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575章 海师旗舰,朝堂的事(四)(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但他并不像崇祯那样破罐子破摔,而是学起了“昏君”的松弛姿态:

御史台要集体辞职?

那就由他们去;

国子监闹事?

直接裁撤;

内阁不管事?

那就继续晾着。

朝堂上的官,谁当不是当?

反正大明的天下,自有它自己的运转方式。

至于皇宫可能被渗透的隐患,他偏要赌这一把:

谁更有钱?

宫里人好吃好喝地供着,干得好能入功勋台、光宗耀祖;

真要搞死他这个皇帝,谁还能给他们这份荣耀?

何况如今中枢已经移到西苑,核心班子都是跟着他一路拼过来的心腹,想渗透?

没那么容易!

东林党背后的金主早已传信多次,隐晦地提出“这个皇帝不能留”,可朝堂上没谁真敢动这个心思。

如今大家靠着土地置换政策,手里握着大片良田,名下工坊更是开得红红火火,财富超过那些金主不过是时间问题。

谁愿意冒着风险除掉皇帝,回头再恢复过去看金主脸色、受党派裹挟的日子?

得益于土地置换,不少官员早已彻底摆脱江南东林党的控制,连那些铁杆东林党集中的御史台,也成了昨日黄花,再无往日呼风唤雨的能耐。

加上内阁的两台阁大臣本就与东林党不对付,自然不会帮他们站台;

钱谦益虽与东林党藕断丝连,却属浙党,犯不着为别家冲锋陷阵;

马士英倒是有兴风作浪的本事,可没有圣旨召他回京,估计老死在徐州都不会有人过问。

东林新秀虽多,却卡在“无位可升”的尴尬里——

乾德年号用了八个月,没动过任何官员的职位,既不升职也不降职,想晋升都找不到空缺。

朝会成了打卡走过场,讨论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琐事;

没人敢提让皇帝回紫禁城,大家伙心照不宣地维持着西苑理政的安稳。

偶尔有人闹点不愉快,皇帝也只是默默记在小抄上,从不当场追究,可下次议事时,这人保准会掉进上次的坑里,吃了亏还说不出理。

正月那次大朝会的风波,就这么不了了之——

官员不提,皇帝也不问,仿佛从未发生过。

谁要是敢嘴瓢提一句,保准被同僚偷偷掐死都没人同情。

如今的局面倒有点像隆庆年间:

隆庆帝躺平是因为懒,却信重能臣,才有了“隆庆之治”;

可这位乾德皇帝却让人看不透——

他没有特别信重的大臣,也没有明确厌恶的臣子,大事小事全凭乾纲独断,朝堂上却没人能指摘他的不是。

究其根本,是大家伙压根不知道他私下干了啥:

轨车铺到了哪里、棱堡建得如何、“快应队”又打了什么仗……

这些核心事务从不在朝堂公开,官员们连批评的靶子都找不到,只能乖乖维持着这份诡异的平静。

比如这次对关外用兵,简直透着股“悄无声息”的魔幻——

压根没走兵部流程,没调动各地总兵,更没公开募兵调兵,就这么静悄悄地把事办了,还办得异常成功,直接把清国鞑子给灭了。

事后有没有战报都一样,大臣们看着捷报都恍惚:

“这就成了?

实在没法信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