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家园

第102章 种子寄生(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寄生家园》最新章节。

日记上出现一大滩血。

——因为当金粉入侵所有人类,新的世界就开启了。

——高维度文明会彻底降临,你会和我们一样,困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

陈念熙后面的话没有再得到任何回应,看得出来,日记的新主人已经尽力。

新世界,虚假?

什么意思?

陈念熙搬了一个凳子,这次的红雨并不会给已经觉醒的异能者带来什么大变化,反而触碰之后会遭到其他寄生物入侵,如果不能及时驱赶,那等待人类的只有死亡。

杨寻正高兴自己有了异能,对着绿小星带来的活的变异植物跃跃欲试,忽然觉得膝盖有些痛。

他以为是风湿骨病犯了,以前就有这个毛病。

可这痛苦愈演愈烈,他在走了几步之后,直接倒在地上。

陈念熙脸色变了:“怎么回事?”

菌丝迅速入侵寄生物生长的地方,她皱着眉,想像之前一样,把扎根在血肉中的寄生物直接杀死并吸收,虽然会剥夺杨寻的异能,最起码能让他活下来。

可当她想要杀死这陌生的寄生物的时候,发现不太对劲。

它本来就是死的。

换句话说,这次红雨带来的,并不是原来那种,能让人类顷刻间死亡,也能让人类获得力量的共生物质。

而是一种死物,充满了腐朽,死亡的气息。

它的特性有点像丧尸病毒。

陈念熙立刻去用菌丝去试探,菌丝在吃了一堆死物之后,漂亮的蓝色变成了腐臭的像是包裹着一滩烂泥的颜色,烂泥之中又长出一堆白骨。

“这到底是啥玩意?”

对异能者来说并不致死,但如果太弱可能会被这些死物入侵慢慢腐朽。

那对变异生物呢?

她用菌丝揪出了一根带着泥土的变异植物,根系似乎在枯萎,但与此同时,它长出了更牢固的盔甲。

陈念熙沉默了一会儿,“这些外星生物对人类真的很不友好。”

她说完,季攸宁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你会说冷笑话。”

陈念熙无奈地笑了,她也想把这个当成单纯的冷笑话,突然觉得很无力。

室内的气氛沉默,玻璃门上逐渐氤氲出雾气,雾气之中,有更多的生物进化出恐怖的姿态。

长风基地,虫母叹息一声:“造物主这是想让我们和人类不死不休。”

白冉汇报了组织要求的最新信息,说要从基地抽取一批人进行实验。

人太多了,只能让组织派人过来,就地实验。

虫母有些悲悯地说:“人类迟早会死在自己的贪婪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陈安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扑朔迷离的一个个谜团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无数枯骨搭建气的高台,为何回荡着凄厉的哀嚎?东北平原上的大江大河之下,为何有一道令人难以捉摸的黑影?环境艰苦的边疆地区,世俗之下是什么样的秘密?看似风平浪静的玄门,内里暗藏着怎样的复杂斗争......末法时代,真的能有人再登仙府,名书上清么?这座神奇的道观到底来自何处?
北面柠檬
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
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
关于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末世后期,世界政府终于建立起安全区。高墙之内,人类再度进入次乌托邦时代。拥有两次异世经历的宋珩重生归来,机缘巧合之下,她被再次赋予拯救者的使命。从孤儿到异能者中的佼佼者,宋珩用了五年。然而,作为守护者军团新星的她却产生了自我认知危机:被强附的记忆、迷离的身世……她究竟是谁?黎明已至,她是否能守护好人类的“火种?……“003号,“黎明之光宋珩,前来报道!立意:那些杀不死你的
姮言
卜妖寻面
卜妖寻面
传闻,时空之神在死时将全部法力注入青铜纹面具当中,并将其粉碎,以防有心之人利用,回到过去更改天命。她,带着一世又一世的痛苦记忆活在世上,在交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便不惜一切想要找到青铜纹面具,回到六百年前阻止一切,改变家族命运。持家古宅的现世,考古队遭遇刺杀,维系了数百年的和平局面被撕开,一场人与妖的博弈正式拉开帷幕。随着人与妖的矛盾激化,网络舆论铺天盖地,她也在默默寻找青铜纹面具的过程中被有心之
公子漾舟
食灵猎人
食灵猎人
新书快穿文《宿主总是爱掉线》求支持!木云君在小时候做了一个噩梦,之后她能见到灵……木云君双眼发光:在哪?正好我饿了!等一下!怎么总有人抢她的猎物?大佬开始撸起袖子:……混蛋你有本事抢我的灵,有本事你别跑啊!(本书男主……从头到尾打酱油的……忽略他吧。)完结末世文《尸姐攻略》欢迎食用!普通群:
一缕冥火
凶案笔记成真,我成警局常客
凶案笔记成真,我成警局常客
顾宁是一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为了赚点生活费和弟弟的住院费,她想走自媒体赛道,在网上发布凶杀案类型的笔记。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写的笔记居然都在现实发生了!警局很快注意到顾宁的笔记和凶杀案的过程一模一样,把她请到了警局。起初,他们以为顾宁和凶杀案有关联。渐渐地才发现,原来顾宁的笔记才是破案的关键!于是顾宁去警局的次数越来越多,刑警队对她的态度也不像一开始那样冷冰冰了。“顾小姐,可曾看到凶手的
颜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