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第223章 内阁新制初议起(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乾清宫的龙涎香似乎也比往日更浓郁了几分。

皇帝斜倚在紫檀御榻上,略显疲惫地揉着眉心,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章如同连绵的山峦。

李承宗身着绯袍仙鹤补服,躬身立于下首,正将一份关于漕运新政全国推广筹备的条陈细细奏报。

“…故臣以为,推广之要,首在协调。

户部掌钱粮调度,工部司河工修缮,兵部辖运军护卫,漕督衙门总揽全局,更需地方有司通力配合。

然则,部堂之间,权责或有重叠,行文或有龃龉,地方呈报亦多辗转周折,恐误事机。

”李承宗声音沉稳,条理清晰,将筹备中遇到的部门壁垒与效率问题一一道来。

皇帝听着,眉头微锁。

漕运试点成功的喜悦犹在,但要将这柄革新之剑推向全国,其中牵扯的千头万绪、利益纠葛,远比一隅之地更为复杂。

案牍劳形,各部扯皮,这些沉疴痼疾,他深有体会。

“爱卿所言,切中要害。

”皇帝放下揉眉心的手,目光投向李承宗,“朕亦知政务繁巨,各部协调不易。

然则,祖宗成法,六部并立,各有职司,牵一发而动全身…爱卿可有良策,以解此困?”

时机到了!李承宗心中一动,面上却愈发恭谨。

他微微躬身,声音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郑重:

“陛下圣虑深远。祖宗成法,乃立国之基,自当恪守。然则,时移世易,政务之繁剧,远超开国之初。臣斗胆,有一浅见,或可稍解陛下案牍之劳,亦能增部院协调之效。”

“哦?讲来。”

皇帝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浓厚的兴趣。

“臣思之,”李承宗缓缓道,仿佛字字斟酌,“可否于陛下近前,择数位德高望重、深谙政务、且陛下素所信重之重臣,如殿阁大学士等,组成一常设之咨议、协理机构?名目或可称‘内阁’。”

“内阁?”皇帝眼中精光一闪,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

“正是。”

李承宗继续阐述,将李明当初的点子融入了更成熟的框架,“此内阁非分六部之权,实为陛下之臂膀。

其职责,可定为:一者,预闻机要,为陛下拾遗补阙,提供咨议;二者,协助陛下详阅、分类、票拟(初步处理意见)各部院及地方呈报之奏章,汰其冗繁,摘其要旨,附以条陈建议,使陛下览奏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三者,遇涉多部院之重大政务,如漕运推广、边镇粮饷、河工大计等,由内阁先行召集相关部堂会商,厘清权责,拟定方略,再行呈报御览。

如此,既可减轻陛下躬亲细务之辛劳,使龙体得以颐养,更能打通部院壁垒,提高政务流转之效,使圣意通达,政令畅行!”

李承宗一番话,如同在皇帝心中投下一块巨石!减轻案牍之劳?提高效率?协调部院?这每一条,都精准地戳中了这位勤政却也日渐感到力不从心的帝王内心最深处的需求!尤其是“票拟”与“会商”两点,简直是神来之笔!皇帝仿佛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奏章被梳理得井井有条,看到了各部尚书不再互相推诿扯皮,看到了自己能从繁冗的日常政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军国大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