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第32章 汝可愿拜吾为义父(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另,平前日攻破了两个坞堡,收获些许粮秣,愿赠粮千石,助我等共破曹兵。"

杨平知道吕布轻骑突击,肯定缺粮,自己这批粮草那是不得不出,但绝对不能是被动的出,而应该是占据主动后,再给。

本来听到杨平准备管自己手下一顿饭,吕布心中还道杨平小气。

这一听杨平准备赠一千石粮食,立马又觉得眼前这少年郎大气,于是再次拱手道:"如此就多谢杨都督了。"

于是,杨平和吕布共乘一马,赶到北城门前。杨平交代城上的亲卫,让他们赶紧去准备200余人的饭食,同时给200多匹马准备好饲料,准备好后全部送到南城门。

然后,杨平就坐着吕布的马,领着200余骑兵,踏着地面还算干爽的土路,缓缓来到了南城门。

而此时的南城门,刚好回来了大批人马。这是军团司马钟矛带领的收尾部队——经过这两天的搬运,郑家和陈家两个坞堡真真正正只剩下地基了。

与吕布同乘一骑,让杨平感觉极为不适。

他这个一米六多点的瘦小男人,坐在身高两米多的吕布身前,实在是有点小鸟依人——太他娘的辣眼睛了。

为了缓解这种尴尬,杨平不断地给吕布扯着天下大事,从曹操到刘备再到袁绍、刘表,反正就是利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强行在吕布面前装逼,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见识渊博、见识广泛的智谋之士。

短短两里地,就让吕布对杨平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感觉这位已经隐隐有些超越陈宫了。

汉朝人只吃两顿饭,所以此时正是汉朝人吃晚饭的时候。杨平的部队是三顿饭,此时还没到饭点。

不过,杨平几百名炊事兵同时动手,再加上晚饭的材料已经备齐,给200多人整治饭食,也不过是抬手之间的事。

杨平和吕布坐在颍河岸边,还没聊上多久,诱人的饭香便从北边传过来。

为了给吕布手下这帮骑兵们留个好印象,一个个陶釜里边装的炖菜多少都飘了些肉片,

一个个松软的黑色馒头更是让这些没吃过的骑兵们狼吞虎咽。

浓稠的小米粥量大管够,直让这帮骑兵们一个个吃得肚圆。

杨平和吕布的吃食和那些骑兵们并无区别,只是炖菜里边的肉更多一点,而且还有一坛子黄酒。

汉朝实行分餐制,接待吕布,杨平也入乡随俗。不同的是,杨平这边叫来了近卫旅副旅长郑春作陪,吕布这边是跟他而来的侯成作陪。

炖菜和小米粥并无新意,只是那松软的馒头确实对了吕布的胃口——两盘子、十个拳头大的馒头轻松被吕布报销掉。

杨平将自己桌上的那盘馒头亲自送到吕布面前,说道:"温侯回营时,平配一伍庖厨,带着馒头的配方随温侯去版梁大营,可否?"

咽下口中食物,吕布这才拱手道谢:"此物正合吾之胃口,如此多谢了。"

虽然吃食简单,但有杨平这位前保险销售人员调节气氛,一顿饭吃的主宾尽欢。

只是席间,吕布再也未提郝萌,侯成也是识趣的。

饭后,天色将暗,吕布向杨平道别:"某回营之后,即刻安排骑兵四出,定将曹军斥候消灭一空,断绝许县内外交通。

另派一支精骑往兖州方向探查曹军运粮之兵,若得消息,定当截杀之!"

话说一半,吕布就停下了。

杨平适时地拱手行礼道:"温侯,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午时前,平定当将1000石粮食送至版梁大营。"

吕布这才拱手道谢,然后说道:"明日午后,某将率主力骑兵即刻东返,与曹性等会合后,等待曹军出兖州,于野战中歼灭之。

届时,曹阿瞒于许县之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定会弃城而逃。

杨都督便可出兵拖延一二,待某领大军回还,定将曹军杀个片甲不留!"

杨平真诚地称赞道:"有温侯出马,此战曹操必败矣。"

借着夕阳的余晖,吕布看着眼前这位清瘦而自信的少年郎,一句话不禁脱口而出:

"汝可愿拜吾为义父耶?"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秦明穿越大周,成为了一名猎户,深山打猎肉满仓,领着全村奔小康,在这充满了战乱,饥荒,苛捐杂税的乱世,秦明却一步步站上了皇城之巅……
刀削面加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架空历史+权谋诡辩+甜过初恋!不可能,押寨夫人是女帝?她不是山贼吗?绝对不可能,二夫人是魔头?她不是侠女吗?万万不可能,三夫人是敌国公主?还说要吊死我?美人如玉,轻声腻语,温柔似刀:小成子,没有什么不可能。小成子,这天下送你可好?
我是踏脚石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关于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李客,原本只是一名在职场中饱受摧残的普通打工人。却意外,进入到了大唐贞观初期,李世民庶长子“李恪的身体里。继承了杨隋与李唐、独孤氏三大世家的血脉,同时还是两大王朝融合帝脉的拥有者。他要怎么面对一水的顶级文臣武将。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世民,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还好,拥有金手指的他,对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看他如何灭突厥,克吐蕃,攻薛延陀,击败高句丽。这
才拥佳人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撤出洪湖的红三军,由川入黔,在黔东创建了以印江为中心的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本书根据部分史料加走访撰写而成。
南岳清水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