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73章 前承美食,后思国策(四)(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想象一下,日后街头巷尾的男男女女,都能轻洒几滴香水,香气萦绕,为生活增添几分浪漫与精致,那场面,想想都让人觉得美好。

还有那玻璃镜,朱有建此前曾问询过王承恩,知晓它是由琉璃精心吹制而成。

工序繁琐得如同编织一张细密的大网,而后还要贴上锡箔、灌入水银。

这般繁杂工序下来,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价格昂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尺寸还难以做大,难以满足人们多样的需求。

但朱有建很清楚,玻璃其实制作很简单,但是又不能大量制造,会影响价格,得用来赚地主老财的钱,得以琉璃为基础,想办法维持一个平衡。

据说眼镜也已出现,用水晶和琉璃制作,能帮人看清眼前模糊的世界,使用效果还不错,这也让朱有建看到了商机。

虽说商铺经营诸事繁杂,如同乱麻一般,需要一一梳理,但朱有建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当务之急,是先把当下大明市面上各类货品的情况摸清楚,像是品质优劣,究竟是美玉还是顽石;

价格高低,是否亲民实惠;还有市场需求的多寡等等,这些都是决定商业成败的关键要素,必须了然于心。

至于太监宫女后续的招募问题,朱有建也在脑海中盘桓思索,有了些初步的念头。

他深知,此事关乎民生,关乎宫廷运转,不可草率行事,绝不能给老百姓徒增负担,让本就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

所以暂且将这些想法搁置一旁,如同把珍贵的种子收藏起来,打算等时机成熟、考虑周全之后再做定夺,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万无一失。

瞧这朱有建,一路走来,脑海里跟走马灯似的,想了诸多林林总总的事宜。

可实际上呢,细细一琢磨,除了最开始那件事——如何让大明子民安居乐业,是实实在在、掏心窝子地着眼于百姓福祉之外,其余的大多属于商业开拓、工艺改良之类的谋划。

要知道,让天下百姓吃饱饭,这可是历朝历代那些励精图治、心怀天下的皇帝们,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想要攻克的头等大事。

就拿那威名赫赫的贞观年间来说,李世民雄才大略,开创了大唐盛世的赫赫威名,本以为在这太平盛世之下,百姓皆能衣食无忧,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

可谁曾想,就在浙江地区,竟有一位女子,仿若一把利剑,平地而起,揭竿而起,率领着当地百姓发动起义。

虽说她手底下起初不过寥寥数千人,可那响应者却如同滚雪球一般,多达数万人,声势浩大得惊人。

这位女子更是史上首位称女帝之人,一时间,风云变色,震动朝野。

待到朝廷大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其剿灭之后,李世民才如梦初醒,惊觉原来在这盛世的表象之下,还有诸多百姓仍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生活艰难得如同在苦海里浮沉。

为此,他痛心疾首,茶不思饭不想,反复思索究竟怎样才能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吃饱饭,让大唐的光辉真正普照每一个角落。

此后,诸多王朝更迭,一代又一代的君王们也都在这个难题上绞尽脑汁,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却始终难以找到那能让百姓吃饱饭的万全之策。

朱有建如今同样站在了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这个棘手至极的问题,他苦思冥想之后,决定剑走偏锋:

既然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仿若一道深深的沟壑,难以填平,难以调和,那不妨就将问题抛给地主,让他们自行解决。

倘若他们解决不了,那时才轮到朱有建出面收拾残局,以朝廷的威严和智慧,力挽狂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