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17章 监卫入宣,再出奇谋(二)(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朱有建这只想起昨晚的吩咐,微微点头,没再多言,随后目光落在王承恩呈上的木板上。

只见木板上贴着一方宣纸,上头墨线纵横交错,画得那叫一个潦草混乱,仿若被狂风席卷过的草丛,毫无章法,仿若顽童的涂鸦。

若不是事先知晓这是地图,旁人瞧了,保准以为是小儿瞎涂鸦之作,仿若毫无意义的乱笔。

山水线条勉强能看出些舆图的模样,其间还点缀着小元宝、草叶、三角旗之类的图案,小元宝画得歪歪扭扭,似是随意洒落,仿若散财童子的恶作剧;

草叶仿若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毫无生气,仿若衰败的枯草;

三角旗也是大小不一,颜色暗沉,仿若褪色的战旗。

朱有建不禁抬眼看向王承恩,眼神中满是赞赏:

这家伙,还真是个人才!

在这乱世之中,能如此领会自己的意图,把这看似荒唐的事儿办得恰到好处,也实属不易,仿若发现了稀世珍宝。

御书房内静谧祥和,难得今日有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仿若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披在屋内,仿若佛光普照。

朱有建寻了个避风的角落,抱着茶壶,惬意地晒着太阳。

阴历三月,本应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可也不知为何,这京城的大气中依旧透着几分寒意,仿若这末世的悲凉渗透进了每一寸空气,仿若寒冬残留的余威。

对于大明末期小冰河时期的事儿,朱有建是一知半解,前世听专家们念叨全球变暖,可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却冷得刺骨,那些所谓的术语,他向来是不信的。

如今穿越到这儿,有闲工夫晒太阳,自然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惬意,仿若只有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才能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仿若在沙漠中寻到绿洲。

王承恩在一旁看着慵懒闲适的崇祯皇帝,心里头既新奇又有些感慨。

皇上这性情大变,疯魔成这般模样,虽说不知是福是祸,但至少此刻瞧着,心情还算舒畅。

作为贴身太监,主子高兴,他自然也跟着高兴,仿若主子的喜怒哀乐就是他的全部,仿若忠诚的影子。

他静静地站在一旁,偶尔为朱有建添添茶,动作轻柔,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仿若守护着稀世珍宝。

随着禁卫将那潦草的地图临摹后,找借口回家汇报,勋贵集团顿时炸开了锅。

别瞧朱有建看得糊涂,在这些个武勋眼里,那可是门儿清。

他们平日里绘制军事草图,比这还潦草随意呢,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有时间精雕细琢,所以王承恩这幅“大作”,在他们眼中与正规地图无异,仿若行家眼中的真迹。

至于上头的小元宝、草叶,他们一眼就看穿,那分明就是金银财宝与粮草的暗记,小旗子代表驻军,仿若看透了隐藏密码。

这些人精,居然还能凭借图案大小,大致判断出驻军数量、财宝粮草多寡,仿若独具慧眼的鉴宝师。

王承恩手头有番子的情报,图上自然是真真假假,还有些猜测的部分,画得模棱两可,划掉又添上的痕迹清晰可见,但大致轮廓还是能瞧出来,仿若神秘的藏宝图。

武勋们一合计,心里就犯起了嘀咕:

皇帝这是想独吞啊,摆明了不带咱们玩儿。

番子人数众多,实力又强,如今还有大杀器和连弩,皇帝自然是向着东厂,连锦衣卫都被晾在一边。

他们深知禁卫军大多是各家勋贵的子侄,这事儿根本瞒不住。

于是,名帖纷飞,不多时,众人便齐聚在成国公府,仿若风云汇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