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第23章 宁远大捷(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高第是河北滦县人,进士出身,诗词歌赋没得说,却对军事一窍不通。

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时任兵部尚书的高第,走马上任蓟辽督师,坐镇山海关,兼任辽东经略。

高第一上任就断言关外守不住,主张放弃辽西土地,退守山海关。

他的观点和前任辽东经略王在晋一样,说白了就是害怕和后金军交手,只想蜷缩在山海关,把辽东土地全让给后金。

袁崇焕据理力争,说打造关宁锦防线不容易,不能说丢就丢,抗命坚守宁远城。

高第说你有种你就守城吧,不再理会袁崇焕。

此时努尔哈赤见孙承宗离开了辽东,高第又龟缩到了山海关,这不是机会来了吗?

天命11年,1626年正月十四,努尔哈赤派儿子皇太极打头阵,他带大部队随后就到。

爷俩磨拳擦掌,心说一个小小的袁崇焕,能挡得住我八万大军吗?当时袁崇焕还籍籍无名。

不得不佩服努尔哈赤的敬业精神,这一年他68岁,还这么拼命!

为了造势,后金军对外声称20万,浩浩荡荡向宁远城进发。

宁远城被一种恐惧所笼罩,所有的人都担心袁承焕能扛得住吗?

情况确实不妙。彼此相互欣赏的老帅孙承宗被罢官,新上任的高第畏敌如虎,龟缩山海关不敢出来救援,袁崇焕处境艰难,他神色严峻看着将士们。

这些将领,和袁崇焕相处4年来,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相信袁崇焕能带着他们打败后金军。

在城头上,将领和袁崇焕歃血为盟,表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塞外的寒风吹在他们的脸上,夹杂着雪粒,将领们居然感觉不到一点痛。

就在这时,皇太极派手下士兵送来了一封劝降信。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袁承焕遵守这些规定,从使者手中接过信展开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袁将军台鉴:

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将军之才,令我钦佩不已,然时势变幻,不可不察。

今我大金势如破竹,明朝气数渐衰,此乃天下大势。宁远孤城,外无援兵,内无强援,困守无益。

将军若献宁远城归降,我必待以上宾之礼,加官进爵,共享富贵。

以将军之能,助我成就大业,必能青史留名,福泽后世。

若执意抵抗,徒增伤亡,生灵涂炭,非将军所愿。

望将军深思熟虑,早做决断,莫负我一片诚意。

皇太极敬上,天命十一年正月。

袁崇焕看罢对使者冷笑道:“你来的任务完成了,你回去后告诉皇太极,有种他就攻城,废话少说。

“送客!”后金使者狼狈逃出了宁远城。

皇太极没想到袁崇焕如此强硬,心说他能有多牛逼啊?到了第二天,皇太极亲自督阵攻城。

长话短说,皇太极使出了全部的本事,又是用云梯,又是凿城墙,把各种攻城的办法都用上了,宁远城就有1万守军,皇太极的4万后金军硬是徒劳无功。

到了第3天,努尔哈赤带着另一路人马赶来了。

在出沈阳城的时候,努尔哈赤心想,最多两天,皇太极一定能攻不下宁远城。

到城前,努尔哈赤感觉自己低估了袁崇焕,儿子皇太极被挡在了城门前。

两路人马汇合,后金军总共加起来有10万人马,把小小的宁远城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袁崇焕站在城头上向远处望去,后金军人马黑压压望不到边儿,他感到接下来将是一场硬仗。

身边的副将祖大寿轻轻道:“皇太极的攻城只是前奏,好戏在后头!看样子主帅努尔哈赤亲自出马了。”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