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最新章节。
那天我只是想打开一瓶水,手却抖得拧不开盖。
热气还氤氲在玻璃上,我盯着那层模糊的倒影——脸是熟的,眼神也是熟的,可身体却不听使唤了。
指尖刚碰到瓶盖,一阵突如其来的震颤顺着神经往上爬,像有电流窜过骨头缝。
我用力攥紧,反而越抖越厉害,塑料瓶在掌心咯吱作响,水都没洒,人先出了冷汗。
门铃叮咚一声。
许念推门进来时带着风雪的气息,围巾还没解,目光落在我手上那一瞬就停住了。
她没说话,走过来,轻轻把瓶子拿走,旋开盖子,又倒了半杯温水递到我面前。
“昨晚几点睡的?”她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
我愣了一下,脑子里竟一时算不清。
白天跑了三个区办手续,夜里守着热线接了七通求助电话,凌晨两点还在回一条关于失踪儿童的定位信息……手机屏幕亮起又熄灭,时间像沙漏里的细沙,不知不觉就漏光了。
“没事,可能是感冒。”我笑了笑,接过杯子,却发现连杯子也端不稳,水面微微晃动,映出我扭曲的脸。
她没信。
她从不轻易戳破什么,但她的沉默比质问更锋利。
她就那么站着,看着我,直到我把水喝完,才转身走出去,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
我没听清她说什么,只看见她站在便利店门口的雪地里,呵出的白气一圈圈散开,背影绷得很直,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第二天,刘培训师拎着一个深蓝色药箱出现在B7区办公室。
她没穿制服,也没带文件夹,只是坐在对面,打开一台老旧的播放器,塞进耳机递给我:“闭眼,听就行。”
“我不需要——”
“林致远,”她打断我,语气平静,“你不是来治病的,你是来喘口气的。”
音乐缓缓流淌出来,是雨声混着低频白噪音,接着是一个温和的女声开始引导呼吸节奏。
吸气——四秒,屏息——四秒,呼气——六秒……简单得近乎幼稚。
但我撑不到三分钟。
当那个声音说“现在,请允许自己停下来”的时候,我的胸口突然塌陷下去,仿佛被抽走了支撑多年的钢筋。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来,不是哭,更像是某种封锁太久的东西终于决堤。
我没有出声,肩膀却止不住地抖,像寒风中一片枯叶。
刘培训师没有安慰我,也没有记录什么,她只是坐在我对面,静静地看着我崩溃。
良久,她才开口:“你不是垮了,是你终于敢累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以为的坚持,其实是一种执念——我怕一旦松手,这间小小的“夜灯屋”就会熄灭;怕那些曾被照亮的人重新坠入黑暗;怕自己不再是他们口中那个“永远挺得住”的林致远。
可人不是灯塔,扛不住所有风雨。
她合上药箱,语气不容拒绝:“强制休息一周。手机交出去,地址封存,所有事务由许念接管。”
“可是明天还有两场对接会,寻人名单里还有三个孩子没找到……”
“那就等你回来再找。”她说,“我不是让你放弃责任,是让你学会分配责任。许念不是替代你,她是替你守住阵地,等你回来。”
我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说什么。
第三天,张评估师召集核心组开会。
他站在投影前,身后是一张全新的任务流转图。
原本所有红线都汇聚在我名字上,如今却被彻底拆解:寻人线索归口许念,数据交叉验证由他亲自盯,舆情响应划给新提拔的两位骨干,就连资金审批也设置了双签机制。
他还拿出一份《紧急代班清单》,详细标注了每个人替补顺序和权限移交流程。
“以前我们靠林致远运转,”他说,“现在我们要让‘夜灯屋’脱离任何一个人也能亮着。”
会议室很安静。
有人低头记笔记,有人悄悄看我脸色。
我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心里某个地方松了。
原来被依赖久了,也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我开始休养,住进郊区一间小公寓,远离城区喧嚣。
头两天还不习惯,半夜醒来总摸手机,后来索性把它锁进柜子。
许念每天发一条语音摘要,不超过三分钟,讲进展、报平安,从不多问我在不在状态。
第七天傍晚,我站在窗前看晚霞,忽然意识到——我已经连续三天没有梦到过债务催收的短信,也没有在睡梦中惊醒查看求助消息。
我好像……真的停了下来。
而就在我准备出门散步时,门铃响了。
赵安全顾问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工具包,脸上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表情。
“最近天气不稳定,”他一边换鞋一边说,“我想看看你这儿的安全配置。”赵顾问在我家门口装了个无声报警器。
他蹲在门框侧边的墙角,工具包一打开,全是我不认识的小零件:微型传感器、磁吸接头、隐蔽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