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318章 清廷内乱,遁走朝鲜(二)(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洪承畴突然向前半步,枯瘦的手指重重叩在案上的舆图:

"大汗,携家眷行军如负千钧,必成累赘。"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压低嗓音:

"可在空营设下天罗地网——帐内埋下连环地雷;

帐外铺满火药引线,待追兵入营触发机关,烈焰火海必将他们吞灭。

只要敌军折损,我军便能从容撤离!"

这番毒计惊得帐内众人倒抽冷气,多尔衮却抚掌大笑,眼中杀意翻涌:

"好!好个瓮中捉鳖之计!洪爱卿不愧是智谋如海!"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寒光一闪劈在案角:

"就依此计,让那些妄想取我性命的人,尝尝粉身碎骨的滋味!"

话音未落,帐外狂风骤起,卷着砂砾扑打营帐,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降临。

未时三刻,骄阳如血。

多尔衮身披玄色大氅,在亲兵簇拥下纵马冲出盛京城。

马蹄踏碎一地金芒,扬起的尘土中,正白旗的鹰旗猎猎作响。

沿途各城守将望着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未敢发一言——

多尔衮的令旨便是盛京的天,谁敢阻拦?

包衣奴们噤若寒蝉,海西女真将领们面面相觑,在他们眼里,这场权力漩涡中的厮杀,远不是他们能插手的纷争。

三王发出的告诸族书,此刻还在驿站间辗转传递。

那些印着朱砂王印的文书,只有部落首领才有资格拆阅,根本来不及传到盛京之外的城关。

三王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骁勇善战的多尔衮,竟连半分抵抗都无,带着正白旗拔腿就跑。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竟舍弃建州故地,反而朝着定辽、盖州方向疾驰——

谁能料到,这位野心勃勃的王爷,竟要渡过鸭绿江,直取朝鲜!

暮色渐浓,队伍中范文程与洪承畴并辔而行。

这两人一个善谋,一个善断,曾是大明庙堂上的肱骨之臣,如今却成了多尔衮帐下的"卧龙凤雏"。

他们背弃故国时眼都不眨,如今跟着新主远走他乡,更是毫无犹豫。

在他们看来,只要跟着能成大事的主子,所谓"背叛"不过是成王败寇的戏言。

夜风中,多尔衮回头望向盛京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场逃亡,或许正是他东山再起的开端。

暮色浸透盛京残营时,代善等人踹开营帐的瞬间,死神的狞笑已蛰伏在每个角落。

洪承畴那手学自明军的毒计,此刻化作最阴毒的獠牙——

炸药堆上层层叠叠铺着研磨成粉的乌头、砒霜,连长白山特有的见血封喉草都被碾成齑粉;

营房四壁暗藏装满茱萸、辣椒的皮囊,只要热气一蒸,辛辣刺鼻的粉末便如雾霭弥漫。

"轰隆!"

地雷炸开的刹那,火光裹挟着毒粉冲天而起。

代善瞳孔骤缩,还未及拔刀便被呛得涕泪横流,喉间泛起铁锈味;

济尔哈朗挥刀劈开气浪,却吸入满嘴毒烟,剧烈咳嗽震得铠甲作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