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第542章 李渊第一次抽烟(1/2)

李渊这边正开开心心的准备在哪埋界碑呢。

长安,东宫。

此刻东宫已经成了宫里皇子公主们的乐园。

没事儿就跑到东宫来聚会,也不打扰李承乾办公,就在院子里嬉闹。

玩累了还能在这里蹭顿饭,李承乾倒是不在意。

而且与弟弟妹妹们的关系越发的融洽起来。

“大哥,你说三哥跑哪去了,也不知道来封信,我有好些问题还问三哥呢。”

李泰坐在李承乾对面,趴在桌子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李承乾笑着说道

“不用心急,估计很快便会回来了,这都走大半年了。

眼看还有两个月就要元日了,三弟与皇爷爷肯定会回来。”

虽然李承乾这么说,但李泰却并没有这么乐观,对比三年前李泰更成熟了。

很多事情也想明白了,对于李恪为什么突然要跟皇爷爷离开。

父皇也不阻止他是一清二楚,看看现在朝堂上换了一批又一批的各部官员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李泰也很庆幸,自己当初听了李恪的话,走上了一条科研的路。

不然按照自家老爹和三哥的手段,自己怕是要被打压死。

说不定真的会被之官之出去,无招不得回京。

再看看现在,有哪个兄弟出去之官了?出去的都还是自己的叔叔们。

这一切还真的要感谢自家三哥。

李承乾看到李泰发呆,笑着说道

“怎么了?又在想你的研究?最近在研究什么?”

李泰回过神来叹了口气说道

“三哥说的虎蹲炮我已经做出来了,只要控制好药量就能控制远近和威力。

但是我现在想要研究一下三哥说的火枪。”

李承乾完全听不懂李泰说的是什么,连忙阻止他再说下去。

“青雀啊,你说这些我听不懂,等三弟回来你直接问他吧,我听着晕。”

李泰嘿嘿一笑说道

“还不是你要问的,不过三哥说的那个火枪还真是难制作。

枪管什么的都好弄,就是不知道其原理是什么,不然我还真能弄出一批试验品。”

就在这时候李治跑了过来拉着李承乾说道

“大哥,大哥,我们今晚吃烤肉吧,好久没吃了。”

此时李治已经六岁了,已经有了小大人的样子,不过这调皮的性格却越发严重。

现在李恪不在,也只有李承乾和长孙皇后能管的住。

李承乾现在也不是一味的溺爱弟弟妹妹们了,而是赏罚分明。

但在李二那里,该护着还是要护着,毕竟李二下手确实没个轻重。

还不如叫到东宫自己处理。

这也是李承乾在弟弟妹妹们威信越来越高的原因。

李承乾轻轻敲了李治脑门一下,笑着说道

“就知道吃,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

在军校那些训练都忘了是吧,最近有早起跑五里地吗?”

李治听后心虚的挠挠头说道

“没,最近……”

说到这里李治眼珠子乱转,李承乾见此就知道李治在想借口。

李承乾有些无奈的起身牵起李治的手说道

“走吧,烤肉去,不过明天早起开始五里地,不然等你三哥回来,我让他把你丢到军校去再训练三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来了!
大明,我来了!
车祸脑瘫物理化高材生因医院停电导致氧气机无法供氧,成了植物人,等他再醒来时已穿越回明朝,成了明宣宗的儿子朱祁镇,且看他如何在穿越的岁月里为这个风华绝代的大明改天换命,带领大明成为世界霸主!
一蓑烟雨任书海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关于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作为一名在现代职场中默默奋斗的普通打工人,李凡每日忍受着内卷、加班和生活的重压。一次意外,李凡在工作间隙昏倒,再次醒来时,已然身处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面对战火纷飞的隋朝末年,他凭借现代人的智慧与坚韧,艰难求生。在这个充满了权谋与战争的时代,李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唐太宗李世民,并渐渐卷入了隋唐更替的历史洪流中。凭借对历史的了解和现代职场中的管理经验,他从一个无名小卒
晓峰禅月
四合院的普通人生
四合院的普通人生
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见识四合院的故事,负能量满满,正能量也有。没有无敌,也没有屎尿屁符,谢谢支持!。。
槟榔加烟五毒俱全
汉使求生指南
汉使求生指南
汉朝的外交官一直是一个高危职业,因为大汉有个传统,通过消耗一个使者来增加一块儿领土。南越相杀汉使,屠为九郡。大宛国杀汉使,头悬北阙。朝鲜王杀汉使,王死城破、即刻诛灭。张义穿越到了汉武帝治下的大汉,还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出使四方的大汉使者。当他九死一生出使归来,带着一身疲惫,狼狈的回到朝堂复命时,汉武帝却掐着胡须埋怨道:“张卿怎么活着回来了?这可让朕如何出兵呀!”
三月半儿
三国:无限物资,可乐辣翅换二乔
三国:无限物资,可乐辣翅换二乔
无限物资,可乐辣翅换二乔:穿越三国,开局却被黑山贼围城?还遇上粮荒?王策抓耳挠腮:“系统呢?”系统:“来了老弟,无限薯条、辣翅、可乐!”分发美食,赚取威望!美食,精铁,酒精!甚至还有巴雷特!王策哈哈大笑:“我听说江东乔家,有两位美女?”孙坚:“早已送到王大人府上!只是……”王策哈哈大笑:“不就是辣翅薯条和可乐吗?管够!”曹操:“这王策却也是同道中人!”刘备:“我怎么就没个女儿呢?”从小小县令,到
老朱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