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最新章节。
不是因为夏明澄变强了,而是因为盛兴堡这个战略支点丢了!
现在的青石堡,西南是占据红印城和盛兴堡的白袍军,北面是虎视眈眈的鹰扬军,西北还有强盗一样的汉川军!三面受敌,一下子从进攻跳板变成了被半包围的孤岛!
要想打破这个困局,此时他还真离不开夏明澄的合作!
特别是夏明澄在井口关还驻扎着三万兵马!若是井口关的兵马能与青石堡遥相呼应,甚至南、西两个方向进攻,夺回盛兴堡并非没有可能。
可要是夏明澄因此事记恨,按兵不动,甚至暗中使绊子,那青石堡就真的危险了!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陈彦立刻放下了所有的骄傲和脸面。他亲自提笔,给夏明澄写了一封言辞恳切……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亲笔信。
在信中,他解释道:当日未发兵救援,绝非坐视不理,实在是担心这是鹰扬军和白袍军的诡计,目的是调虎离山,趁青石堡兵力空虚时发起突袭。为了大局着想,皮先令才不得不谨慎行事。为了表示诚意,他已下令解除皮先令青石堡守将之职,命其即刻返回东牟国内听候发落。
最后,他着重强调:青石堡绝对无法容忍白袍军长期占据盛兴堡这等战略要地,希望双方能够摒弃前嫌,尽快商议联合收复盛兴堡之事。
信是用最快的飞鸽传书送出的,当天晚上,就摆在了夏明澄的案头。
天阳城,皇宫。
夏明澄看着陈彦那封字迹工整、语气甚至带着一丝“诚恳”的亲笔信,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讽笑容。
他心中一阵冷笑,却又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感。
这段时间以来,哪次不是他夏明澄放下身段,主动给陈彦去信商议。
可陈彦呢?回信要么语气强硬,隐含命令,要么就干脆石沉大海,不予理会。那种被轻视、被拿捏的感觉,像根刺一样扎在夏明澄心里。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陈彦也有今天!也会着急!也会主动写信来解释!也会用这种近乎低姿态的语气!
这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让夏明澄连日来的憋闷都消散了不少。
他并不打算立刻回复陈彦。晾一晾他,让他也尝尝焦急等待的滋味。
“曹永吉回来了吗?”夏明澄放下信,问身边的太监。
“回陛下,曹大人尚未抵达京城。”
夏明澄皱了皱眉,曹永吉不在,很多军事上的决策他心里没那么踏实。他想了想,吩咐道:“去,召叶泰来见朕。”
叶泰来得很快,听闻陈彦回信了,他立刻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陈彦在信中如何说?”
夏明澄冷哼一声,随手将陈彦的密信丢给了他:“你自己看吧。”
叶泰连忙接过,快速浏览起来。
看着看着,他暗自松了口气。陈彦在信中没有纠缠于当日他是否求援、求援信息是否准确这些细节,等于变相默认了东牟没有派兵支援的事实,这让他甩锅的压力小了很多。
但看着看着,叶泰脑中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他抬起头,脸上疑惑,问道:“陛下,当日您在殿中与属下商议,决意召回曹大人并严查东牟动向之事……事后,可有正式知会过东牟方面?”
夏明澄被他问得一怔,随即不悦地斥道:“你当朕是傻子吗?如此机密决策,岂会正式知会他们?”
叶泰立刻“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息怒!如此,此事有蹊跷啊!”
他抬起头,眼神锐利:“陛下请想,当日殿内,只有陛下与臣下二人。臣下敢以性命担保,绝非泄密之人。可陈彦此信,字里行间虽未明言,但臣感觉……他仿佛已经知晓了陛下因盛兴堡之事对东牟心生极大不满,甚至……知晓了陛下已决意调整对东牟策略!”
叶泰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他是怎么知道的?若非有人向他通风报信,他怎会如此巧合地在此时送来这样一封信,又是解释又是撤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这分明是……知道了陛下的态度,心中惧怕,前来补救啊!”
夏明澄听着叶泰的分析,脸色先是惊疑,随即慢慢变得铁青,最后化为滔天的怒意!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
当日在勤政殿,只有他和叶泰两人!他确信叶泰没胆子也没必要向外传递这个消息,那消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只有一个可能——皇宫之内,他夏明澄的眼皮子底下,有东牟安插的细作!而且这个细作的位置恐怕还不低,能够接触到这等核心机密!
一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都被陈彦了如指掌,夏明澄就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紧接着是无边的愤怒和一种被羞辱的暴戾!
这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查!给朕彻查!”夏明澄猛地一拍龙案,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有些扭曲,“叶泰,动用一切手段,就算是把皇宫给朕翻过来,也要把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给朕揪出来!朕要把他碎尸万段!”
“是!臣遵旨!必定不负陛下所托!”调查皇宫,这权限让叶泰心中暗喜,连忙叩首领命。祸水成功引向了潜在的宫内对手和东牟细作,他自己的位置暂时更加稳固了。
看着叶泰领命而去的背影,夏明澄余怒未消,目光再次落到陈彦那封信上,眼神变得更加阴鸷。
陈彦,等朕清理了门户,再慢慢跟你算这笔账!
而远在青石堡的陈彦,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夏明澄的回复,浑然不知,一场针对他情报网络的风暴,已经在天阳城的深宫中悄然酝酿。
他更不知道,自己放低姿态的补救之举,反而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漏洞,激起了夏明澄更深的猜忌和杀意。
李青源从东宫太子寝宫出来,脚步有些沉重。
九岁的太子夏景行竟亲自送他到了寝宫门外,直到他再三请殿下留步,孩子才乖巧地点点头,由宫女陪着回去了。
看着那瘦小却已初具储君威仪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内,李青源心中不由一叹。这孩子能得夏明澄视若明珠,确实聪明,性情也算仁厚,对自己这个救命恩人也是真心敬重。
可越是如此,他身处这漩涡中心的东宫,未来的命运就越是难测。
他正一边沿着宫道往外走,一边思绪纷乱,忽听前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宦官特有的尖细嗓音:“皇上驾到——!”
李青源心头一凛,立刻和陪同送行的殷公公退到道旁,躬身垂首。
夏明澄在一群内侍护卫的簇拥下快步走来,看见李青源,脚步微顿,脸上挤出一丝算是温和的笑意:“李先生,今日景行的身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