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长乐宫的殿门开着,宣太后坐在珠帘后的宝座上,一身玄色朝服,衬得她原本柔媚的脸庞多了几分凌厉。魏冉站在殿阶下,手里捧着一叠密信,那是从惠文后和公子壮府里搜出来的,上面写满了谋反的计划。
“诸位大臣,”宣太后的声音透过珠帘传出来,不高,却字字清晰,“昨日夜里,禁军抓获逆党数人,皆是意图谋反,想推翻新王,另立公子壮为君。这些密信,便是证据,你们都看看吧。”
内侍将密信分发给大臣们,众人传看过后,都低着头,没人敢吭声。有几个曾暗中支持公子壮的大臣,手心已经沁出了汗,生怕下一个被点名的就是自己。
这时,有个老臣站出来,是曾任太傅的甘龙,他颤巍巍地躬身道:“太后,惠文后乃是先王遗孀,公子壮亦是先王之子,纵然有错,也当从轻发落,万不可……万不可伤了王室血脉啊。”
宣太后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冷意:“甘太傅倒是心善。可你忘了,当年商鞅变法,若不是铁腕手段,哪有今日的秦国?逆党谋反,若不除根,日后必生祸端。今日饶了他们,明日会不会有人效仿,再举叛旗?到时候,乱的是秦国,苦的是百姓,谁来担这个责?”
甘龙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退了回去。
魏冉上前一步,沉声道:“太后所言极是。逆党之首惠文后、公子壮,勾结大臣,意图谋反,罪无可赦。臣请太后下旨,将此二人处死,其余党羽,或贬或流,以儆效尤!”
殿外的惠文后听到这话,突然挣扎起来,对着长乐宫的方向哭喊:“芈八子!你这个毒妇!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可她的声音很快被禁军的喝止声淹没。
宣太后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无半分犹豫:“准奏。惠文后、公子壮,今日午时,于咸阳闹市处死,曝尸三日,以警示天下。杜挚、公子雍等五人,赐死家中。其余党羽,罢官夺爵,流放蜀地。”
旨意一下,朝堂上一片寂静。没人再敢求情,也没人敢反对。他们都清楚,这道旨意一出口,咸阳宫的天,算是彻底变了。
午时的钟声敲响时,咸阳闹市挤满了百姓。惠文后和公子壮被押上刑台,刽子手的刀光落下,鲜血溅在黄土上,很快被秋风卷成细小的血沫。百姓们窃窃私语,有人怕,有人叹,可更多的人,是在低声议论着宣太后和魏冉——这对姐弟,用最狠的手段,攥住了秦国的权柄。
而此时的将军府里,魏冉正看着被押上来的李兑。李兑是公孙衍的门生,当年公孙衍离秦后,他留在朝中做了个小官,前日因跟公子壮的人接触,被魏冉抓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兑,”魏冉坐在堂上,手指敲着案几,“你是公孙衍的门生,我本敬你是个有学识的人,可你为何要掺和公子壮的谋逆之事?”
李兑低着头,声音沙哑:“将军,我并非想谋反,只是……武王待我有恩,公子壮是武王胞弟,我不过是想帮他拿回本该属于他的东西。”
“本该属于他的东西?”魏冉冷笑,“秦国的王位,从来不是靠血脉就能坐的。惠文王选武王,是因他勇武;如今新王继位,是因他有治国之才,更有赵国支持。公子壮空有蛮力,无半分谋略,若真让他继位,秦国迟早要毁在他手里。”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念在你曾是公孙衍的门生,我不杀你。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明日,你就启程去蜀地吧,此生不许再回咸阳。”
李兑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没想到魏冉会饶他一命。他对着魏冉磕了个头,声音哽咽:“谢将军不杀之恩。”
次日清晨,李兑背着简单的行囊,跟着押送的士兵离开了咸阳。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巍峨的宫城,心里清楚,自己再也回不去了。而咸阳城里,清洗还在继续——支持公子壮的大臣被一个个罢免,魏冉的亲信被安插到各个重要职位上,宣太后则每日临朝,处理朝政,新王嬴稷坐在王位上,大多数时候,只是沉默地听着。
这日傍晚,宣太后在长乐宫召见魏冉。殿内只有他们姐弟两人,青铜灯的光映着两人的脸。
“姐姐,”魏冉躬身道,“惠文后一党已除,朝中再无反对咱们的人。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把精力放在治国上了?”
宣太后点点头,端起桌上的茶盏,却没喝,只是看着茶水中的倒影:“是啊,该治国了。嬴稷还小,秦国的担子,得咱们姐弟俩扛起来。”她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不过,你也要记住,权力这东西,就像一把双刃剑,能护人,也能伤人。咱们今日能除惠文后,他日若有不慎,也可能被别人所除。所以,这权柄,必须牢牢攥在咱们手里,半点不能松。”
魏冉躬身应道:“姐姐放心,臣明白。臣会牢牢掌控禁军,不让任何人有机会动摇咱们的地位。”
宣太后笑了笑,将茶盏递给魏冉:“好。有你在,姐姐放心。”
殿外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飘进殿内,被宣太后挥手拂去。她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清楚,这场权力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而咸阳宫的秋寒,还将持续很久——直到他们姐弟,真正把秦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攥在手里。
几日后,朝堂上颁布了一道新的旨意:封魏冉为穰侯,掌管秦国军政大权;封宣太后的另一个弟弟芈戎为左丞相,协助处理朝政。而新王嬴稷,依旧每日坐在王位上,看着母亲和舅舅们处理朝政,偶尔被问及意见,也只是轻声道:“全凭母后和穰侯做主。”
宫人私下里议论时,都说新王仁厚,肯听太后和穰侯的话。可只有少数人知道,那沉默的背后,藏着多少无奈。而咸阳宫的权力格局,也从此刻起,彻底定了下来——宣太后和魏冉,成了秦国真正的掌权者,而那场秋日里的清洗,不过是他们权力棋局中,最关键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