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第207章 河工稽核初显威(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河工稽核司”的牌子,如同投入滚油锅的一瓢冷水,在淮安漕运衙门内外炸开了锅。

这块由巡漕御史李明亲笔题写、盖着鲜红钦差关防大印的木牌,就挂在漕运衙门西侧一间原本堆放杂物的偏厅门口。

牌子挂上的当天,偏厅里就多了七八张桌椅,坐着的人却泾渭分明。

一边是李明从京城带来的三位账房先生,个个戴着水晶眼镜,表情严肃,面前堆着小山般的账册算盘,眼神锐利得能穿透纸背。

另一边则是钱有礼捏着鼻子、万般不情愿地“推荐”来的几个地方吏员,缩手缩脚,眼神躲闪,如同被赶上架的鸭子。

领头的,正是李明抵达淮安时第一个“热情接待”他的那位——通判吴德庸。

此刻他脸上那标志性的假笑已经挂不住了,只剩下一片愁云惨雾。

他负责“协调”稽核工作,说白了,就是当个眼线兼灭火队员。

“李大人…这…这查账,是否从缓?历年账目浩如烟海,仓促之间…”吴德庸搓着手,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李明端坐主位,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眼皮都没抬:“吴通判,朝廷急务,岂容拖延?就从近三年的漕粮入库、工料采买、力工钱粮发放这三项开始。

京城来的三位先生精于算学,地方上的几位吏员熟悉旧例,正好互补。

十日之内,我要看到这三项核心账目的初步稽核结果。

账册,忠叔已带人去各库房调取了,想必…不会有什么‘遗失’吧?”

他最后一句轻飘飘的,目光却如实质般落在吴德庸脸上。

吴德庸冷汗“唰”就下来了,连连躬身:“不敢!不敢!下官这就去催!这就去催!”他几乎是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

查账的齿轮,在巨大的阻力下,终于强行转动起来。

起初几日,风平浪静。

地方吏员磨洋工,一问三不知。

京城账房则埋头苦算,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偏厅里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然而,当算盘声越来越密集,当京城账房眉头越皱越紧,当一张张写满疑问和计算草稿的纸张堆积起来时,暗流开始涌动。

稽核的焦点首先集中在力工钱粮发放上。

李明从京城带来的账房老赵,是个在户部清吏司干了三十年的老手,最擅长的就是揪“老鼠尾巴”。

他很快就从一堆看似正常的流水账里,发现了极其规律的“克扣”痕迹。

“大人请看,”老赵指着账册,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码头力工每日额定一百二十文,账上记载发放一百二十文。

但根据我们夜访码头所得,实际发放不足五十文者比比皆是!这中间的差额,去了哪里?”他翻到另一本关联账册,“再看这里,‘损耗钱’、‘风险钱’等名目支出,数额巨大,但去向模糊,经手人签押混乱,甚至多有代签!更荒谬的是,”他推了推眼镜,指着几行数字,“这‘损耗钱’的支出,竟与力工实际人数完全对不上!多报了近三成!”

证据凿凿!地方吏员中一个年轻些的书办,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又不敢说。

紧接着,工料采买的账目也被撕开了口子。

另一位账房先生老孙,指着几份采购石料、木料的单据,气得胡子直抖:“荒谬!简直荒谬!这采买的青条石,价格高出市价三倍有余!还有这‘上等松木’,账册记录是二十两银子一方,可据我们所知,市面上最好的楠木也不过十五两!更离奇的是,”他抽出一张单子,“这采购数量也明显虚高!码头七号仓去年维修,账上记载用了五百方条石,可那仓库满打满算,顶多用三百方!多出的两百方石头,难道被他们吃了不成?!”

地方吏员们头埋得更低了,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最重磅的炸弹,来自损耗记录的稽核。

老账房钱先生,沉默寡言,但心细如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