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最新章节。
“等不起!”
齐正文猛地站起来,军绿色的常服袖口绷得笔直,道:“南海的岛礁监测需要高轨卫星,这些数据以前靠国际空间站共享,现在断了供应,等于瞎了一只眼。”
他指向屏幕上的航天员返回舱,道:“他们不仅赶人,还扣了我们的水稻育种样本——那是太空粮食安全的关键数据!”
张倩倩突然举手,声音带着年轻工程师的急切道:“我有个方案!把现有天宫二号的舱段改造升级,先实现三人短期驻留,同时加速长征九号的回收测试。许总师团队的高温材料如果能用在舱体隔热层,我们能省至少半年时间。”
刘瑾立刻接上道:“材料没问题!我们新研发的碳化硅涂层,耐受温度比国际空间站用的高 200℃,重量还轻 30%。上周刚在‘龙骧号’上通过测试,直接移植到空间站舱体就行。”
许阳一直没说话,此刻突然调出核聚变装置的结构图道:“灯塔国不让我们留在国际空间站,那我们就自己建太空核电站,让他们的空间站以后来求我们输电!”
林素月道:“建立自主空间站——火箭运载能力是关键”。
大长老看着围坐的科研团队,目光扫过许阳、钱老、于老,还有航天领域的骨干林素月、张倩倩、刘瑾,语气凝重却带着决心道:
“灯塔国把我们的航天员从空间站赶出来,看似是羞辱,实则提醒我们——核心技术攥在别人手里,就永远要看脸色。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空间站,但第一步,是解决火箭的‘心脏’问题。”
钱老的拐杖在地板上敲了敲,老人翻开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五十年前的火箭发动机草图:
“当年我们的‘长征’火箭,推力只有300吨,靠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要建空间站,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至少要达到150吨,比现役的长征五号翻一倍——这意味着发动机推力要突破600吨。”
“难就难在燃料效率。”林素月推了推眼镜,她手里的平板电脑显示着液氧煤油发动机的三维模型,道:“现有发动机的推重比是78,要达到目标,至少要提到100以上。燃料燃烧效率每提升1%,都需要上千次试车。”
她顿了顿,看向许阳,道:“许总师的核聚变团队在高温材料上有突破,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许阳调出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材料数据道:“我们研发的钽钨合金,能承受3000℃的高温,比航天现役材料的耐热性高40%。如果用在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或许能解决高温烧蚀的问题。”
他指向屏幕,继续道:“还有变循环技术,或许能让发动机在不同飞行阶段自动调整燃料配比,提升推力效率——就像‘龙骧号’的发动机那样。”
于老翻着国外火箭的技术资料,突然冷笑一声道:
“灯塔国的太空发射系统(SLS)推力是800吨,但用的还是航天飞机的老旧技术,可靠性差。我们要搞,就一步到位——不仅推力够,还要实现回收复用,把发射成本降下来。”
大长老听着众人的讨论,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道:“需要什么支持?资金、场地、人力,中央全力保障。”
“需要跨学科协作。”许阳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缓缓的说道:“核聚变团队的材料专家可以和航天材料组对接;我们的流体力学模型,能帮火箭优化气动布局。”
他看向林素月,继续道:“下周我带团队去西昌发射中心,咱们一起做发动机热试车模拟。”
钱老突然站起来,拐杖重重一顿道:“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盯现场!当年我们能在戈壁滩上造出‘两弹一星’,现在就一定能搞出大推力火箭!”
老人的声音带着颤音,却充满力量,接着道:“许阳,素月,你们年轻人往前冲,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你们铺路!”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沸腾。
张倩倩拿出早已画好的火箭草图,上面标注着“长征九号”的字样,道:“等火箭造出来,我们的空间站要比国际空间站大30%,还要带太空望远镜、月球着陆舱——让灯塔国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航天强国!”
“灯塔国以为把我们赶出空间站,就能卡住我们的脖子?他们忘了,我们这个民族,最擅长在绝境里开出路来。”
大长老转身看向众人,眼里的光芒比全息投影更亮,铿锵有力道:“五年后的今天,我要让龙国的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的残骸旁边,亮起来。”
钱老的拐杖在地板上敲出坚定的节奏,像在为这场攻坚战敲下鼓点。
大家眼中都充满了斗志。
离开时,许阳看着窗外的星空,突然想起被遣返的航天员说的话。
他知道,建立自主空间站的路不会平坦,但就像可控核聚变的突破一样——只要这群人拧成一股绳,再难的关,也终会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