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第370章 岐仁堂的"救命方":三起沉疴里的中医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岐仁堂的铜炉总飘着股药香,一半是当归的甜,一半是附子的辛。这天雨后初晴,岐大夫正蹲在阶前翻晒真武汤的药料——黑亮亮的附子切成薄片,在石板上摊得匀匀的,徒弟小知蹲在旁边磨药碾,忽然"哎呀"一声:"师父,您看这手机上的截屏,说城里大医院的几位大夫走得早,都不到六十......"

岐大夫没抬头,手指捏起片附子对着光看:"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只是行医人更该知道,治病不是修机器,拆了零件换就行。"

正说着,门帘"哗啦"被风掀起,进来个扛着锄头的老汉,是邻村的陈老实,脸皱得像干树皮:"岐大夫,您还记得十年前我堂弟陈祥全不?那天我收拾他遗物,翻出您当年开的方子,纸都黄了,可我一想起这事就心里堵得慌......"

岐大夫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药末:"咋忘得掉?那年正月他从城里医院回来,脸肿得像泡发的馒头,进门就给我跪下,说'岐大夫,我这条命,您给拾掇拾掇,不行也不怨您'。"

一、真武汤救"水裹身":一碗药消了七种"病名"

小知端来竹凳让陈老实坐,递过杯甘草水:"陈伯,您说的陈祥全,是不是那年脚疼不肯吃中药的那个?"

"就是他!"陈老实喝了口水解渴,声音发颤,"2009年秋里,他就脚后跟疼,走路一瘸一拐。我让他来岐仁堂,他偏说'村里的药哪有城里的灵',跑去镇卫生院拿西药吃。吃了没半月,胃开始疼,像有东西在里头搅,再去看,又说他血压高,头也开始疼......"

岐大夫蹲回石板前,慢慢摞起附子片:"那时候他就该来的。脚后跟疼,在中医叫'足少阴受寒',肾经从脚根过,寒邪裹着湿堵在那儿,温一温肾,散散湿就好了。偏要吃那些苦寒的药,寒邪没去,倒伤了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一弱,水湿就像没开的粥,在身体里沉下来了。"

陈老实搓着手叹气:"后来更糟!他跑去市医院,住了仨月,出来时拿了厚厚一叠单子,说查出来七种毛病,啥'胃上长疮'、'肾上发炎',最后说'尿排不出来了',是'大病晚期'。医院让回家等着,他才哭着来找您。"

"我记得那天他进门,棉袄都撑得紧绷绷的。"岐大夫望向药柜,"伸手一摸脉,沉得像按在井里的石头,舌头伸出来,苔白得像蒙了层霜。他说'岐大夫,我三天没好好吃饭了,吃一口就吐,尿也只有几滴,腰像断了似的'。"

小知忍不住插话:"师父,您当时咋说的?我听药铺老伙计说,您只看了两眼就开了真武汤。"

"可不是嘛。"岐大夫笑了笑,"他那些'七种毛病',在中医眼里就是一回事:阳虚有水气。《伤寒论》里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他就是阳气太虚,寒邪把水气裹住了,水堵在胃里就吐,堵在肾上就尿少,堵在腰里就疼,全身都被这'寒水'泡着,能不肿吗?"

陈老实点头如捣蒜:"您开的方子我还记得,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就五味药。您说'这药得浓煎,早晚各一碗,喝的时候别吹凉'。他喝到第三天,就说'尿多了点',第七天能吃半碗粥了,二十多天后,居然能蹲在门口晒太阳,说'一顿能喝四五碗稀粥'!"

"那会儿他脸也消了肿,脉也能摸着点劲儿了。"岐大夫拿起片晒干的生姜,"我叮嘱他,这药得再喝一个月,把阳气补结实了,别贪嘴吃凉的。可正月廿四那天,他托人来说'病好了,不用喝了',我心里就咯噔一下——阳虚不是三天两天能补起来的,就像冻透的柴草,刚有点火星就撤火,还得冻回去。"

陈老实抹了把眼角:"后来才知道,他听人说'汇仁肾宝补得快',就停了您的药,去买那个喝。第二天一早喘得像拉风箱,他媳妇慌了来找您,您赶紧煮了真武汤送去,喝了才缓点。可当晚他又听亲戚说'县医院有新法子',硬要去......正月三十晚上,就没了。"

岐大夫把附子片收进陶罐:"寒邪这东西,最会钻空子。你刚把它赶得差不多了,一停药,一换寒凉的东西,它立马又卷土重来,这次再堵,就堵死了通路。他不是死于那'七种毛病',是死于没守住'温阳'的根。"

二、肺癌辞治后:两剂中药养出十七年安康

陈老实叹着气走了,日头爬到中天,药铺里飘着煎药的热气。小知帮着把真武汤的药料归位,忽然想起什么:"师父,前阵子东门罗家营的姚奶奶来送菜,说她是2009年您从'死里抢回来的',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

岐大夫刚端起茶碗,闻言笑了:"你说姚秀招啊?那是开春的事,比陈祥全早几个月。她来的时候,是儿子用板车拉来的,盖着厚棉被,还直打哆嗦。"

正说着,门帘一动,进来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手里拎着篮子青菜:"岐大夫,我就猜您这会儿在!刚摘的菠菜,给您送来。"正是姚秀招。

小知忙接过篮子:"姚奶奶,您来得正好,师父正说您当年的事呢。"

姚秀招在凳上坐定,拍着腿笑:"那会儿我可不像现在这样!2009年正月,我在省医院躺了半个月,大夫说'肺里长了东西,没法治了,回家吧'。我儿子背着我哭,我倒想通了,死也得死在家里。"

她顿了顿,眼里泛起光:"那天拉到岐仁堂门口,我都快没气了,咳得痰里带血,饭咽不下去,晚上躺着喘不上气,得坐着到天亮。岐大夫给我摸脉,摸了半晌说'别怕,你这是肺里有瘀痰,阳气被压住了,不是绝症'。"

岐大夫给她添了杯热水:"那时候她脉细得像丝线,舌红苔黄,咳出来的痰黏得像胶,是肺经郁热夹着瘀痰堵了气道。《金匮要略》说'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但她不光有热,还有气虚,得一边清痰热,一边补肺气。"

"我记得您开的方子有鱼腥草、败酱草,还有黄芪、党参。"姚秀招接过水杯,"您说'这药得煮得久点,去去腥味'。喝第一碗,我就觉得胸口松快了点,不那么憋了;喝到第七天,痰少了,能吃点流食;一个月后,我能自己拄着棍走路了!"

小知好奇:"姚奶奶,您后来没再去医院查查?"

"查啥呀。"姚秀招笑,"身上舒服了比啥都强。岐大夫说'你这病是累出来的,年轻时养蚕熬夜,肺里积了热,老了又受了寒,痰就堵在那儿了'。他让我别再熬夜,冬天戴口罩,夏天别贪凉吃冰,每年入秋来喝两剂调理的药。"

她掰着指头数:"这都十七年了!去年村里体检,年轻人爬三楼都喘,我跟着爬上去,大气都不喘。前阵子还去给孙子带孩子呢,人家都说'姚老太,你这身子骨比五十岁的还硬朗'!"

岐大夫看着她:"她这就是守住了'养'的道。肺喜润恶燥,喜温恶寒,她听劝,不犯那些忌讳,正气足了,邪就进不来。当年省医院说没法治,是他们只看那'东西',没看她身子里的正气还有救——中医治病,不是光打'邪',更要扶'正',正足了,邪自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98:内卷之王
重生1998:内卷之王
王新,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金牌讲师,一朝重生回到1998年。这一次,他挽救了父亲,没有再发生意外事故;这一次,他凭借学霸笔记,从学渣化身为学神;这一次,他称霸省级、全国乃至世界数学竞赛;这一次,他搞餐饮起家,股市捞金,在煤炭与化工行业大展身手,投身互联网与游戏产业……雪王赵洪生,圆圈网络周宏毅,红高粱烩面乔胜,氟多多化工李大江,电子竞技SKY李晓天,商都垄断之父宋留银……这些曾经在王新重生前豫南省
天天滚雪球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林胜利穿越到六零年代。本以为只是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不曾想后院居然住着近乎完美的郑娟,左手院子里住着梁拉娣,右边院子里住着爱好收藏老物件的九门提督关老爷子,胡同口还是徐慧珍的小酒馆...他是红星轧钢厂的工程师,备受领导的器重。他还是易中海的外甥,易中海夫妇对他视为己出。就这身份,说是钢厂和四合院的太子爷都不为过。禽满四合院?他表示不关他的事,他只想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秦
临海听雨
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
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
关于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西天佛门算计孙悟空,让其成为了佛教东传的牺牲者。天道曾言,圣人不能干预。菩提老祖无奈,在现世寻得一良徒,取名王颖秋,乃是门下第九弟子,孙悟空的师兄。且看王颖秋如何漫步诸天万界,拯救各种悲剧的同时,一步步爬到最高,与齐天大圣一起,征战西天。(你想看的我来写,免费的收藏和用爱发电,点一个吧!)
鼠胆虫威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关于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前期有部分透剧部分,读者不喜已删除)许晓盛,情满四合院中许大茂的弟弟,天阉出生,部队转业归来加入轧钢厂,第一天上班做的事情就是搬出了大杂院,他对院子里狗屁倒灶的事情,并不是很关心,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最爱娄晓娥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关于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单女主+双强+修真+修仙山中修炼十几载,下山之后,我无敌。陈天承师命,携一纸婚约,下山入都市,寻找未婚妻。
九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