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第539章 出海旅游开始(1/2)

远远的襄城公主等人就看到了巨型战船的身影。

“来了来了,皇爷爷他们来了。”

这种巨型战船除了大唐,他们想不出来还有谁能造出来。

随着战船缓缓靠岸,襄城公主已经能看到船上的李恪在跟自己招手了。

看到自己的弟弟,襄城公主心中一时之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动。

战船刚刚一靠岸,就看到李渊戴着墨镜,晃晃悠悠的走在最前面,身后还跟着对自己挤眉弄眼的李恪。

李渊来到近前,襄城公主再也忍不住,扑到李渊怀里带着哭腔喊了一句皇爷爷。

这一句皇爷爷喊的李渊心都化了,拍了拍襄城公主的后背,笑着说道

“好孩子,好孩子,莫哭,是不是萧锐这小子欺负你了?

皇爷爷帮你教训他!”

一旁的萧锐听到李渊的话,苦笑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襄城公主抱着李渊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扬起一个带着泪痕的笑脸说道

“没有,萧郎带孙女是极好的,孙女就是想皇爷爷了。”

李渊同样知道萧锐不敢欺负襄城公主,刚刚也只是一句玩笑。

见襄城公主情绪稳定了,这才笑着说道

“好好好,还是孙女好,知道想皇爷爷。”

这时候萧锐,马周,杨原驹这才上前恭敬的说道

“见过太上皇,太贵妃,蜀王殿下。”

李渊笑着摆摆手说道

“免礼吧,走走走,我们先回去。”

众人这才在襄城公主的带领下回到了刺史府。

众人落座后,李渊才仔细打量三人,此时三人身上已经褪去了当初的稚气。

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倭岛道是新征服的地盘,所有的事情相当于按照大唐的标准重新开始。

这里面需要付出的辛劳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也是让三人脱胎换骨的关键。

李渊没有直接去休息,而是在前厅从中午待到了深夜。

马周三人也将这两年在倭岛道所做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李渊虽然有些疲惫,但眼中的精光却没有消散,捋着胡子笑着说道

“不错不错,你们三个干得不错,倭岛道有今日的局面你们三个功不可没。

明年你们有机会回到长安为官,你们是想留在这里还是回长安?”

一提到回长安,三人眼睛都亮了,不过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三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马周说道

“启禀太上皇,臣等还是想再留一任在倭岛道。

倭岛道虽然一切顺利,但征服时间太短,我们怕出意外。”

萧锐和杨原驹在一旁赞同的点了点头,李渊沉思片刻后说道

“也好,到时候以你们在倭岛道的功绩回长安职位不会低。

之后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恪儿,他要是解决不了,他会来找朕的,你们好好干。

大唐不会亏待你们的。”

马周三人听后都激动的起身行礼说道

“谢太上皇。”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恪并没有带李渊去泡温泉,而是在萧锐的带领下,直接去了银矿区。

李渊之前虽然来过,但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现在正好仔细参观一下,从开矿到熔炼,再到出银,李渊都亲自上手操作了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来了!
大明,我来了!
车祸脑瘫物理化高材生因医院停电导致氧气机无法供氧,成了植物人,等他再醒来时已穿越回明朝,成了明宣宗的儿子朱祁镇,且看他如何在穿越的岁月里为这个风华绝代的大明改天换命,带领大明成为世界霸主!
一蓑烟雨任书海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关于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作为一名在现代职场中默默奋斗的普通打工人,李凡每日忍受着内卷、加班和生活的重压。一次意外,李凡在工作间隙昏倒,再次醒来时,已然身处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面对战火纷飞的隋朝末年,他凭借现代人的智慧与坚韧,艰难求生。在这个充满了权谋与战争的时代,李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唐太宗李世民,并渐渐卷入了隋唐更替的历史洪流中。凭借对历史的了解和现代职场中的管理经验,他从一个无名小卒
晓峰禅月
四合院的普通人生
四合院的普通人生
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见识四合院的故事,负能量满满,正能量也有。没有无敌,也没有屎尿屁符,谢谢支持!。。
槟榔加烟五毒俱全
汉使求生指南
汉使求生指南
汉朝的外交官一直是一个高危职业,因为大汉有个传统,通过消耗一个使者来增加一块儿领土。南越相杀汉使,屠为九郡。大宛国杀汉使,头悬北阙。朝鲜王杀汉使,王死城破、即刻诛灭。张义穿越到了汉武帝治下的大汉,还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出使四方的大汉使者。当他九死一生出使归来,带着一身疲惫,狼狈的回到朝堂复命时,汉武帝却掐着胡须埋怨道:“张卿怎么活着回来了?这可让朕如何出兵呀!”
三月半儿
三国:无限物资,可乐辣翅换二乔
三国:无限物资,可乐辣翅换二乔
无限物资,可乐辣翅换二乔:穿越三国,开局却被黑山贼围城?还遇上粮荒?王策抓耳挠腮:“系统呢?”系统:“来了老弟,无限薯条、辣翅、可乐!”分发美食,赚取威望!美食,精铁,酒精!甚至还有巴雷特!王策哈哈大笑:“我听说江东乔家,有两位美女?”孙坚:“早已送到王大人府上!只是……”王策哈哈大笑:“不就是辣翅薯条和可乐吗?管够!”曹操:“这王策却也是同道中人!”刘备:“我怎么就没个女儿呢?”从小小县令,到
老朱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