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

第92章 博和托兵败逃走,石红玉参观鲁王府(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王凌在明末》最新章节。

石红玉从望远镜里看到东南方向红保兵的阵地被攻破,心急如焚,又不敢命令其他方向红保兵增援,因为一旦增援,兵力减少,又会出现新的缺口。

正准备让李师师的宣教师上去,“不到万不得已不得用宣教师打仗”这是王凌多次嘱咐她的话,所以石红玉一直未动用宣教师。忽见敌军后阵大乱,原来是城中周川部打开城门,率部攻打清兵后阵。

清兵大乱,石红玉也指挥向保兵发动总攻。

在周川和石红玉大军的两面夹击下,博和托部大败,但博和托、满坤还是利用大炮的掩护率两万余清兵冲出重围向邹县逃去。

最终周川和石红玉围歼了一万八千余清兵,其中俘虏了八千。

可以说这是一场大胜,加上遏必隆进城五千余人,总共歼灭了二万三千余清兵,生擒了清军先锋大将遏必隆。

美中不足的是博和托逃脱。

留下一部分兵力打扫战场不提。

石红玉、贾开宗、李师师、周川等将领率部进入兖州城。

知府邓藩锡、鲁王朱以派、滋阳郡王朱以奎、推官李昌期、兖州副将丁文明、监军参议王维新、滋阳知县郝芳声以及士绅范淑泰、范淑晋、范淑谦、樊吉人等一众官吏、王公、士绅列队迎接。

全城百姓亦是列于御街两旁载歌载舞、箪食壶浆迎接大军进城。

只有经历过死亡的考验的人们才知道生的珍贵,兖州城的官民人等在绝望中得以生还,自然是对大军感激涕零。

历史上清兵进城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四座城门放火烧毁三座。城内民房焚烧殆尽,百姓被杀无数。王维新、李昌期、丁文明在巷战中英勇就义,知府邓藩锡被俘后拒不投降被杀,滋阳知县郝芳声在力战中被杀,范家三兄弟在守城战中被杀……

鲁王府所受劫掠破坏严重。朱以派自缢后,妃妾及府中其他人被害者不计其数。长史俞起蛟竟率全家人二十三口一起自杀,滋阳郡王被俘后又被杀……

由于王凌的到来,扇动蝴蝶翅膀,历史出现了拐点,兖州城得以保全,这些人都活了下来。

大军从南城门进城北城门出城,城内只留下石红玉、贾开宗、周川、李师师等一众将领和护卫。

知府邓藩锡邀请石红玉等人前去府衙议事,石红玉正要欣然答应,贾开宗却抢道:“邓知府,听闻鲁王府建的金碧辉煌,阔的很,我等正要去拜见鲁王也好趁机参观一番。”

话音刚落,贾开宗便发现石红玉蕴怒的看着自己。

石红玉心道:“这贾开宗太没有礼貌了,还军师呢,谁大谁小也不知道,我还没发言,你着啥急呢?”

知府邓藩锡等一众官吏士绅更是在心中直骂:“这是谁?竟然对平虏将军如此不尊重,更可气的是,对鲁王也是极不恭敬。”

心中不满,这些官吏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毕竟人家是救命恩人,有些冒犯也忍了。

鲁王更是气得不行,脸上却堆满笑容道:“众位将军救命之恩,本王没齿难忘,岂有不应之理,诸位请王府就座。”

石红玉本想斥责贾开宗,听鲁王此言也就不再多言,对鲁王施礼道:“鲁王殿下!打扰了。”

众人便一起前去鲁王府议事。

(未完待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关于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王厚穿越三国,成为袁绍帐下第一毒士。他给袁绍献毒计十二策,十八路诸侯会盟,灭董卓,屯冀州,威震天下!官渡大战,他谏言毒计上中下三策,灭曹操,诛刘表,袁绍志大才疏,认为王厚毒计太毒,冀州之大,无他容身之地,逼得他投奔曹操帐下。此时,曹操正值赤壁大战前夕,面对袁绍二十万兵马,天崩开局。他在曹操帐下,屡献毒计!曹操军中爆发瘟疫,何解?王厚献计:用投石车投放到敌方阵营
隐居的鱼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老六权谋爽文。朱钧穿越到了大炎王朝,成了寄居侯府的庶人皇子。原本想着和侯府世子一起潇洒快活,哪曾想,这些皇子们一个个都不想放过他,都成庶人了,还是想要搞死他,没奈何,只能反击了!先拥兵自重吧!边疆练兵种田,回京搅风搞雨,出外征战四方,反正怎么爽怎么来,我是老六我怕谁!
老黄金兔
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
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
最重要的是:两人感情超级甜!!!世子:“我要的是一个大同盛世!”世子妃:“然后就天天拿我的钱!”七年前,秦国世子赢辰安被逼入大周王朝帝京为质从此,破奇案、清田亩、斗门阀……“既然礼崩乐坏,难道世子就不能是天子?”“百万秦军在手,你们应该没意见吧?”七年后,秦国终于动手,强攻要塞、掘断河流、威逼诸侯……“我掌握所有人的命运,包括天子。”“那我就撕开黑幕!”王朝诸国门阀世家皆被操纵,那就一起掀了它。
吃海鲜的小熊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
华夏风云人物传
华夏风云人物传
故事梗概华夏历史长河悠悠,自远古三皇五帝始,文明曙光初现。伏羲创八卦以启智,神农尝百草而救民,黄帝战蚩尤,部落遂合,华夏根基乃定,自此文明火种渐盛,绵延千载。夏启承禹业,废禅让而启世袭之朝,然夏桀荒淫无道,终致夏亡。商汤得伊尹贤佐,兴兵伐夏,建殷商之邦。伊尹佐多君,国势日隆。纣王继位,沉湎酒色,周武王应天顺人,在姜子牙等能臣辅佐下,兴兵牧野,商军倒戈,周室代兴。周公制礼作乐,明等级秩序,封诸侯以
司马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