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第384章 三伏天古稀翁中暑危殆,岐仁堂岐大夫冰药救急(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南城的三伏天像口密不透风的蒸笼,入伏才第三天,气温就飙到了三十七度。老城区的青石板路被晒得发烫,脚踩上去能隐约感觉到热气从鞋底往上窜,连巷口那棵百年老樟树的叶子都打了蔫,蝉鸣声嘶力竭,反倒衬得午后的街道更显沉闷。

周明远坐在自家阳台的竹椅上,手里攥着把用了十几年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他今年七十九,头发全白了,背也有些驼,但精神头向来足——小区里的老邻居都知道,周伯是个闲不住的,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绕着护城河散步,回来还帮二楼独居的王奶奶拎菜,下午再去社区活动室跟人下下棋,日子过得规律又热闹。

“爸,您把空调开了吧,这扇蒲扇顶啥用啊?”儿媳李娟端着切好的西瓜走过来,把盘子放在阳台的小桌上,“您看您这汗,衣服都湿透了。”

周明远摆了摆手,拿起一牙西瓜咬了口,含糊不清地说:“不用不用,我这老骨头耐得住热。开空调多费电啊,一个月下来不得多花好几十?”他是苦日子过来的,一辈子节俭惯了,夏天再热,也只在晚上睡觉前开两小时空调,白天宁愿熬着。

李娟无奈地叹了口气。她跟丈夫周建军劝过无数次,可老爷子认准了“省电”,怎么说都不听。好在周明远身体一直硬朗,没出过什么大毛病,她也就没再硬劝,只叮嘱道:“那您别待在阳台太久,晒得慌。等会儿建军下班回来,让他去超市买米,您就别跑了。”

“买米这点事儿,我还能干。”周明远放下西瓜皮,擦了擦嘴,“建军上班累,让他歇会儿。我去楼下超市就行,几步路的事儿。”

下午三点,日头正毒的时候,周明远揣着钱包出了门。小区门口的超市离得不远,也就三百来米,可他刚走了一半,就觉得一阵头晕——不是平时那种轻微的昏沉,是天旋地转的晕,眼前的路都开始晃。他赶紧扶着路边的电线杆站稳,想喘口气,可胃里突然翻江倒海,“哇”的一声,早上喝的小米粥全吐了出来。

路过的邻居张阿姨正好拎着菜回来,看见他这样,吓得赶紧跑过来:“周伯!您咋了?是不是中暑了?”

周明远想说话,可喉咙里像堵了东西,刚一张嘴,又吐了一次,接着肚子一阵绞痛,他捂着肚子蹲在地上,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浸湿了鬓角的白发:“拉……拉肚子……”

张阿姨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掏出手机给周建军打电话:“建军啊!你快回来!你爸在小区门口晕倒了,又吐又拉的,看着老严重了!”

周建军接到电话时,正在单位开项目会。一听父亲出事,他哪儿还坐得住,跟领导说了句“家里有急事”,抓起外套就往楼下跑,连电脑都忘了关。开车往家赶的路上,他手都在抖——父亲年纪大了,平时看着硬朗,可万一出点事儿,他真不敢想。

到家楼下时,周明远已经被张阿姨和几个邻居扶到了树荫下,脸色煞白,眼睛闭着,嘴里时不时哼一声,说的都是“热……好热……”。周建军赶紧蹲下来,摸了摸父亲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可再摸父亲的手和脚,却冰得像浸了凉水,冻得他心里一紧。

“爸!爸!您醒醒!”周建军喊了好几声,周明远才缓缓睁开眼,眼神涣散,看了他半天,才认出来:“建军……我难受……”

“您别说话,我这就送您去医院!”周建军赶紧掏出手机打120,没几分钟,社区医院的救护车就来了。医生简单检查了一下,说:“看着像急性肠胃炎,年纪大了,先去医院挂点水,补充补充电解质。”

到了社区医院,护士给周明远扎了针,挂上了输液瓶。周建军和李娟守在旁边,心里盼着能快点好起来。可两个小时过去了,周明远的情况不仅没好转,反而更糟了——他开始说胡话,一会儿喊“水”,一会儿又说“冷”,右边的胳膊和腿怎么掰都没反应,牙关也咬得紧紧的,连喂水都喂不进去。

医生皱着眉,拿着病历本翻来翻去,最后叹了口气:“你们还是转去大医院吧。老人家情况有点复杂,我们这儿设备有限,怕耽误了病情。”

周建军一听这话,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大医院人多,排队挂号就得半天,父亲现在这样,哪经得起折腾?他急得团团转,突然想起同事老王之前说过,老城区的岐仁堂有个岐大夫,看老人和小孩的疑难杂症特别厉害,好多人都慕名去看。

“娟儿,咱们去岐仁堂!”周建军当机立断,“老王说岐大夫看得好,咱们去试试!”

李娟也没别的办法,点了点头:“行!那咱们赶紧走!”

岐仁堂在老城区的巷子里,是栋青砖灰瓦的老房子,门口挂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写着“岐仁堂”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一看就有些年头了。门两边贴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透着股医者仁心的暖意。

周建军推着轮椅,李娟在旁边扶着,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不是那种刺鼻的苦味儿,是混合了薄荷、甘草的清香,闻着就让人心里踏实了些。

柜台后面坐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副老花镜,正低头整理药方,手里的毛笔在宣纸上轻轻划过,留下一行行工整的小楷。他就是岐大夫,今年六十六,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家诊所,已经坐诊四十多年了。

“岐大夫!岐大夫!您救救我爸!”周建军声音都带着哭腔,推着轮椅快步走到柜台前。

岐大夫听到声音,放下毛笔,抬起头。他的眼睛很亮,虽然戴着老花镜,却透着股精明和温和。看到轮椅上昏迷的周明远,他赶紧站起来,走到轮椅边,一边扶着周明远的肩膀,一边说:“别急,先把老人家扶到里屋的躺椅上,那里凉快。”

里屋靠窗的位置放着张藤制的躺椅,铺着干净的蓝布垫子。周建军和李娟小心地把周明远扶过去躺下,岐大夫拉过一把小凳子,坐在旁边,先伸出手,摸了摸周明远的额头,又蹲下来,用手背贴了贴周明远的脚心,然后才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周明远的手腕上,闭上眼睛,眉头微微皱着,手指在寸、关、尺三个部位轻轻按压。

屋里很静,只有窗外的蝉鸣声和周明远微弱的呼吸声。周建军和李娟紧张地站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岐大夫的脸,生怕从他嘴里听到不好的话。

过了大概五分钟,岐大夫才松开手,睁开眼睛,长长地舒了口气。

“岐大夫,我爸到底怎么了?”周建军赶紧问道,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岐大夫看着他,缓缓说道:“老人家这不是急性肠胃炎,是中暑了——而且是暑热郁在体内,已经扰乱了阴阳,情况有点危急。”

李娟愣了一下:“中暑?可他就去了趟超市,没在太阳下晒多久啊……”

“三伏天的暑气,最是霸道。”岐大夫解释道,“《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天阳气盛,暑气里夹着湿气,最容易伤人。老人家七十九了,年纪大了,体内的津液本就不足,脾胃也弱,抗邪的能力差——就算没长时间暴晒,只要受了暑邪,邪气得势,就容易发病。你看他的脉,洪大而实,一息能跳七八下,这是《难经》里说的‘热盛脉’,说明体内有实热,不是虚证;再看他,头面滚烫,手脚却冰凉,右边身子动不了,牙关紧闭,这是阴阳不相接的缘故——阳气往上浮,所以头热;阴气往下脱,所以脚凉;人体的阴阳不仅上下循环,左右也循环,左右的阴阳断了,就会半身不利,看着像中风,其实是中暑搅乱了气机。”

周建军听得似懂非懂,但心里大概明白了——父亲的病比想象中复杂,好在岐大夫看明白了症结。他赶紧把社区医院开的方子递过去:“岐大夫,您看这个方子,社区医院给用了理中丸,还挂了水,可一点用都没有……”

岐大夫接过方子,看了一眼,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些惋惜:“之前的医生没辨清寒热,用药反了。理中丸是温阳健脾的药,治的是脾胃虚寒证,比如吃了凉东西拉肚子、怕冷的那种。可老人家是暑热证,用温药,就是‘以火助热’,把暑热裹在体内,散不出去;挂的水大概是利尿的,老人家本来吐泻就耗了津液,再利尿,津液更虚,阴阳就更乱了——这不是治错了,是没辨对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叶凡归来
叶凡归来
关于叶凡归来:结婚不久,叶凡遭老婆算计,甘愿替她入狱三年!出狱那天,老婆要求离婚,对叶凡痛下杀手,置他于死地!一年后,叶凡得至尊传承,重塑肉身,强势回归!师尊:“徒儿!下山去吧,不要放过你的仇人!将他们统统镇压!师尊:“徒儿,不要委屈自己!哪怕捅破了天,有为师在!师尊:“徒儿,为师收过不少记名弟子,她们都是你的师姐!
飞猪七宝
旧金山往事
旧金山往事
关于旧金山往事:人生如烟花。只要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PS:《大牧场主》、《生在唐人街》、《华尔街传奇》、《重返洛杉矶》、《我真不想努力了》之后又一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群号:618863420
陶良辰
重生1998:内卷之王
重生1998:内卷之王
王新,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金牌讲师,一朝重生回到1998年。这一次,他挽救了父亲,没有再发生意外事故;这一次,他凭借学霸笔记,从学渣化身为学神;这一次,他称霸省级、全国乃至世界数学竞赛;这一次,他搞餐饮起家,股市捞金,在煤炭与化工行业大展身手,投身互联网与游戏产业……雪王赵洪生,圆圈网络周宏毅,红高粱烩面乔胜,氟多多化工李大江,电子竞技SKY李晓天,商都垄断之父宋留银……这些曾经在王新重生前豫南省
天天滚雪球
武道江湖录
武道江湖录
关于武道江湖录:从小孤苦伶仃的我,受尽了耻辱,直到后来遇到了让我重生的贵人,也就是传授我武技的老先生,再后来遇到了一群知心朋友,一起闯荡武道江湖,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最终依旧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霍潇锦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关于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前期有部分透剧部分,读者不喜已删除)许晓盛,情满四合院中许大茂的弟弟,天阉出生,部队转业归来加入轧钢厂,第一天上班做的事情就是搬出了大杂院,他对院子里狗屁倒灶的事情,并不是很关心,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最爱娄晓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