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545章 云南聚兵,土司众相(四)(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前两任黔国公荒淫无道,练出来的兵都是些只会欺压百姓的酒囊饭袋。

这些年他想重整旗鼓,却架不住优柔寡断的性子,连沐家内部的旁支都没拧成一股绳,更别说号令土司了。

看着首领们或低头沉默、或满脸不屑的模样,吴兆文终于明白,这道圣旨怕是要成一纸空文。

昆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五十万两银票的虚影上,却暖不透这西南边疆的人心,更暖不了这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

这些年若不是吴兆文与吴文瀛这“二吴”在旁护持,黔国公府早被沐家那些虎视眈眈的支脉掀翻了。

当年宋夫人能狠下心毒死作乱的儿子沐启元,却压不住盘根错节的沐家分支,只能把这烂摊子丢给十岁的沐天波——

一个孩子哪镇得住场面?

沐天波性子犹豫,正是被这步步惊心的环境磨出来的,但凡手里有支能打的卫队,也不至于前怕狼后怕虎,连自家府宅都护得吃力。

云南巡抚的卫队早被沐启元当年的内耗折腾光了,吴兆文初到云南时,别说卫兵,连像样的衙役都凑不齐。

后来还是吴文瀛入滇时带来三十名巡按卫队,才算勉强压住阵脚,到如今好不容易撑出三百人的规模,却连维持省城秩序都捉襟见肘。

千里之外的大古喇宣慰司主寨里,烟雾缭绕的竹楼中也聚着一群人。

小古喇司、底板司、八家塔司,还有底马撒、底兀喇等宣慰司的首领围坐火塘,手里捏着黔国公府发来的文书,个个脸色像吞了苍蝇般难看。

“大明一百年都没管过咱们,现在突然发文书来,到底安的什么心?”

有人把文书往地上一摔,

“还说让咱们出兵?

以为咱们过得很好?

好个屁!”

永乐朝时,他们是雄踞一方的王国,辖地千里、人丁兴旺;

可自嘉靖朝朝廷放弃西南边疆后,德里苏丹国就像饿狼般扑来,年年压榨贡赋,步步蚕食族地。

大明朝廷作壁上观,他们降不甘心,战又打不过,硬生生被挤到崇山峻岭里苟活;

从鼎盛时的一百二十万户,凋敝到如今只剩二十万户,连孩子都知道“出山就是死”。

莫卧儿人灭了德里苏丹,又东征吞了孟加拉苏丹国,他们是躲在深山里才捡回一条命。

如今大明竟要他们出兵收复孟加拉?

“咱们要是有这本事,还躲在山里喝露水?”

底马撒宣慰司的女首领拍着膝盖叹气,古铜色的脸上满是忧虑,

“西边是莫卧儿人的铁骑,东边是东吁人的刀枪,咱们夹在中间,能做什么?”

底兀喇宣慰司的首领是个瘦小的中年汉子,光脚踩在泥地上,眼神却透着点希冀:

“说不定……大明是想重新管咱们了?

要不咱们试着做点什么?”

他摩挲着文书上“大明”两个字,那是他们藏在心里百年的念想——

只有记住自己是明人,才能偶尔想起祖先也曾有过扬眉吐气的日子。

大古喇宣慰司的年轻首领啃着芒果,果肉沾了满脸,眼神却空荡荡的:

“祖先的荣光……到底是啥样的?”

火塘里的木柴噼啪作响,映着满室的沉默。

他们以明人自居,却早被朝廷遗忘;

想抓住这道突然飞来的圣旨,又怕这是场更致命的灾祸。

山风穿过竹楼缝隙,带着远处野兽的嚎叫,像极了他们这些边缘族群的命运——

在绝望里盼着微光,又在微光里怕着更深的黑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