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光倾国:清宫科技女皇传

第179章 开展舆论宣传(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璃光倾国:清宫科技女皇传》最新章节。

京城琉璃厂的活字印刷坊内,黄铜烟囱吐出的白烟在暮色里凝成雾凇。新制的蒸汽印刷机正发出有节奏的轰鸣,铸铁齿轮咬合时溅起的火星,与炭盆中跃动的火苗遥相呼应。林璃踩着红木梯凳攀上三丈高的印版,素白裙裾扫过刻着《农政全书》纹样的铜活字,看着浸满松烟墨的字模在宣纸上压出清晰的 "新政便民" 四字。油墨香气混着蒸汽的暖意,将隆冬的严寒挡在门外,连廊下悬挂的冰凌都泛起琥珀色光晕。

她手中的《邸报》改版方案边角微卷,羊脂玉镇纸下压着半干的朱砂印泥。新增的 "百姓说新政" 专栏空白处,已用朱砂笔标满待填的案例 —— 从直隶水患后的赈灾粮款明细,到福建商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日志,每一处批注都透着雷厉风行的决断。

"郡主,扬州送来的插画样本。" 卫琳琅掀开厚重的棉帘,寒风裹挟着琉璃厂外冰糖葫芦的甜香窜进屋内。她袖中露出的绢画上,乐户少女摘下蓝头巾进入学堂的场景栩栩如生,少女发间还别着褪色的木簪,补丁摞补丁的襦裙下露出沾着泥点的粗布鞋。背景里的编钟与《诗经》竹简相映成趣,角落处甚至细致地描绘着窗外偷看的老乐工,那佝偻的身影藏在垂落的柳丝间,手中的胡琴弦已断了两根。

"当地乐工将新政编成扬州清曲,每日在瘦西湖画舫上演,观者如潮。" 卫琳琅指尖轻点绢画,"听说连徽班的老先生都放下身段,要把这故事改成皮黄腔。"

林璃接过画稿,指尖划过少女眼中的泪光,素绢上残留的胭脂痕迹在烛光下泛着微弱的血色。"让陈墨竹在旁配些算筹图," 她忽然将画稿凑近炭盆,跳动的火苗映亮她眉间的朱砂痣,"算算乐户脱籍后新增的赋税与科举人数,再标注十年内这些家庭的教育支出变化。" 火光照在她眼瞳里,仿佛燃着两簇永不熄灭的烛火,"再派青芽级暗探记录他入塾后的第一篇文章,要让天下人知道,废除贱籍不是纸上谈兵。" 她突然转头看向窗外,远处宫墙的轮廓在雪幕中若隐若现,"更要让那些守旧的老臣明白,这盛世该由万千子民共同书写。"

真正的舆论战场在《邸报》的改版首印日。当带着墨香的报纸送到各府县,头版《丐儿执卷记》的插画率先抓住眼球:破衣少年跪在户籍册前,朱砂笔勾去 "丐籍" 的瞬间,颈间铜锁迸裂的细节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配文用白话写成,结尾的 "我也想喊一声 ' 先生 '",让茶馆酒肆的茶客们纷纷传阅,甚至有老学究放下身段,向识字的茶僮打听内容。

保守派的反击来得迅猛。元宵节刚过,街头巷尾突然出现匿名揭帖,绘着女子举刀夺产的血腥画面,配文 "牝鸡司晨必致家破"。林璃却带着卫琳琅走进天桥茶馆,看着说书人正绘声绘色讲述 "李寡妇智斗族叔" 的故事 —— 那正是徽州府真实的女子继承案,被改编成评话后,末了总加一句:"列位看官,如今女子能持家,商铺账目比男儿还清楚哩!"

"苏锦," 她将揭帖拍在绿萝卫呈递的舆情周报上,"把扬州乐户献《韶乐》的折子戏录像,用西洋皮影机在顺天府衙前播放。" 所谓录像,是天工院匠人用三十六块玻璃画片制成的转动装置,配合乐户现场演奏,重现金銮殿上编钟齐鸣的场景。当光影中乐工摘下贱籍标记的画面投在白布上,围观百姓的惊叹声盖过了守旧派的叫骂。

最巧妙的宣传藏在细节里。林璃让陈墨竹将各省贱籍人口纳税数据转化为柱形图,用不同颜色标注脱籍前后的变化,随《邸报》附送百姓家中。山西票号的李东家看着图上 "乐户纳税增长两成" 的朱砂标注,摸着账册上女儿工整的汇兑记录,终于松口允许女儿参与年终盘账。

三月三蟠桃宫庙会,绿萝卫暗探化身货郎,担子里的胭脂水粉匣底印着新政条款,绣着缠枝莲的帕子角落藏着 "女子可继产" 的简笔画。最绝的是天工院研制的 "显影风筝",放飞后在云端显现 "废除贱籍,万民同乐" 的字样,让踏青的百姓们纷纷驻足仰望。

朝堂之上,林璃将民间收集的百份 "新政受益状" 铺在龙案,每张都按满红指印。鄂尔泰看着丐户子弟的习字作业、乐户匠人绘制的曲谱,忽然发现这些曾经的 "贱民" 文字工整、乐理精通,竟挑不出半分错处。"诸位大人," 她举起扬州百姓联名信,"不是新政破坏礼法,是礼法本就该护佑百姓。"

舆论的力量在边疆显现奇效。云南蛊户首领带着族人捧着新修的《滇南本草》进京,其中收录的三十六种毒理知识,正是蛊户脱籍后无偿贡献。"郡主," 老者的头帕上绣着北斗纹,"如今我的孙女能入学堂,她画的草药图,比我口传的清楚百倍。"

面对守旧派 "妖术惑众" 的弹劾,林璃反而将蒸汽印刷机搬到午门广场,让官员们亲眼见证报纸的印制过程。当他们看到铅字排版、蒸汽压印的标准化流程,听到围观百姓对 "女学开蒙" 专栏的交口称赞,弹劾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深春的江南,卫琳琅在苏州主持 "新政成果展"。展台上,乐户制作的漆器与丐户子弟的八股文并列,玻璃展柜里,女子继承的商铺契约与男子分产文书相映成趣。最引人注目的是动态沙盘,展现贱籍脱籍后的人口流动与赋税增长,每处数据变动都牵动着下方的算筹机关,发出清脆的声响。

"阿爹,那个姐姐的名字在户籍册上!" 稚童的手指向沙盘旁的巨幅画像,正是顺天府第一个脱籍的丐户少年。此刻他身着青衫,正在展台另一侧讲解《论语》,领口别着的北斗纹徽章微微发亮,那是中央学院特授的 "新政宣传员" 标识。

八爷党残余试图混入展会制造混乱,却被巧儿带领的绿萝卫暗探识破。当他们掏出伪造的 "女子夺产血书",卫琳琅当场展示原始卷宗,用红笔圈出伪造的墨痕:"诸位看,这墨色比案发时间晚了三个月,分明是近期所写。"

舆论宣传的高潮在端午。林璃将《邸报》改为月刊,增设 "新政百问" 专栏,邀请各省女官答疑解惑。贵州阿朵用苗汉双语撰写的《苗疆改籍记》,详细记录蛊户入籍后的生活变化;新疆古丽的《草场新约》,图文并茂地讲解女子继承权在游牧民族中的实践。

"郡主," 苏锦递来边疆急报,却带着笑意,"哈萨克族牧民照着报纸上的算筹图,算出了最优放牧路线,现在称《邸报》为 ' 草原北斗 '。" 林璃看着报角新增的蒙文、藏文简注,忽然想起在天工院改良的多语种活字,那些曾被守旧派斥为 "奇技淫巧" 的东西,此刻正将新政的声音传向四方。

秋末的紫禁城,铜鹤香炉中升起的龙涎香裹着寒意。雍正帝摩挲着案头泛黄的《邸报》合订本,指腹停在 "女子继承权推行半年,商铺纠纷减少四成" 的朱砂批注上。鎏金烛台将帝王的剪影投在蟠龙柱上,忽明忽暗间,他突然用朱笔戳向 "百姓说新政" 专栏里的织布寡妇故事:"宁嘉,你这是用民间故事做刀,比朕的朱批还锋利。"

林璃垂眸望着青砖上晃动的万民伞阴影。九十九把素绢伞自午门悬至乾清门,伞面绣着各省百姓的新政感言 —— 陕西农妇用金线绣着 "女儿能分田,日子有盼头",江南绣娘以孔雀羽织就 "商铺传女亦传男"。她轻轻转动腕间的青铜罗盘,那是天工院新制的时辰仪:"陛下可知,琉璃厂的蒸汽印刷机每日吞入三吨竹浆?当乐户的曲子传遍街巷,当丐儿的文章登上报纸,守旧者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她忽然想起印刷车间里翻飞的宣纸,像极了春江解冻时漂浮的冰排。

冬至前夜,天工院地下印刷厂的蒸汽管道发出鲸鱼般的轰鸣。林璃捏着最后一版活字,铜模上 "新政元年大事记" 的阳文泛着冷光。排版台旁,乞丐出身的学徒正用放大镜校准苗族姑娘的本草绘图,细密的叶脉间藏着微小的铅字注解。突然,清脆的竹板声穿透三层青砖 ——

"北斗照,铁门开,贱籍儿郎把书怀 ——" 七个梳着双丫髻的女学生踏着节拍而来,她们的月白棉袍袖口绣着鲜红的北斗纹。竹板敲击声与印刷机的活塞运动形成奇妙的韵律,震落房梁上的细雪。学生们高举的灯笼上,废除贱籍的朱砂御笔与女子持筹算的剪影交相辉映,随着火苗跃动,两个图案仿佛在雪地上跳起旋转的圆舞曲,将破晓前的黑暗一寸寸点燃。

这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最终化作百姓舌尖的歌谣。当春风再次吹过九州,《邸报》的发行量突破十万份。从漠北驿站的火塘边,到岭南商船的桅杆下,"新政便民" 的木版插画讲述着相同的故事:乐户女子的箜篌曲中藏着平等的旋律,丐儿撰写的白话文章里跃动着希望的星火,而无数女子握着算盘的手,正悄然拨动着时代的算珠,让公平的种子在舆论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黑料女星后,我靠种地逆袭了
穿成黑料女星后,我靠种地逆袭了
仙界大灵植师温灵素被天雷劈死后,重生为星际时代臭名昭着的十八线女星。原主是顶流影帝司墨的疯狂私生饭,因追车事故害他受伤,自己当场死亡,被全网怒骂
昙妙絮
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
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
苏映雪解约了,从聚光灯下的潜力小花,变成了为拯救患癌奶奶、扛起生活重担的“退圈打工人。刚离开剧组解约合同,她就接到医院病危通知。为了奶奶的救命钱,她从剧组食堂的盒饭师傅做起,凭着一手好厨艺,转身又在医院食堂开起了酱香饼档口。从此,剧组片场的收工时刻、医院家属楼的深夜食堂、KTV下午的小吃搭档、殡仪馆的深夜时间、写字楼的午休时段……都有她打工卖美食的身影。金黄酥脆的酱香饼、Q弹入味的福鼎肉片、软糯
等等安梨
我死后第五年,病娇小叔仍在挖坟
我死后第五年,病娇小叔仍在挖坟
【女主渣男双重生+男二上位+先婚后爱+渣男火葬场+双洁】【失语病娇三公子vs毒舌有仇必报元气小刺玫】月黑风高杀人夜。容昕被夫君分尸了,丢到乱葬岗。魂魄游荡,看到被逐出侯府的哑巴三公子付静言,正在帮自己收尸,用针线慢慢缝合,安葬在一处幽静的地方。容昕十五及笄嫁给侯府的二公子大理寺少卿玉面罗煞付子正。付子正为了对大嫂表忠心,三年没有碰她,容昕最终难逃一死,落得这样的下场。日复一日。五年后,魂魄看到付
花花世界喵
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
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
池家血脉特殊,女性全是易孕多胎体质。盛家九代单传,到了盛逸风这一代还受了仇家诅咒要绝嗣。上一世,池寻春进山采野生菌时救下了被河里暗流席卷来深山里的省城土豪盛逸风,就此和盛逸风结识。池寻春青梅竹马平伟强去世后,盛逸风趁虚而入,猛烈追求了池寻春5年,终于抱得美人归娶了池寻春。池寻春一直以为和盛逸风的婚姻是爱情的结合,直到婚后三年生两胎抱9娃,生二胎5胞胎难产大出血临死前,池寻春才知晓自己只不过是盛逸
咸鱼一小只
紫袍钗
紫袍钗
倒霉的赵尔忱被一辆重卡送到了大雍王朝,成为永安候府的世子爷但是,她是女儿身啊!在被充军到边关吃沙子和被流放到岭南吃荔枝之间,她瑟瑟发抖,能说自己两个都不想选吗?罢了,来都来了,撸起袖子就是干父亲去世后,赵尔忱成为新鲜出炉的永安候,撑起候府门楣,重拾祖上荣耀不能科举又如何?好风凭借力,送她上青云,扶摇直上九万里多年后官居高位,回看来时路,有憾却无悔
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