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684章 西北形势,屯驻军户(三)(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更有人凑在一起暗自嘀咕:

统领不光决断力差,还不愿培养助手——

这么些日子,营里大小事都攥在他自己手里,底下人想帮着分担都没机会。

要是换个精明点的人来当统领,早把勘察地形、分析敌情的活儿分下去了,哪会像现在这样,一点小事就搞得兴师动众。

他们不知道,朱有建早为瀚海防线定下了章程:

要设六座卫级棱堡,南北两端各立一座,东西狭长地带再各布两座,连山地能挡风雪、冻土难攻的利弊都算得明明白白。

旁人不清楚瀚海藏着山脉,朱有建心里却有数——

早年他看过一部讲图瓦人的纪录片,记得那些图瓦人自认是中国人,只可惜后来蒙古独立,他们夹在蒙古与俄罗斯之间,最后不得已成了俄罗斯公民。

也正因这份记忆,他特意把北端的棱堡定在了山脉河谷里:

既借河谷地形挡住冰原的寒风,又能扼住进出冰原的唯一要道,守得万无一失。

可方正化一开始没摸透这层心思,对着皇帝给的舆图翻来覆去琢磨,指尖把纸边都搓得起了毛,愁得连饭都吃不下——

他总觉得圣皇定的位置“太偏”,离先前选的环流地带有段距离,没琢磨透河谷的好处。

直到麾下参军拿了张细绘的草图来,照着舆图把山势起伏、河谷走向一笔笔描清楚,标出“河谷挡寒风”“扼守冰原要道”的注解,他才猛地拍了下大腿,巴掌把桌案震得响:

“原来如此!

圣皇这布局,真是绝了!”

当即对着京城方向拱手躬身,心里对朱有建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怪自己先前没看透其中门道。

其实这愁本是他自找的。

负责搭建棱堡的建工队长柳长柱,早带着工匠们在北端山谷里立好了棱堡框架,连地基的深度、墙砖的用量都算得明明白白,西岸的选址也勘测得妥妥当当,只等他一声令下就能动工。

方正化这番“瞎操心”,柳长柱全看在眼里,心里早憋了一肚子无语——

可方正化是总领,比他高三个品级,他哪敢说半个“不”字?

只能每次都点头应着“总领考虑周全”,背地里却偷偷催工匠加快准备,心里只盼着这位总领赶紧接了回京的旨意,别再在选址上纠结,耽误了工期。

没人知道,乾德皇帝朱有建心里早布了一盘大棋——

控制瀚海只是第一步。

他计划里,南端的棱堡要做哈喇和林的卫堡,往后还要顺着这个点往南铺轨建堡,从瀚海南端一直到黄河北套,至少得立三十六座通轨棱堡。

这些棱堡不只是防敌的据点,更要串起轨车线路,最后织成一个大循环:

一头连着科尔沁草原的马场,一头接着建州、辽州的粮区,再顺着山海关牵到京城,把北疆的兵、粮、物资全通过轨车运到中枢,彻底打通北疆到京城的脉络,让整个北方防线连得像铁板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