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第211章 以百姓为王牌,你上书告老吧!(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最新章节。

当行宫的大门再次敞开时,宫外围困的人群仍是群情汹涌之色。

但没多久。

在宫中那些百姓的告知与解释之后,却并没有为难陈余三人的队伍。

反倒跟着三人的队伍同行,各自前往抓捕现场,都想看看皇帝是说说而已,还是真要与民同甘共苦,还政于民。

顷刻间。

三人的队伍后便跟着一大批百姓,宛如三条长龙,分别奔向城中各处。

张贺此前带来的镇西军亲卫只有几百人,相对于扬州守备军,可谓势单力薄。

但随着一众百姓跟随后,情况便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扬州城守军虽有数万之众,但百姓更多!

有百姓支持,有形之间就壮大了镇西军的声势。

即便势微,且身在对方老巢,镇西军却也不输阵仗。

关键的一点是,扬州守备军以及州府衙门的人若敢拘捕,等同抗旨不说,也必然要动到百姓。

而林少裳身在城中,他们若敢当着她的面,对百姓出手,武力拘捕,或者反抗,传出去便是谋逆,朝野必然群起攻之。

再者,百姓也不是吃素长大的。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扬州守备军也是从无数底层百姓家庭中甄选出来的,城中百姓就有他们的亲人,定然不敢轻易对百姓出手。

一动手,将成众矢之的。

历朝历代都是平头百姓居多,激起民怨的后果是什么,可想而知。

可以确定的一点,城中纵然有八万守备军,但只要与百姓形成了对立,却也丝毫没有胜算。

要知道,城中的百姓人数...可是数倍于扬州守军!

就算以十打一,只要民乱一起,守备军也绝无胜算!

陈余早就想到了这点。

林天庆称病不出,故意制造事端,意图给林少裳一个下马威,鼓动了这次民怨。

林少裳若想平息此事,武力解决绝非上策。

对百姓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只会适得其反。

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雷霆手段惩治扬州腐朽的吏治,切实解决百姓的诉求与根源问题。

这就不得不动及扬州官府的官员,触及江南王府的逆鳞。

林天庆父子盘踞多年,早已控制了江南官场,官员十之八九都成了他们的人,官官相护。

动其一,便是动王府。

把王府逼急了,林天庆可能会狗急跳墙,立马显露野心,继而对林少裳不利。

但不动州府之人,不给百姓一个交代,又无法解决民怨。

于是。

陈余便想到了一个“以民制官”的办法,一面让林少裳亲自出面接待百姓,公布王府细作的猫腻,稳住民心。

一面下旨革除扬州官员的职务,将权柄分给底层百姓,乃至不惜放言任由扬州“自治”。

吏部此后将失去对扬州官员的任免权力,把权力分化。

扬州百姓若看到自身诉求有得到解决的希望,必会支持。

有了百姓的支持,相当于得到一个强大的助力,不必再担心林天庆会马上造反!

带着众多百姓捉拿扬州的犯官,除去林天庆的爪牙,可将主动权收归己有。

江南王府或者扬州府衙的人若敢反抗拘捕,对百姓动手的话,便坐实了抗旨谋逆,残害平民的嫌隙。

数十万扬州百姓群起攻之,区区八万守备军又如何挡得住百姓人潮?

就算能打得过,扬州守备军也定不敢打!

只因一旦动手,消息外传,他们将成众矢之的。

大景千万百姓与各路军团必会起兵来袭,江南虽号称百万大军,实则不过六十万,却也不敢说能力敌其余州府联军。

有百姓撑腰,相当于手中紧握王牌。

陈余断定,林天庆的胆子再大,也不敢对自家百姓公然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