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最新章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莫晓依又特意去了两次“膳时记”。
一次是独自前往,安静地享用了一份佛手柑炖乳鸽套餐。
另一次则是项目阶段性汇报后,带着一丝庆祝的意味,再次约上了周琴琴。
每一次光顾,她都感觉睡眠质量有进一步的、细微的提升。
那种深层次的、由内而外的放松感愈发明显。
连长期面对电脑导致的肩颈僵硬似乎都缓和了些。
她开始真正期待在这家小店的用餐时光,那盅汤成了她忙碌奔波中一个安心的慰藉。
就在莫晓依出差结束,准备离开这座城市的前一天。
她特意提早下班,想再去喝一次。
没想到,刚到店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队伍从店内一直排到了街角,人气远比她前两次来时还要火爆。
许多陌生的面孔正在一边排队一边兴奋地拍照打卡。
手机屏幕的光,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期待的脸。
显然“膳时记”的新品凭借实实在在的口碑,成功吸引了年轻客群,引发了打卡热潮。
莫晓依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里莫名生出一丝与有荣焉的欣慰。
她也拿出手机,拍下了店门口排起长龙的景象。
这与她平时朋友圈只发清一色的行业资讯跟项目合作推广的作风明显不符。
莫晓依还特别配文道:“离城前的仪式感。感谢这家小店,用一碗好汤治愈了连续加班的疲惫。‘膳时记’,值得排队一家宝藏店!”
她特意定位了店铺地址。
这条极其罕见的、分享生活状态的朋友圈,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中,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平时只见她发工作内容的客户、同事和朋友纷纷惊讶的留言。
“晓依你被盗号了?”——前同事的评论三秒内弹出。
“求定位!我们组刚熬完通宵急需回血!”——合作公司的项目经理秒速私信。
“照片右下角那盅汤看起来绝了!”——连常年潜水的美编都冒了泡。
莫晓依没想到,这条朋友圈也被远在老家、平时不太上网的妈妈看到了。
莫妈妈生活在县城,休息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和邻居姐妹们跳广场舞。
她看到女儿发的“药膳”、“治愈”等字眼时,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起了前几天跳舞时,领舞的张大姐聊起的八卦。
说是现在有不少骗子,打着“古方药膳”、“高科技养生”的旗号,其实卖的就是普通的保健品,吹得天花乱坠,专门骗年轻人花大价钱买,吃了根本没效果,还可能吃坏身子。
莫妈妈越想越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外打拼本来就不容易,可别被人骗了还搞坏了身体!
她赶紧一个电话打了过去,语气焦急地问道:“依依啊,你朋友圈发的那是什么药膳啊?靠不靠谱啊?千万别乱吃东西!我听说现在很多那种东西都是骗人的,贵还没用!”
莫晓依接到电话,听着母亲在那头充满担忧的、略带唠叨的质疑,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不久前坚持“药膳都是智商税”的自己。
她不由得笑了起来,耐心地解释道:“妈,您放心。这家店很正规,不是您想的那种保健品。是真材实料慢慢炖出来的汤,我喝了几天,睡眠真的好了很多,精神也好多了。”
为了让母亲彻底安心,她接着说:“等我这个项目忙完,我就回家看您,亲自带您去尝尝,您亲眼看看总放心了吧?”
莫妈妈将信将疑,但听女儿语气轻松笃定,稍微松了口气,却还是不太放心。
挂了电话,她想了想,又找出女儿好朋友周琴琴的微信,发了条信息过去:“琴琴啊,我是晓依妈妈。阿姨想问问,依依最近去喝的那个什么汤,到底是怎么回事呀?真的没问题吗?阿姨怕她上当。”
巧合的是,周琴琴此刻正和莫晓依在一起,两人刚吃完“告别餐”。
周琴琴看到消息,忍不住噗嗤一笑,直接把手机递给莫晓依看,然后悄悄举起手机,拍了一张莫晓依站在“膳时记”门口的照片。
照片上的人气色红润、笑容自然。
她给莫妈妈发了过去,还留言道:“阿姨您看!晓依好着呢!我们刚吃完,这家店可火了,要排长队,都是真材实料的好东西,我也常喝,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莫晓依看着妈妈这“迂回调查”的行为,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但更多的是一股暖流涌过。
这种被亲人时刻惦记、哪怕方式有点“笨拙”的关怀,让她倍感温暖。
虽然对母亲这种不信任的行为也让人有点小小的“生气”,但心底涌起的更多是被人深深牵挂的幸福感。
这份来自家庭的温暖牵挂,以及“膳时记”带来的切实改善,都成了她努力工作的动力。
她下定决心,要加快推进手里的项目,争取早日圆满结束,回家乡看看妈妈,也让她亲眼见证自己的变化,彻底安心。
......
另一边,跟徐有亮打赌的袁彬,在光顾了几次“膳时记”,认真品尝了佛手柑玫瑰炖乳鸽后,身体也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脸上,那层长期笼罩的、仿佛洗不掉的疲惫感淡了许多,脸色不再是灰暗的,而是透出了一点健康的红润。
甚至连他自己都感觉,以往到了下午就昏沉沉的脑袋,现在都清明了不少。
这种积极的变化很快被周围的人察觉。
他的直属领导在一次项目会议后,特意留下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袁彬,最近状态不错啊,效率高,思路也清晰,保持下去!”
就连一位合作多年的难缠老客户,在最近一次会面后也半开玩笑地说:“袁总,最近是有什么喜事?感觉你整个人都舒展了,不像以前总皱着个眉头,看着都替你累得慌。”
这些来自外界的正面反馈,让袁彬彻底折服。
他心中那点因为赌约而残存的别扭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膳时记”满满的感激。
“这哪里是药膳,简直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与此同时,群里那些全程“围观”了这场赌约的群友们,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