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第36章 曹操教子(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不能满足或损害其利益时,这些世家就会弃我等而去。

就如前时,为父杀了一个目无法纪、作恶多端的世家子边让,兖州世家便纷纷背我而去,迎吕布占兖州,为父辛苦所创之基业差点毁于一旦。

吾儿且记,世家乃是最靠不住的。"

曹昂也是标准世家子出身,曹操这话虽然他不愿承认,但也不会自欺欺人,于是躬身行礼表示受教。

看着情绪有些低落的曹昂,曹操哈哈一笑:"我儿当助为父成就大业,不可颓废啊!"

夏侯惇也拍了拍曹昂的肩膀:"子修,当自勉之!"

在两位长辈鼓励下,曹昂心中瞬间充满斗志。

第二天清早,得知从昨夜下半夜就开始飘起蒙蒙细雨、现在雨势已渐大的曹操,忽然哈哈大笑。

众将不解,曹操指着东面说道:"此乃天助我也!春雨阵阵,地面泥泞,虽不利于我部步卒前行,但对骑兵而言更是寸步难行。

此番我等回归兖州,必将是一番坦途也。"

毛玠出列请命道:"主公,可否待雨势稍歇再命将士们启程?末将怕雨后将士们生病。"

曹操面色一变,不容置疑地说道:"传令各营即刻拔营北上,如有拖延者军法从事!"

诸将轰然应诺。

曹操这才解释道:"夫战阵之道,当有轻重缓急。

我等粮草不济,士气不旺,又有吕布虎狼之师将至,若不趁天时助我,逃离樊笼,待雨稍歇时,利于我更利于敌。

至于士兵淋雨染病者,两害权衡取其轻。"

众将表示受教了。

于是,在雾蒙蒙的风雨中,驻扎许县城外的三个大营以及城中的曹军,丢弃了车辆,每位士兵携带三天口粮,抬着帐篷,赤着脚开始向北方缓缓而行。

这一日,春雨时停时下,地面也不算太泥泞,一万多人倒也行进了三十多里。

曹军北归,刚开始还有大雨掩护,张辽派出的斥候也略有懈怠,没有及时发现曹。

直至午后时,才发觉曹军营寨已人去楼空,有胆大的进入许县城内探查,发现城内已无曹军。

于是一面顺着曹军在路上留下的痕迹向北追去,一面通报张辽知晓。

张辽一听曹操撤军,心中也是感慨一句"曹操真乃果决之人也",一面集合骑兵准备追击,一面派人快马通报临颍城内杨平知晓。

此时的杨平,刚刚检阅完换装后的教导旅。

至于为什么在雨中检阅,杨平也想试试自己设计的这套作战服防水性能。

结果士兵们反响较好:除了胳膊和腿上被雨水溅湿外,上身部分因为有宽大帽檐遮雨,竟然还比较干爽。

在接到张辽的通报后,杨平一时间也有些无语:"当初我守临颍城,下了大雨,老天帮了我的忙;

现在曹操撤军又下春雨,等于是帮了曹操的忙。

怎么办?这要是放曹操带着精华尚存的一万五千多士兵返回兖州,以他的能耐,不久后就能再次发展壮大,留着就是个麻烦。"

杨平迅速在脑海中寻找对策,一遍遍观想着中原地区的地图。

脑中盘算的数种方案都被他否决,直到意识有些模糊时,目光仍锁定在那条东西走向的大河上。

杨平甩了甩脑袋,让超负荷运转的大脑休息一下,回到县衙的二堂——这里是自己的作战室。

杨平仔细地观察地图:自己驻临颍城到黄河岸边约有两百里。

根据张辽通报,曹军应是向北而去,准备绕道从黄河南岸,再东进返回兖州。

那如果我也率部向北,应该能将曹军堵截在黄河岸边,待吕布军过来后,就能将曹操这支疲惫之师彻底歼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秦明穿越大周,成为了一名猎户,深山打猎肉满仓,领着全村奔小康,在这充满了战乱,饥荒,苛捐杂税的乱世,秦明却一步步站上了皇城之巅……
刀削面加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架空历史+权谋诡辩+甜过初恋!不可能,押寨夫人是女帝?她不是山贼吗?绝对不可能,二夫人是魔头?她不是侠女吗?万万不可能,三夫人是敌国公主?还说要吊死我?美人如玉,轻声腻语,温柔似刀:小成子,没有什么不可能。小成子,这天下送你可好?
我是踏脚石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关于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李客,原本只是一名在职场中饱受摧残的普通打工人。却意外,进入到了大唐贞观初期,李世民庶长子“李恪的身体里。继承了杨隋与李唐、独孤氏三大世家的血脉,同时还是两大王朝融合帝脉的拥有者。他要怎么面对一水的顶级文臣武将。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世民,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还好,拥有金手指的他,对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看他如何灭突厥,克吐蕃,攻薛延陀,击败高句丽。这
才拥佳人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撤出洪湖的红三军,由川入黔,在黔东创建了以印江为中心的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本书根据部分史料加走访撰写而成。
南岳清水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