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苏代点头应允。他知道,张仪的让步,既是为了盟约能顺利签订,也是为了给两国留有余地。
商议到第五日,盟约终于定稿。苏代拿着竹简,仔细核对每一条款,确认无误后,与张仪一同在竹简上签下名字。
签完字,张仪命人端上酒来,笑着说:“苏大夫,今日这杯酒,祝秦齐两国永结同好,共安天下。”
苏代举起酒杯,与张仪碰了一下:“张相邦,愿这盟约能为乱世带来和平,也愿秦齐两国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酒液入喉,辛辣中带着醇香。苏代望着窗外的春光,忽然觉得,这乱世中的和平,或许并不遥远。
五、盟誓大典
三日后,章台宫举行盟誓大典。
清晨,咸阳城的百姓纷纷涌向章台宫附近,想要见证这一盛事。宫门外,秦军士兵列队守卫,甲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巳时整,苏代与张仪分别手持秦齐两国的盟约竹简,走进章台宫的大殿。殿中,惠文王与齐国的陪臣们早已等候在那里。
盟誓仪式由秦国的太祝主持。太祝手持玉圭,高声念诵盟词:“秦齐两国,今日盟誓,永结同好,互通有无,互不侵犯。若有违约者,天地共弃,社稷不存。”
念完盟词,惠文王与苏代分别拿起笔,在盟约竹简上签下名字,然后用手指蘸取鸡血,按在签名之上——这是战国时期最庄重的盟誓仪式,象征着两国的承诺如血般鲜红,永不更改。
仪式结束后,惠文王设宴款待苏代与齐国陪臣。宴席上,乐师奏起秦齐两国的乐曲,舞姬跳起欢快的舞蹈。惠文王举起酒杯,对苏代说:“苏大夫,今日盟誓,是秦齐两国的大事。寡人希望,从今往后,两国能像兄弟一样,相互扶持,共图大业。”
苏代起身回敬:“大王所言极是。齐王也常说,秦齐两国一西一东,若能同心协力,必能安定天下。臣回临淄后,定将大王的心意如实禀报齐王。”
宴席过半,张仪起身,向惠文王与苏代提议:“大王,苏大夫,如今盟约已签,不如即刻派使者回访齐国,一来表达秦国的诚意,二来也可实地考察齐国的物产,为两国通商做准备。”
惠文王点头:“此事就交由相邦安排。”
苏代心中感激。张仪此举,既巩固了盟约,也让齐国感受到了秦国的诚意,可谓一举两得。
宴席结束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章台宫的殿宇上。苏代走出宫门,望着咸阳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心中满是欣慰。这场出使,不仅完成了齐王的嘱托,更让他看到了乱世中和平的希望。
六、互通之利
盟誓大典后,苏代带着盟约竹简,踏上了返回临淄的路途。惠文王则派张仪的弟子陈轸为使者,携带秦国的特产——西戎的良马、秦国的铁器、蜀地的丝绸,随苏代一同前往齐国。
陈轸抵达临淄后,受到了齐宣王的热烈欢迎。宣王亲自在宫门外迎接,与陈轸一同检阅齐国的仪仗队。随后,宣王设宴款待陈轸,席间,陈轸向宣王详细介绍了秦国的通商计划,提议在齐国的即墨、秦国的咸阳分别设立“秦齐通市”,由两国共同管理,方便商贾往来。
宣王欣然应允。不久,即墨的“秦齐通市”正式开业,秦国的铁器、丝绸摆在货栈里,吸引了众多齐国百姓前来购买。齐国的海盐、鱼干也通过通市,源源不断地运往秦国,深受秦国百姓的喜爱。
与此同时,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得知秦齐结盟的消息后,特意派人将蜀地的水稻种子运往齐国,教齐国农夫种植水稻。齐国的稷下学宫,也邀请秦国的学者前来讲学,交流学术。秦齐两国的文化交流,渐渐兴盛起来。
在军事上,秦齐结盟的效果也很快显现。楚国见秦齐通好,原本想攻打齐国的计划不得不搁置;赵国则担心秦齐联手,不敢轻易侵犯秦国的边境。秦国的北境,蒙恬将军趁机加固堡垒,训练士兵,匈奴不敢再轻易南下;齐国的东部,也得以集中兵力应对燕国的骚扰。
咸阳的相邦府里,张仪拿着各地传来的通商奏报,笑着对惠文王说:“大王,如今秦齐互通有无,不仅国库收入增加,百姓生活改善,更让楚国、赵国不敢轻举妄动。这盟约,真是下对了棋。”
惠文王点头,目光望向东方:“相邦说得对。寡人要的,不仅是秦国的强盛,更是天下的安定。若能通过盟约,让各国放下刀兵,百姓安居乐业,那才是秦国的大功。”
王翦站在一旁,补充道:“大王,如今东线安稳,臣请求率军北上,彻底平定匈奴,为秦国的东进扫清后顾之忧。”
惠文王应允:“好!就命你率军五万,北上击匈奴。切记,要安抚边境百姓,不可滥杀无辜。”
王翦领命而去。张仪看着王翦的背影,对惠文王说:“大王,如今秦国内外安稳,魏韩附,齐结好,北境将平,东进之路,已在眼前。”
惠文王微微一笑,拿起案上的天下舆图,手指在秦国的疆域上轻轻划过。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秦国将沿着商鞅的新法,一步步向东迈进,终有一日,会实现天下一统的大业。
七、尾声
半年后,苏代再次出使秦国。这一次,他带来了齐国的好消息——即墨的“秦齐通市”繁荣兴旺,齐国的水稻收成大增,百姓安居乐业。
章台宫的大殿里,惠文王握着苏代的手,笑着说:“苏大夫,如今秦齐两国的关系,比寡人预想的还要好。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苏代拱手:“大王谬赞。这都是秦齐两国君臣同心协力的结果。齐王还托臣带来口信,愿与大王约定,每年秋季在秦齐边境会面,共商两国大事。”
惠文王欣然应允:“好!寡人定当赴约。”
离开章台宫时,苏代特意去了咸阳的“秦齐通市”。只见市中人头攒动,齐国的商贾与秦国的百姓讨价还价,孩子们拿着齐国的糖块、秦国的玩具,在街道上追逐嬉戏。苏代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
他想起初次入秦的担忧,想起章台宫的议事,想起盟誓大典的庄重。原来,乱世中的和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两国君臣都有一颗安定天下的心,只要能放下猜忌,坦诚相待,便能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谋太平。
马车驶出咸阳城时,苏代掀帘回望。夕阳下,咸阳城的轮廓渐渐模糊,可那座城市里的生机与希望,却深深印在了他的心中。他知道,秦齐结盟的故事,将会在战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乱世,也终将在各国的相互扶持中,走向一个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