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第41章 心痛的李恪(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恪:这家没我,要散》最新章节。

李恪知道,唐朝一个女子给你送帕子,那就是中意你,你接了,就说明你同意了。

更何况杨婉柔还送了荷包,这是把事情定的死死地了。

这时候,李恪也反应过来,哪是什么皇后娘娘想吃他做的菜了,分明就是相亲局啊。

坐在小屋里思考良久,李恪才从众多图纸里抽出三张。

叠好放在怀里,出了小屋,看看天色。

“看来只能明天再去大母那里了。”

品香会一直到快要宵禁的时候才结束,每一位从芙蓉园里出来的夫人,小姐面上都带着笑容。

而且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巧的盒子。

如果李恪在的话,一定会认出来,这是装有珍香洗的檀木盒子,有少部分人手里拿的却是装有极珍香洗的楠木盒子。

回府马车上,杨婉柔这一次并没有跟杨妃坐在一起,而是跟自己的族人一起。

“小姐,您真的决定了吗?”

杨婉柔脸颊微红,但还是坚定的说道

“决定了,再说,帕子都送出去了,还有反悔的可能吗?”

那位夫人叹了口气,五姓七望原本是互相联姻的,并且约定,不与皇家联姻。

但这次算是打破了这个规定,也不知是好是坏。

另一辆马车上,萧灵儿正听着族人的汇报

“小姐,刚刚得到的消息,杨家娘子给蜀王殿下递了帕子。”

萧灵儿听完紧咬下唇,有些后悔,脑中回忆起那个散发着自信的少年郎,心中有些淡淡的后悔。

但随即便有些颓然,即便自己抢先递了帕子,那王妃之位怕也不是自己的。

毕竟兰陵萧氏比不得五姓七望。

思考良久,萧灵儿说道

“一会儿回府,我亲自手书一封,用我的帕子包好,明日一早送到蜀王殿下寝宫里。”

“喏。”

萧灵儿透过帘子,看着影影绰绰的窗外,陷入了沉思。

“既然做不了正妃,那侧妃(孺子)必然有我一个位置。”

(在唐代一个王可以有妃和孺子(左右),比太子的妃妾级别要低些。太子可以有妃、良娣、孺子三个级别。明代才有两妃,这里为了大家好理解,依旧叫侧妃。)

而长安城中,关于香洗与香水还有羊毛制品的消息,已经大规模传开,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传遍整个大唐。

第二天一早,李恪便揣着三张图纸先是去给李渊和李二大大请了安,然后去给长孙皇后请安。

“恪给大母请安。”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这一大早的来找大母,是为了打听你那未过门小媳妇儿?”

李恪被长孙皇后说的脸颊发烫,但还是强忍着羞涩说道

“大母别打趣儿子了,儿子今天来是有要紧的事儿。”

长孙皇后此时也不再打趣李恪,笑着说道

“是什么事儿?说来听听。”

李恪将怀里的图纸拿出来,递给长孙皇后。

“大母请看第一张图纸,这是羊毛纺织机等到姑父把羊毛送到中受降城,就可以初步加工,然后再送到长安,精加工,纺成线。

大母可挑选合适的对象加入进来,宫内有大量前朝遗留的宫女,相信很多宫女愿意去工作。”

长孙皇后有些惊喜的看着李恪,她自然是明白李恪口中那个合适的对象是什么意思。

这可以帮李二大大在暗中拉拢一大批人。

而且这种羊毛制品一旦成规模,那么利润是无比惊人的。

李恪接着说道

“老规矩,儿子要两成利润。”

看着李恪露出来的两个亮闪闪的大板牙,长孙皇后轻轻的拍了李恪脑袋一下,没好气的说道

“你这孩子,不知道大母内库里有多穷吗?最多给你一成分子。”

李恪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

“行吧,本来还有一本生意要给舅舅的,看来只能自己做了。”

长孙皇后听完一把拧住李恪的耳朵,面带微笑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