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稽粥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中又惊又怒。他挥舞着弯刀,拼命厮杀,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可秦军士兵个个奋勇,毫不退缩。一名秦军士兵手持长矛,朝着稽粥刺来。稽粥侧身躲过,反手一刀,将那名秦军士兵砍落马下。可不等他喘息,又有几名秦军士兵围了上来。
蒙恬看到稽粥,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催马冲向稽粥,手中的长剑直刺稽粥的胸口。稽粥连忙举刀格挡,“当”的一声,火花四溅。蒙恬手臂微微一麻,他没想到稽粥的力气竟然这么大。
两人你来我往,在马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蒙恬的剑法沉稳有力,招招直指稽粥的要害;稽粥的刀法则凶猛凌厉,每一刀都带着一股狠劲。两人打了十几个回合,依旧难分胜负。
就在这时,王离率领一部分秦军士兵从山崖上下来,加入了战斗。他们朝着稽粥的方向冲去,想要协助蒙恬。稽粥见状,心中大惊,他知道自己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他虚晃一刀,逼退蒙恬,然后催马朝着谷中深处跑去。
蒙恬哪里肯放过他,立刻率军追赶。稽粥一路狂奔,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当他跑到谷中深处时,发现前面竟然是一条死路。他绝望地看着身后追来的秦军,心中充满了不甘。
“单于,我们跟他们拼了!”剩下的几名匈奴骑兵高声喊道,纷纷催马冲向秦军。
稽粥看着手下士兵的尸体遍布谷底,心中一阵悲凉。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他拔出腰间的弯刀,想要自刎,却被一名秦军士兵一箭射穿了手腕。弯刀掉落在地上,稽粥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
秦军士兵一拥而上,将稽粥俘虏。
谷底的匈奴骑兵见首领被俘虏,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这场战斗,秦军大获全胜,斩杀匈奴骑兵一万余人,俘虏五千余人,缴获战马数千匹。
第四章 收复失地
战斗结束后,蒙恬站在断云谷中,看着满地的尸体和缴获的战利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下令将匈奴俘虏押回阳周城,严加看管,同时命人清理谷中的尸体,安抚受伤的士兵。
“都尉,我们现在要不要乘胜追击,收复临河城?”王离走上前来,问道。
蒙恬点了点头:“当然要。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虽然稽粥被俘虏,但临河城中可能还有残余的匈奴士兵。你率一万大军,前往临河城,务必将残余的匈奴士兵消灭干净,收复临河城。”
“末将领命!”王离抱拳,转身率领一万大军,朝着临河城方向进发。
临河城中,残余的匈奴士兵得知稽粥被俘虏,大军惨败的消息后,个个惊慌失措。他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纷纷收拾行李,想要逃离临河城。
可就在这时,王离率领的秦军大军已经抵达了临河城下。秦军士兵将临河城团团围住,箭如雨下,朝着城中的匈奴士兵射去。
城中的匈奴士兵本就军心涣散,面对秦军的猛攻,根本无法抵挡。很快,秦军便攻破了临河城的城门,涌入城中。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秦军士兵高声喊道。
残余的匈奴士兵见状,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王离率军进入城中,安抚百姓,清理城中的尸体和废墟。他还派人将被匈奴劫掠的财物归还给百姓,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感谢秦军。
当临河城收复的消息传到阳周城时,蒙恬正在处理匈奴俘虏的事宜。他下令将稽粥押入大牢,等待朝廷的发落,其余的匈奴俘虏则被分配到各个军营,充当苦力。
“都尉,临河城已经收复,王离将军正在安抚百姓。”一名斥候前来禀报。
蒙恬点了点头:“好。传我命令,让赵佗率领骑兵,在边境巡逻,防止残余的匈奴士兵再次袭扰。同时,命人在临河城周边修建更多的堡垒,加强防御。”
“得令!”
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军士兵在蒙恬的指挥下,开始在边境修建堡垒。他们沿着黄河东岸,修建了数十座堡垒,这些堡垒相互连接,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每座堡垒中都驻扎着一定数量的士兵,配备了足够的弓弩和粮食,一旦有匈奴来犯,便能迅速做出反应。
蒙恬还亲自前往各个堡垒视察,指导士兵们加固堡垒,改进防御工事。他对士兵们说:“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来无影去无踪,我们只有修建更多坚固的堡垒,才能有效抵御他们的袭扰。这些堡垒,不仅是我们的防御工事,更是保护边境百姓的屏障。”
士兵们深受鼓舞,纷纷加快了修建堡垒的速度。百姓们也主动前来帮忙,有的送水,有的送粮,军民一心,共同为保卫边境而努力。
第五章 北境安宁
几个月后,边境的堡垒全部修建完成。站在阳周城的城墙上,蒙恬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黄河东岸,一座座堡垒拔地而起,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秦国的北境。
赵佗率领的骑兵在边境巡逻了数月,没有发现任何匈奴的踪迹。据斥候禀报,残余的匈奴士兵已经逃回了草原深处,短时间内不会再南下袭扰。
北地郡的百姓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他们重新回到田间劳作,村落里又响起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每当秦军士兵经过村落时,百姓们都会热情地拿出食物和水,招待这些保护他们的英雄。
这一天,蒙恬正在书房中处理公务,王离前来禀报:“都尉,朝廷派来的使者到了,说是要宣旨。”
蒙恬连忙起身,整理好衣冠,前往大厅迎接使者。
使者手持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地郡都尉蒙恬,率军抵御匈奴,大破胡虏,收复失地,修建堡垒,保卫边境百姓,功勋卓着。特封蒙恬为内史,掌管咸阳附近的军政事务,即刻启程赴任。钦此!”
蒙恬听完圣旨,心中又惊又喜。他连忙跪地接旨:“臣蒙恬,谢陛下隆恩!”
使者将圣旨交给蒙恬,笑着说:“蒙将军,陛下对你可是十分器重啊。你在北境的功绩,陛下都看在眼里,此次调你回咸阳,是想让你担当更大的重任。”
蒙恬起身,拱手道:“多谢使者大人告知。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为秦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后,蒙恬开始交接北地郡的事务。他将北地郡的军政大权交给了王离,叮嘱道:“王离,北境的安危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加强边境的防御,密切关注匈奴的动向,切不可掉以轻心。”
王离抱拳:“请都尉放心,末将定当坚守北境,不让匈奴再踏入秦国一步!”
几天后,蒙恬收拾好行李,告别了北地郡的将士和百姓,踏上了前往咸阳的路途。百姓们得知蒙恬要走,纷纷前来送行,他们拉着蒙恬的手,依依不舍。有的百姓还拿出自家的特产,塞到蒙恬的手中。
蒙恬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自己在北境的付出没有白费,这些百姓的认可,就是对他最大的奖赏。
“乡亲们,你们放心,我走之后,王离将军会继续保护大家。只要我们秦军在,匈奴就不敢来犯,北境一定会永远安宁!”蒙恬高声说道。
百姓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信任。
蒙恬翻身上马,朝着咸阳的方向奔去。他回头望去,北地郡的堡垒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他知道,自己虽然离开了北境,但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堡垒,都承载着他的心血和记忆。而秦国的北境,也会因为这些堡垒,因为那些坚守的将士,永远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