退亲,差点毁了崔询的前程。
纵然最后亲退了,多年来再无往来。但当年的事,没有人认为崔询会不放在心上。
崔询多年争气的做出一番成绩,好些人看来崔询不可能不恨刘适。正好刘适今已失宠,当年的折辱,想必崔询一定都记得。
一个男人受到那样的折辱,一时忍下,那只是一时,将来,好些人都期待崔询对刘适甚至卫家出手。
没有等到崔询出事,倒是出现了让人始料未及的一幕。
先是卫青的三个儿子因为他们自己犯下的错误,分别被夺了爵位,失了官位。
此事是崔询查查之后,确定他们犯错,才会把人犯下的事上报,从而让刘彻把他们爵位和官位一捋到底。
不仅如此,刘徽的另一个姨母嫁了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贺,如今也被夺去官位,犯下的不过是一些小罪,若是刘彻愿意松一松,怕是都不会有官位被夺的事。
为此,那都寻上卫青了。
卫青的儿子们不敢寻卫青,却是寻的刘徽。
他们的官位都是一步一步实打实的混出来的,多不容易,因为他们犯下的错把他们官捋了?
若只是爵位也就罢了,当年是因为卫青立下的功太大,刘彻欢喜这才惠于儿子,当时的刘徽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呢。
没想到,间隔那么多年才寻机会收回他们的爵位。
三人求见的虽然是刘徽,但霍去病不可能不出现。
一照面,就算他们如今都在六部做事,官不高,做的事也不算太多,见着霍去病,从小到大,骨子里对霍去病的畏惧,让他们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
“表哥,长公主。”虽然称呼是有区别,但表哥比长公主可怕。
要知道刘徽把他们领到河西去,是手打手的教他们当官的。
那些用心的教导,但凡不是自家人不可能那样的尽心尽力。
纵然刘徽对他们要求严格了些,那也没有关系,都是对他们寄以厚望。
真要是没有要求的,管他们如何。
“此时的局势由不得你我。你们当了那么多年的官,该知道你们不应该出现在这儿。”霍去病冷酷的开口,不曾掩饰对他们的失望。
失望他们竟然那样的不懂事。不知道眼下的局势。
三人都已然为人祖父,让霍去病训着却是不敢还嘴。
按理是不应该来,他们是让人逼着来的。
“安安静静的待着。正好你们也辛苦了这些年,就跟我们一样歇歇没有什么不好。”刘徽接过话,迎视他们的眼神中透着郑重道:“此时但凡走错一步,莫说当不当得了官,我们所有人都会死。你们知道?”
一句所有人都会死不是危言耸听,局势到了如此的地步,刘彻选择在此时出手,他们不谨慎的让人拿住错处,如何能怪人?
刘徽看出他们的不情愿,道:“当年在教你们为官时我再三叮嘱过你们,不可以留人把柄。可是你们早年能够谨慎,如今分明是你们不愿意谨慎了,亦或者是认为在天子脚下,你们有人护着了,便不需要谨慎。那你们看我多年来可曾松懈半分?”
都是为人处事,都当官的人,自己管不好自己还指望别人看不到他的坏处,最好能够一辈子肆意张扬自在?
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肆意也是要受人约束的。
刘徽以自己为例子,让三人都无话可说。
和卫青一样,刘徽担着尚书令的名,好些事压根不多管。
到如今因为卫少儿逝世,守孝在家,诸事更不会管。
霍去病正告他们道:“你们最好记住,这是大汉的天下,大汉的皇帝姓刘,我们所有人都是臣子。尽为臣的本份是应该,你们犯了错希望陛下不以责罚,听起来难道不可笑?”
对啊,怎么会听起来不可笑。
三人被霍去病质问得面红耳赤,越发觉得霍去病凌厉不客气。
但想想霍去病早年虽然被人传出霸道,但从来做事不落人于柄。
那么多年,霍去病在比卫青年轻的情况下居于府上,多少年过来了?没有人想找他的麻烦?
不,是那些人同样寻不到。
刘徽严于律己,霍去病同样也做到了。
所以两人稳稳当当的坐在他们的位置上,没有让人挑出半点毛病。
否则想把刘徽和霍去病拉下马的人早就做了。
自己没有本事,不像样,怎么?竟然指望刘徽和霍去病为他们想方设法的扶他们上位?
做的什么美梦,绝无这个可能好吧。
刘徽冲他们道:“回去吧。”
没有说话的机会,直接让刘徽和霍去病分别的堵了,打发了去。
他们无功而返,平阳长公主府上,卫青和卫禧见的公孙贺。
不过,公孙贺在看到卫禧时神色有些复杂。
眼下的卫禧为京兆府。不过才二十有一,在百越治下有功,任职三年因政绩斐然便给调了回来,一开始在吏部听用,半生前出任京兆府一职,掌长安的门户。
重点在于卫禧这个京兆府尹当得十分好,如今长安治下,纵然各方暗流涌动,卫禧保证了长安的井然有序。
能干不能干,出手便可知。
卫家的姻亲里,卫禧是第一个以科举出仕,名正言顺让人无可指摘的存在。而且,刘徽对卫禧十分看重。亲自带在身边教导不说,更是为她指明了前进的路。
有些内情外人不可知,公孙贺身在那样的位置上却是一清二楚着。
卫禧的路,可以参考陈荷,甚至在将来卫禧可能会走得比陈荷更远。
“姑父是聪明人,当知眼下的局势。皇帝舅舅出手,我哥哥他们是一批,你还在其后。”卫禧代卫青开口,那样的意思各自其实都很明白着。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别指望卫青出面帮忙做些什么,不可能。
公孙贺不由的追问:“长此以往陛下会不会废太子?”
卫禧坚定的道:“不会。”
“那么多年来陛下让太子待在工部,没有让太子理过朝事,如同放逐一般。那是对太子该有的态度吗?”公孙贺不知是出于何种心理才会说出一番话,于卫禧听来,她只是喝斥道:“姑父,慎言。”
可不是要慎言吗?
刘彻要如何培养一个太子不是他们当臣子的该置喙的。
迎向公孙贺,卫禧神色平静的道:“姑父在此时要沉得住气。我的几位哥哥不仅爵位被夺,官位也被夺去。”
比起公孙贺来,卫家一下子失了三个爵位。
公孙贺望向卫青,卫青一如既往的道:“我们所有都是陛下所赐。”
既是陛下所赐,也可以由刘彻随意夺回!
“未央长公主那儿?”公孙贺不想就此放弃的,那么大的事,要是刘徽不管管,真要放任他们卫家从此在朝堂上无人吗?
卫禧道:“我哥哥他们去寻阿姐了。但阿姐不会出手的。近些年舅舅对阿姐的态度都是有目共睹,姑父还装糊涂不成?”
刘彻如何压制刘徽的,都看在眼里。
“长公主至少可以见到陛下,陈明冤情。”公孙贺呼吸不稳,胸前一阵阵起伏,想不到最后会让卫禧怼得一句话都说不上。
卫禧目光灼灼的盯向公孙贺问:“姑父有冤?”
再一次怼得公孙贺想死的心都有。
但如卫禧所问,他有冤吗?
有何冤呢。
卫青没有作声,如今的卫家,风雨飘摇,人人都须得小心,刘徽身在其中,所遭受的风浪不知要比他们要大上多少,就不要想着让刘徽为他们遮风挡雨了。
自己遇上的风雨,自己想方设法的挡吧,断没有事事都要靠人的道理。
“陛下既然让你休息,你便听命吧。”卫青握紧的拳不得不舒展开来,补上道:“我这十几年也是如此过来的,也都过来了。”
提起卫青的经历,无人能说出半个字。
天下敬仰的大将军,自百越一战受伤后,随天下大定,他再没有管过外头的事,紧闭府门,不见外客,若宫中无诏,他绝不入宫,不见自家的姐姐,也不见那太子外甥,只怕让刘彻忌惮。
他能过来,公孙贺过不得?
最终,公孙贺走了。心灰意冷的走了。
但在出门后,公孙贺回头看一眼,事至于此,要是想要再出头,只有一个办法。
公孙贺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长安城的事,虽然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被夺去爵位和官位,一个卫禧,京兆府尹,自然不可能是没有人想对付她,无非是寻不到对付她的把柄罢了。
由此也侧向的证明一点,刘彻不算针对卫家,仅仅是针对那些胡作非为之人。
然而事实如何,总之卫家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那些无形的压迫!
饶是卫禧那儿近些日子对她的针对,那络绎不绝的挑事,但凡卫禧没有本事,也早就让人挑得丢了官位。
哼,都以为刘彻想对付卫家,认为卫家都是些没有用的人吗?那就来斗一斗好了,谁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卫禧面对卫家势弱的情况,各方出手,都想针对她,照旧稳稳的坐在京兆府尹的位置上,由此也让人意识到,能够在科举考试中,成为大汉自科举考试以来中举最年轻的卫禧,还是当年那科举考试中作为前茅而出仕的人,不好对付。
但,背地里好些流言蜚语都出来了。
卫家的血脉,看一看是不是都是女郎更厉害。
一个刘徽厉害得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陈家那儿,陈荷厉害吧。
卫青三子一女,三个儿子都是平庸之才,卫禧呢,能当好一个京兆府尹本身就厉害,尤其在此时可是人人都思虑如何对付卫家的时候,各种下套卫禧都避过了,甚至捉住机会一再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