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第280章 连你娘亲都怀疑?(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最新章节。

刘徽做的事太多,多得人都麻木了,也不奇怪了。陈荷不同,间隔十数年再一次令大汉开疆辟土,让人由衷称赞。

陈荷对此却不以为功。

在刘彻面前提起刘徽早在拿下河西时已经早有准备,那么些年来,每一任往河西去的官员都在严格的执行刘徽当年安排下的事。

教化于民,以令羌人知大汉能够容人,也能够让羌族得利。

人为利者,谁都明白那样的一个道理。

可是如何以数十年的时间让羌族认可大汉,功不在于陈荷一人。

陈荷的一番话传出,好些都曾出过力的人感慨万千,没有想到他们付出会得到肯定,陈荷没有丝毫要将所有的功劳据为己有的意思。

刘彻闻陈荷所言,不得不承认,大汉再得一个人才,宰辅胸襟的人才!

因而刘彻听进陈荷一番话,也对助陈荷一道出力的官员给予肯定,该赏的一个都不能少了。

刘徽得知消息后出露出笑容。刘允呢,依然揪着之前好奇的事不放,“娘亲,姨母和羌王妃之间到底有何恩怨,不能告诉我吗?”

“说对了,不能告诉你,所以你趁早死了这条心,以后别问。”刘徽捏捏刘允小脸蛋,终于体会到小时候别人喜欢捏她脸时的感觉。

刘允让刘徽捏了脸,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自是不太乐意,鼓起腮帮子瞅向刘徽。

刘徽挑挑眉道:“最近在鸣堂好玩吗?”

“还行。我最近跟韩夫人学习。”刘允身份暴露,与之而来的麻烦不少,她就不太乐意跟人一起上课了。

她学得快,一点即通。当下让鸣堂的先生们决定,不如按以前教刘徽和霍去病那样,单独给刘允开小灶。

要是刘允接受得快,可以继续提速。

没等他们商量出个所以然来,韩澹出面了,先让刘允跟着她学。

韩澹出面,没有人敢抢。

况且,刘允别看是要跟他们学,就刘徽和霍去病的水平,整个鸣堂里敢说比他们学识渊博,高瞻远瞩的是绝对没有!

刘徽能把刘允送入鸣堂,到底学的是什么,他们谁也不敢猜度,只管尽心尽力的教。

“韩夫人和韩先生懂得好多。”刘允惊喜的和刘徽论起,“治国天下之道,天时地利人和之道,尤其提起娘亲的借势,道娘亲是她见过最懂得借势的人,让我一定要多跟娘亲学。”

韩澹肯定起刘徽来,刘允能够感受到那发自内心的认可。

哪怕是对霍去病,韩澹的评价也不算太高。

嗯,没错。她的娘亲比爹爹要厉害得多!

刘允往刘徽的怀里凑。“娘亲,再教我别的兵器,韩夫人说了,天下兵器娘亲无有不通的呢。”

刘徽露出笑容,将人抱起道:“天下的武器,一通百通,你得让自己先通一样。”

啊!一通百通还可以用到武器上的吗?

刘允张大了嘴略显得惊奇。

不不不,不对吧。用剑和用枪又不一样。

刘允望向刘徽,流露出对刘徽所言的质疑。

可惜刘徽不为所动的点了点她的小脑袋道:“不相信啊,不相信你问问你舅公他是不是只教过我剑法?有谁教过我其他的兵器。”

一提让刘允去问卫青,刘允是真去的。

彼此巧了,卫禧也在府上,闻刘允好奇的询问,卫青答道:“我只教你娘亲剑法。后来她在鸣堂跟人有没有学过其他的武器我不知,可她的枪法很好。”

“父亲说得保守了。阿姐有哪样兵器不懂的?只要是阿姐见过人用的,她都会。”卫禧赶紧解释,然后把刘允拉了过来问:“怎么,又想学什么新兵器?”

要不说卫禧是懂刘允,一论起兵器的话题既明了刘允的意图。

“鸣堂的先生和韩夫人都说娘亲懂得天下的兵器,而且非常精通,我有意多学几样。娘亲让我先练好一样,说是一通百通。”刘允巴巴的瞅向卫青,那意思是要从卫青的嘴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卫青回想后道:“你娘亲在去朔方前用的都是剑,没有用过别的武器。”

刘徽不会骗小孩子,也不可能骗得了。

“哟,我们阿允连自家的娘亲都不太相信?”卫禧打趣一声。

摇摇头,刘允正色道:“姨母此言差矣,我这叫不求甚解。娘亲说一通百通,为何那么多人都只懂一样?娘亲道出的一通百通,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理当验证。娘亲说过,不合常理的事心中有疑惑就应该弄清楚。”

得了,刘徽没有想让刘允一味的相信所有人,而是让她自己去查,自己去问去看。

刘允感慨道:“可是我娘亲本不是寻常人。寻常人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布局诸多。”

卫禧听乐了,“你倒是知道了。”

挥挥小手,刘允有些无力的道:“怎么办,我以后连娘亲的一半都比不上是不是得让人骂?”

卫青很难不想起刘据,轻声安抚道:“子不类父,你娘亲不希望你像她,也不希望你因为别人而生出不喜。”

流言蜚语听听还罢了,能听别人的话过日子不成?

“舅公,我不像娘亲像爹爹吗?祖祖就说我既像爹爹也像娘亲。可爹爹和娘亲又不像。”刘允环抱双手,纠结起来了。

卫禧捏捏刘允的小脸蛋道:“你啊最像你祖祖。这是你祖祖最想听的话。”

刘允不乐意又让人捏脸了,却也没有办法拒绝,嘟起小嘴不乐意的瞪大眼睛。

“你娘亲小时候也常让人捏脸的。你姑祖母说了,你娘亲小时候就长得好,越大越美丽,可惜让你爹爹护得太紧,连碰都不许人碰。我们阿允以后不能找像你爹爹那样的夫婿。”卫禧好笑的继续逗小孩。

刘允无奈的翻了一个白眼的道:“姨母的终身大事尚未解决,先操心起我了。”

哎呀,卫禧一听更是双手捏住刘允的脸,“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许管。”

“都是骗小孩子的话。”刘允嫌弃无比。

卫禧……聪明的小孩有时候就是不好骗,骗不着!

刘允算是得了答案,听刘徽教的,先把一样兵器练好。从此刘允一心练枪,心无旁骛。

而随羌族的事落幕,各国的来使达到目的的也开始准备回程。

匈奴和亲的意图表露,刘徽含笑道:“联姻事宜我们都明白,愿意交好的和不和亲我们都会保持和平,有矛盾积极解决矛盾。不愿意交好的,占了便宜转头绝口不提和亲。多少年了,匈奴一向如此。唯有大汉强大,匈奴才无法进犯。和亲,以一个女子作为和亲的使臣,大可不必。两个国的命运不在一个和亲公主身上。”

换句话来说,她不同意和亲事宜。

匈奴早知刘徽的态度了,亲耳听到刘徽一番话,匈奴诚心的道:“我们是真心求娶大汉的公主。”

“你们的真心我不疑。然匈奴和大汉习俗不同,风土人情更不一样,大汉的公主,自我而始可以为大汉戍边,为大汉上阵杀敌,独不能和亲。”刘徽仍旧是一样的态度,和亲是绝对不可能再让人去和亲的,要是匈奴不满意,就让大汉公主和他们交手吧。

刘彻那儿的态度,多少年前刘徽已经放话,她希望在她之后的大汉公主再也不是只能和亲的存在。

刘徽代表大汉的公主出面表明她的态度,刘彻早已知道和亲确实达不到真正的和平,刘徽不认同,此事不议也罢。

虽然私底下的臣子们认为不过是和一和亲罢了,也不是全然不可。

结果刘徽提醒,同意和亲的老规矩,九族一道去。别踩着别人的骨头上位,彰显他们的仁义,恶心人!

那,刘徽在当年就提起过,她和亲可以,她去和亲,谁同意和亲的九族一道去,她保证一定会配合无比。

现在,刘徽照旧认为,谁同意择公主和亲,一起去,九族,一个都别少。

朝臣对上刘徽强势的态度,心知这位是说到做到的,那真真是不敢再吱声。

让别人去和亲是一句话的事,要是自己一家去和亲,就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了。

关系切身的利益,必须不可能再同意。

因此,刘徽对匈奴的拒绝,好些人很想帮帮匈奴劝劝刘徽的,没敢。

刘徽说让他们九族一道和亲匈奴,刘彻真能同意的。

匈奴无法,他们往大汉的朝臣们送去不少东西,唯盼能够促成和亲,刘徽反对到底,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让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最终,匈奴只能遗憾而归。

匈奴一走,西域各国也纷纷离开,热闹的长安很快又恢复从前的宁静。

刘彻在各国的使臣离开之后当下往甘泉宫去,把刘允带上,连刘弗陵都不带了。

算了算了,刘徽接受了亲爹想带自家女儿玩耍的心情。

反正有事没事刘允跟在刘彻身边也好。

但,刘徽的心宽,大汉却是危机四伏。

清丈事宜到了地方进行得不算顺利,好些世族都闹事。

敢闹,好啊,刘徽以为先前对他们其实还是太客气了,竟然还敢闹。

闹一个那就捉一波,把他们一家子拿下,再把他们的田地重新分配,佃农因此重新分到田地。

不是不愿意清丈交税吗?以后世家贵族的田地都没有,他们都不用再交税。多好!

刘徽的一波操作在世族那儿更是如同一滴水掉入滚烫的油锅了。

他们一向知道刘徽不好对付,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不愿意和刘徽为敌。

刘徽提出的改税法,将税人改成税地,他们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一个好法子,站在朝廷的角度是好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