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最新章节。
明明是询问的语气,但那所道明的利害关系,刘彻不在意?
他辛苦稳定的大汉江山,他是想要永远的传下去的,传给他的子嗣。
如果在他手里因为他的缘故而让江山易于别人之后,刘彻得要怄死!
刘彻是让刘徽死死的拿捏住了。
“你连太子都会杀不成?”刘彻不愿意就此放弃。
“父皇想试试吗?那不如我先从弗陵开始?”刘徽含笑而答,和刘彻的暴怒相比,刘徽表现得太稳了,让刘彻根本不敢试探到底刘徽敢不敢要人的命。
他的儿子们啊,要是他们都死了,那他这一辈子就成了笑话。
刘彻质问道:“你告诉朕,为了今天你谋划了多少年?”
“从周五死的那一刻开始。”刘徽答之,那样的答案是刘彻亦始料未及的。
刘徽迎向刘彻,目不转睛,火光突然骤亮,将刘徽的面容映照清晰。
哪怕是刘彻的面容,也在这火光之中让人看得分明。
刘徽开口道:“父皇给了我最好的理由,也让我得到更多的盟友。世家贵族,军中。父皇既然忌惮我们手握军权,为何偏要对军中下手?我几次三番把贪墨抚恤金者的那些证据送到父皇手中,是要让父皇收拢将士之心。偏父皇一叶障目,认为我是为了自己。亏得父皇作茧自缚,否则军中未必愿意无虎符而听我调令。”
刘彻冷哼一声道:“你准备那么多年,指望的是军中?”
听到刘彻的话,刘徽感慨的道:“当然不是,万千百姓都是我的兵。得民心者得天下,父皇以为我助于百姓,百姓会不助于我吗?每村之内都有自备的兵马,他们都是我的兵。无事时他们只是寻常百姓,只要我想,他们就会成为我的兵。”
鸡蛋断不可能放在一个篮子,刘徽光明正大的助民,还让他们各村都自建护村队,以保证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让人欺负。
虽然是在天子脚下,民以自强,确定可以随时卫国保家,有何不可?
刘彻回想刘徽做下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其深谋远虑,饶是不到今日的一刻,刘彻都想不到刘徽会准备了那么多。
惊叹之余,刘彻看向刘徽的眼神,那也有藏不住的赞许。
这就是他的孩子,他最喜欢的孩子!也是他所有孩子中最出色的孩子!能够在他的眼皮底下,借由他的力,不在意他的利用算计,一步一步完成布局,以达到能够让她如愿的目的。
了不起!
刘彻生气之余,又慢慢的平复了。
“想要名正言顺?”刘彻问。刘徽都拿到传国玉玺和虎符了,还要刘彻亲自下诏传位于她,让她成为大汉名正言顺的皇帝。
刘徽垂眸道:“不过是看父皇给不给我杀人的理由。”
不配合的刘彻,也别怪刘徽下手狠,她的那些弟弟们啊,杀了也好。
刘彻问:“你舅舅和去病可知你的盘算?”
没有看到卫青和霍去病,刘彻只想知道刘徽有没有告诉他们。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舅舅和表哥是站在父皇那一边的,我一直清楚。断不可能让他们知道我的打算。我今日逼宫,先要看住的正是舅舅和表哥。不容他们坏事。”刘徽没有觉得自己那么做有何不对。
刘彻闻言赞许道:“好。”
一个好字,引得刘允侧目。
怎么会赞好呢?
“朕可以传位于你,但你确定能够坐得稳这个皇位?”刘彻冷冷的瞥过刘徽一眼。
刘徽道:“父皇可以拭目以待。”
刘彻还活着,有的是机会看刘徽能不能坐稳大汉皇帝的位置。
未央宫,从此易主了。
随天明,召集朝臣上朝的鼓声响起,未央宫前的血未干,昨夜宫中城里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无人察觉。
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想明白,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逼宫!
长安城守卫森严,此时无人能够自由出入长安城。城封了!
情况至此,真不想上朝,可不上不行。
进入未央宫,看到在刘彻身边的刘徽时,所有宫中的卫士全部换成了黑衣玄甲的将士,未央宫如此情况,至此谁不明白,逼宫的那个人是刘徽。
第一时间都纷纷寻找卫青、霍去病、刘据的身影,一个都没有发现。
倒是那些让刘屈氂以巫蛊之术拿下的三省六部的官员们,竟然全都给放出来了。
震惊之余,一个个听到刘彻道:“朕决定退位,由未央长公主刘徽继位。”
不是不是,刘彻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他是有太子的人,竟然要把皇位传给刘徽?他疯了吗?
“陛下圣明。”第一个出面表示认同的竟然是孙胄。
孙胄出列的那一刻,刘彻眼刀子直甩,恨不得杀了他。
一直以来孙胄都在提醒刘彻压制刘徽,一定不能让刘徽的势力在不断的增大,他原以为这是一个忠心的臣子。然而他被逼得不得退位的时候,第一个认可赞同的人竟然是孙胄。
“陛下圣明。”有了孙胄出面,在场的臣子们,大半以上都山呼刘彻圣明。
好些世族大家的人?
连他们世族的人都同意刘徽继位?
大汉要出一个女帝?
出一个女帝和让刘彻以巫蛊而杀人,一家子死绝,你要怎么选?
好,刘徽继位的事便就此定下,当即登基。
刘徽换上冕服登上皇帝位时,接受百官朝拜时,天现彩云于空,那一片片祥瑞中,嗯,显露出好些字:女帝继,大汉兴。
对于长安的变故尚不算太清楚的人看到六个字,哎哟,长安的百姓们都跪下了,直道天现祥瑞,这是大汉要出女帝吗?
当下汉宫内传出消息,昭告天下,刘彻退位,以未央长公主刘徽继任新君。
刚刚举行的登基大典,大汉是真的出了一个女皇帝。
哎哟,别的人百姓们不一定熟悉,未央公主刘徽,他们都知道的啊。
百姓们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多亏了未央公主。
修路造桥,引渠开荒,教人耕种,刘徽如何为百姓谋划的,都得过好处的人,自是不认为刘徽当皇帝有何不可。
对百姓们来说,当皇帝的是谁从来不是最重要的,他们能不能吃饱,能不能有好日子过,那才是顶顶重要的事。
刘徽的群众基础在,虽然有些人认为刘徽身为女郎都能登基成为皇帝,简直是不可思议,架不住那样的声音很快被盖过去了。
女郎怎么了,女郎有本事可以保家卫国,撑起门户。承继天下的是女子有何不可?
关于刘徽的德行,迅速传播开来,口口相传,都是刘徽四十多年来的作为。
要知道当年刘徽出生的时候刘彻曾梦日入怀,更别说刘徽一登基,天现祥瑞,已然明说了刘徽当上皇帝的事没问题的。种种神迹那就是上天对刘徽的肯定。
于民于国。刘徽一登基既下令彻查贪墨抚恤金一事,不管查到的人到底是谁,全都处死。
抚恤金一事,那是对战死将士的安抚,是大汉对为国捐躯之人的肯定。
将士为国而死,大汉朝廷养他以老,抚之以幼。
连这样的钱都有人敢贪,杀!
三军将士听到那么样的消息,自是振奋的。
刘徽一直以来对军中将士的培养,那么些年里,刘徽负责抚恤事宜,所有将士都知道,那些死去的将士,他们虽然死了,朝廷照顾得他们的家人很好。
所以刘徽为帝,她登基的第一件事是彻查抚恤金的事,可见刘徽深知他们将士之苦。
军心稳,民心稳,中层的人,长安里的世族们都接受刘徽登基为帝的事,压根没有打算和刘徽对上,可不就让刘徽平平稳稳的度过了皇权交接的时间。
最难的关一度过,刘徽开始论功行赏,陈荷进为中书令,沈璧入门下为侍中,卫禧进为吏部尚书。
世族,刘徽的人,平衡着朝堂上,一切都暂时的和谐了。
但随刘徽登基的事传遍各国,那些刘氏诸侯王不答应啊,道是他们大汉江山焉能传到女郎手里。
好啊,扯起大皮直指刘徽谋反逼宫,得位不正,他们也要谋反。
可是,诸侯王如今有那样的能力吗?
敢逼宫的刘徽啊,能料不到诸侯们一定不会服?
要如何能让他们服?
打到服。
诸侯们刚准备密谋起兵,已然让兵马拿下,谋反除国,而且尽诛之。
一波杀下来,刘氏皇室剩不下几个了。而也让人看到刘徽对大汉的控制力。
诸侯作乱的事刘徽都早有预料,再有和刘徽亮刀子的人,他们自问有赢的把握?
意图谋反的人不少,因为刘徽提出的种种改革,他们都恨不得把刘徽扯下来。
以前刘徽是公主有一个刘彻撑腰,自是对付不了。刘徽都成皇帝了,朝堂军中,想跟刘徽唱反调,对,刘徽是逼宫不假,她杀的刘屈氂和苏文难道不是佞臣吗?
诛佞臣而定江山,以令天下安,不是好事?
巫蛊之乱,多少无辜的人牵扯其中,难道他们全都忘记了?
要是认为刘彻出来比刘徽好,行啊,让刘彻来好了?
不不不,在刘徽和刘彻之间,傻子都知道应该要选刘徽。
刘彻老了,生性多疑,巫蛊之术闹出来的事,真要是任其发展下去,不定会闹大到何种地步。
刘徽再不好也比刘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