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一瞬间,广场上,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是一台,他们从未见过的,漂亮得不像话的电视机。
正是那款,被江彻命名为“海上明月”的样机。
它有着流畅的弧线,银色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超薄的机身,充满了未来感。
“这是我们新飞跃的第一款产品!”江彻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了整个广场,“它将拥有十八寸的平面直角显像管,三十六个频道的遥控功能,以及双声道立体环绕音响!”
“它的核心芯片,我们从日本东芝引进!它的显像管,我们从荷兰飞利浦采购!它的每一个核心部件,都将是世界顶级的!”
“但是!”江彻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它的外观,是我们的设计师,马小军同志,带着团队,花了十五个日夜,亲手打磨出来的!它的内部结构,是我们周厂长,带着老工程师们,熬了七个通宵,画出来的!它的品牌,叫飞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他走到那台样机前,深情地抚摸着它。
“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最好的电视机工人!你们的手,曾经创造过飞-跃的辉煌!我不相信,这双手,今天就只能生产那些没人要的垃圾!”
“我向大家保证!从今天起,飞跃厂所有工人的工资,翻一倍!凡是参与到‘海上明月’项目中的技术骨干,工资,翻三倍!年底,项目成功,每人,再奖励一套沪上的新房子!”
“我只有一个要求!用你们的全部本事,用你们的全部力气,把这台电视机,给我造出来!我要让它,摆在南京路上最大的百货公司里!我要让索尼和松下看到,我们中国人,到底能做出什么样的好东西!”
这番话,如同一道电流,击中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工人们的眼睛,慢慢地,从麻木,变成了震惊,从震惊,变成了炙热。
他们看着台上的那个年轻人,看着他手里那台漂亮的电视机,看着他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
他们的血,好像,又一次,热了起来。
人群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工人,突然振臂高呼:“飞跃!加油!”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最后,整个广场,几千人的呼喊,汇成了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
“飞跃!加油!”
“飞跃!加油!”
站在人群后方的沈知微,看着台上那个被工人们簇拥着的,如同王者一般的身影,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
她知道,京城里那些针对他的流言蜚语,在这股发自肺腑的,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显得那么苍白,那么可笑。
他用一场最彻底的阳谋,赢得了这场战争。
而她,何其有幸,成为了这场伟大胜利的,见证者。
飞跃厂职工大会上的那一把火,被江彻烧得又旺又猛。
“飞跃加油”这句口号,像是长了脚,一夜之间,从露天广场传遍了厂区的每一个角落。它被刷在车间的墙壁上,印在黑板报的页眉,成了工人们见面时,替代了“吃了吗”的新问候语。
沉寂了太久的工厂,像一锅猛然烧开的水,到处都蒸腾着滚烫的热气。
研发部那间临时改造的会议室,成了全厂最核心的“锅炉房”。江彻、周厂长,还有被破格提拔为“外形设计师”的马小军,带着十几个老技术员,几乎把家都搬了进来。墙上挂满了各种设计图纸和电路板结构图,桌上散落着从日本和荷兰寄来的,带着外文说明书的样品。
“不行,东芝这块S-88处理芯片的针脚定义,和飞利浦显像管的驱动板接口,有三个点位不兼容!”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工程师,指着图纸,急得直拍大腿。
“能不能飞线?从旁边绕一下?”另一个提议。
“不行!高频信号,飞线会产生干扰,图像上全是雪花点!”
马小军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但他负责的部分,却做得一丝不苟。他正带着两个年轻徒弟,用油泥捏着电视机外壳的最终模型。为了实现江彻图纸上那个优雅的“月牙形”底座,他们已经失败了七次。那道弧线,差一分则呆板,多一分则轻浮,极难把握。
江彻端着搪瓷缸子,在屋里来回踱步,脑子里飞速运转。他前世没搞过硬件,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知道,这种技术壁垒,靠硬闯是不行的。
他走到那几个愁眉苦脸的老工程师面前,用铅笔在图纸上画了一个小小的方框。“我们能不能,在这里,加一个转接芯片?专门负责信号匹配。就好像翻译一样,让说日本话的和说荷兰话的,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
“翻译?”几个老工程师愣住了,随即眼睛一亮。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加一块逻辑门阵列,重新编译一下信号协议!”
“这个方案可行!就是……我们厂里没这种人才,能设计这玩意的,起码得是交大的教授!”
“人才,可以请。”江-彻把铅笔放下,“周厂长,您在沪上电子行业人脉广,这件事,就拜托您了。钱不是问题,姿态要放低,把人给我请到厂里来。”
周厂长重重地点了点头,花白的头发下,那双眼睛里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体验过这种攻克技术难关的兴奋感了。
另一边,钱斌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他被江彻任命为“后勤保障兼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听起来官不小,干的却是最琐碎的活。
“彻哥,财务科那帮大姐,非要我把采购东芝芯片的发票翻译成中文,才肯盖章报销!我哪儿懂日文啊!”
“彻哥,食堂的王胖子问,研发部这帮人天天熬夜,夜宵标准能不能提高点?他说没见过这么拼命的,怕他们猝死在车间。”
“彻哥,门口保卫科的老张头,把人家日立派来送样品的工程师给扣了,非说人家是特务……”
江彻被他吵得头疼,挥挥手:“这些事,你去找财务总监赵海,去找新成立的行政部。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给我盯紧一件事。”
“啥事?”
江-彻指了指窗外,那片积压在仓库里,小山一样的旧电视机。
“想办法,把它们,变成钱。”
与此同时,沈知微的工作,也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
她没有住在和平饭店,而是搬进了飞跃厂招待所一个安静的小房间。对她而言,这里比五星级酒店,更像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