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最新章节。
难听的话真多,将近一个多时辰呢,不带重复的,引经据典骂得刘徽浑身上下好像没有半分优点,都不应该为人了。
旁听的人担心或许刘徽会受不了,先一步要某个人的命。
刘徽点了点头,道:“朕有意让你负责都察院的诸事,你可愿意?”
啊?骂得是挺高兴的,可是骂完后的人想过最坏的结果,将会得到何种惩罚,岂料刘徽会让他负责都察院,监察百官,进谏于刘徽的位置。
刘徽压根没有半分让人骂的不适道:“朕不否认自己犯下的错。不忠也罢,不孝也好,不义也罢,朕犯下的罪朕认,可朕也知道,朕想要坐上这个位子只有这一个办法。
“朕要立千秋不世之功,在朕走上这个位置前,朕不择手段,用尽阴谋诡计,纵然以白骨染座,史书墨染书迹,再来一次,朕照样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后世如何评说,有多少人因此而效仿,朕管不着。朕只知道,朕要成为大汉的皇帝,你们可以骂朕不忠不孝不义。可朕会记得朕如何争来这个位置,为何要争来这个位置。朕,会记证明给你们看,纵然朕逼宫篡位,可大汉天下,不会再有比朕更适合坐在这个位置的人。”
自信的刘徽,有着远大的志向,她是为一己之私,可她为的从来也不是一己之私。
刘徽指向王刻道:“无论你为何而骂朕,朕不介意让天下人看到朕的胸怀,朕能容。凡于国有利之策,你们可以畅所欲言,朕,会让你们各展所长。”
不得不承认,闻刘徽的宣告,这一刻让人的心都不由的振奋了。
啊啊啊,刘徽能容得别人指着她的鼻子大骂,可见在她的心里,她是真不在意。
“你可愿意随朕一道见证?”刘徽虽然请了人,想让人当大汉的官,兴许人家会不愿意,不想当她这个篡位者的官。
王刻怔怔的盯紧刘徽,像是惊着了,最后还是朝刘徽作一揖道:“小人之幸也。”
骂人嘛,可以是一种试探,更是另一种出圈的方式。
用人不拘一格,在刘彻那儿已然有如此的风气,刘徽用人更不用说了,比之刘彻有过之而无不及。
骂人的怎么了,能骂得好,骂得对,刘徽乐意听人骂。
皇帝不是神人,让人骂骂不为过,但凡朝堂上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那样一个朝廷一准出了问题,广开言路能让刘徽更好的治理天下。
不就是骂得难听一些,无妨!
刘徽将王刻收下一事,不出所料的传出去,好些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句刘徽是能容人的。
因为能够容人,才不在意有人骂她一个时辰,还能对人委以重任。
刘允是相对不太乐意的,骂了刘徽一个时辰呢,引经据典的骂,刘徽除了逼宫篡位之外,有什么错的,能让人骂上一个时辰?
刘允让人一字不落的把王刻骂人的话复述,听完的刘允静默了,真能骂呢。内容是不断的提醒刘徽逼宫篡位一事的恶劣影响,且暗指刘徽能够逼宫篡位可见人品。
听完后的刘允有些担心刘徽心情不好,赶紧寻人去。
刘徽忙完了国事,正在那儿哄着霍去病呢,“用人之道,怎么用人不是用?王刻骂得没有错,逼宫篡位是我不对,我都做了还不让人说?若畏于人言便不该做。”
刚进门的刘允……
刘徽在那儿还同霍去病道:“从小到大骂我的人还少?都听了那么多年了,表哥还没有习惯?莫气,我都不气,反而心情不错。有了一个王刻,天下知我是怎么样的帝王,大汉需要谏臣,朝堂上不能只有一种声音。
“我当年让汲黯多培养出像他那样的人,养出来不少,可惜,后来父皇容不得人说不中听的话,那些人不傻,一个不想听他们说话的皇帝,他们不得不把嘴闭上。在我这儿得让谏臣出头。”
没错,刘徽有自己的盘算,而且认定那样的盘算十分重要,关系她将来治理天下。
刘允本来是担心刘徽心情不好的,这会儿听刘徽还能哄着霍去病,可见没有半分的不喜。她要是在这个时候进去,不高兴的人得是谁?
“谁在外头?”霍去病扬声问。
得了,不用犹豫了,赶紧进去吧。
“娘亲,爹爹。”刘允只能走进去见礼。
“你怎么来了?”一见刘允,刘徽有些莫名不解的询问。
刘允……“听说有人把娘亲骂了,还骂了一个多时辰,我以为娘亲会难过。”
难过啥呢,反而听说刘徽被骂的霍去病脸色看起来还要不好。
也对,她听到刘徽挨骂都不舒服,霍去病脸色难看不奇怪。
霍去病多看刘允一眼的意思都没有的道:“没事下去吧。”
刘允……
她倒是想要留下,刘徽也挥挥手道:“无事,阿允要是得闲去陪陪你外祖母。”
得了,她是个多余的,别在父母面前凑,凑得他们都不乐意。
作一揖,刘允乖乖的退下去。
然后刘允听到霍去病道:“虽知他们说的是事实,徽徽被骂,我连帮腔都不能。”
那才是霍去病最难受的地方。他们说的是事实,刘徽虽然得了刘彻的诏书登的位,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那不过是一块遮羞布,刘徽就是逼宫夺的位。
因此骂起刘徽来,不管是谁都没有办法帮刘徽说话。
“我都不回嘴。让他们骂骂又不会少块肉,表哥不喜欢听便只当作听不见。要是生怕我不高兴,难道不是应该表哥多哄着我,说些好听的话让我听,为何是我哄表哥的?”刘徽似是才发现不对之处,她挨了骂要哄人的?
霍去病环住刘徽的腰,一吻落下。
哄人,他也是会哄的。
只不过到最后到底是谁哄的谁就不一定了。
随刘徽向天下昭示她能纳于谏言,好的,从此大汉的朝臣上谏臣就多了。
多归多,还得有人提醒,刘徽都作为皇帝了,未央宫的宣室该易主了。
啧啧啧,刘徽由他们吵,半分不急,等他们把各自的意见都说完了,刘徽道:“你们的意思朕听清楚了,无论朕是搬不搬入未央宫,都有无数的话可以说。那便按朕的意思吧。父皇住了那么多年未央宫,朕无意让他搬。至于所谓的未央宫代表了皇帝的身份。一座宫殿,只有皇帝赋予它身份,一座宫殿尚不能决定谁是皇帝。”
得,他们各抒己见,刘徽也有自己的想法,才不会任人摆布。
“此事是第二回议了,朕不希望再有第三回。”刘徽无意天天让人拿着同一桩早就说白的事周而复始的讨论,一言定下,提醒所有人适可而止。
他们各自的小心思刘徽没有点破是给他们面子,如果他们不懂得珍惜刘徽给他们的面子,不要怪刘徽不留情。
懂刘徽意思的人明了,刘徽不好糊弄。
所以,不要企图在刘徽搬不搬入未央宫的事情上坑刘徽,没这个可能。
刘徽把人拍老实后满意了,刘彻那儿听说后冷冷的一笑,“他们莫不是以为敢逼朕宫的人,能由了他们左右?”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刘徽心里有数,想忽悠了她,门儿都没有。
刘彻皱眉想到刘徽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也不太乐意。
不乐意,刘彻便让人把刘徽请过来。
刘徽来了,刘彻道:“挑个地方朕搬出去。”
一听刘彻要自己搬出去,刘徽一愣,随之问:“未央宫住得不好吗?”
“终日让人惦记那么一个地方,朕不是非住不可的。”刘彻不悦的开口,正话还是反话,刘徽听得出来,因而忙道:“父皇是让人随意左右的人?外面的人说的话由他们去,我们自己痛快就好,要是真听他们说话过日子,怕是我们都过不下去了吧。”
刘彻不能说刘徽说得不对,正因为刘徽说对了,他更不乐意。
“你要大汉皇帝的位置,倒是不急于把宫殿占下。”刘彻的心思自己都不一定闹得明白,话说得很冲。
“因为只要我成了皇帝,一切就不重要了。”刘徽嘴勾勒出一抹笑容而答。该要什么,要捉住什么,刘徽不傻,从来都一清二楚。
别的人或许太贪,当了皇帝还会不知足。
不巧,刘徽算是一个知足的人。
当上了皇帝,皇帝之外的所有附属东西她都可以不要。
她不要,刘彻还不乐意了?
刘徽读出其中的弯弯绕绕。
一时间刘徽忍不住的道:“父皇要是因此不高兴?我陪您演一演?”
演出一个很是需要未央宫,恨不得刘彻赶紧搬离未央宫的态度?
刘彻的脸黑透了,斥道:“滚。”
心情不好的太上皇,让她滚她就滚了呗。
皇位都抢到手了,不就是听他骂几句滚,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