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第40章 崇祯之死(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崇祯帝诛杀了三位堪称中流砥柱的官员,分别是袁崇焕、孙元化和杨嗣昌。

袁崇焕乃是镇辽名将,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杀害,自毁长城。

孙元化是明朝的军事将领兼火器专家,上海川沙人,他还是徐光启的学生,师从徐光启学习西洋火器、天文、地理等知识。

在辽东战场上,他积极引进和制造西洋火器,誓言要把大明军队打造成“火炮军”,

然而壮志未酬,后来因其部下叛乱,被崇祯帝问罪处死。

杨嗣昌是颇受崇祯帝器重的大臣,他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来围剿农民军。

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战事失利,最终忧郁而死,也可算是间接因崇祯帝施加的压力而死。

崇祯帝多次下诏申斥党争,却屡禁不止,东林党和阉党余孽在朝堂上争吵不断,致使正确的决策难以执行,耽误了许多大事。

崇祯算得上是一位勤奋的皇帝,然而他对勤奋的理解有误,事事亲力亲为,反倒让臣子们在一旁看笑话。

早在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崇祯的宠妃田妃,就曾苦苦劝说他效仿南宋,迁都南京以暂避锋芒,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崇祯帝固执己见,拒绝了这一建议。

他放不下自己的尊严,也不愿面对放弃京城的耻辱,宁可选择自杀,也没有勇气去尝试复兴大明江山。

此外,李自成曾与他议和,只要朝廷承认李自成这支队伍的合法性,李自成立马就开赴辽东攻打皇太极,

但是臣子们争着做忠臣,破坏了与李自成的议和,最终议和失败。

原本有多条路可以避免大明朝的覆灭,然而崇祯却选择了自我毁灭这条路。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开始猛攻京城,崇祯急忙下诏命定西伯唐通和平西伯宁远总兵吴三桂进京救驾。

然而当唐通带兵走到居庸关时,被起义军包围,无奈投降了起义军。

吴三桂接到诏书后,急忙带部队往北京赶,其他将领磨磨蹭蹭持观望态度,无人真心来救援。

最终,崇祯帝没有等到援军到来,绝望中逃至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跟在他身边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崇祯帝上吊时,王承恩哀求道:“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大不了奴才保护着您,

咱们混在逃难的人群中跑到南方去吧,南京可是根基所在啊!”

崇祯帝说:“王公公,等我死后,你逃走吧,朕不怪你!”

说完,崇祯帝脱下夹袍,磕破手指,在下摆处写下了这样几行字:

“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停顿片刻后,又写道:“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写完,崇祯帝便上吊而死。

太监王承恩也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上吊而死。

看到了吧,崇祯至死都不检讨自己的责任,把所有过错都推给手下大臣,我就想问崇祯,到底你是皇上,还是大臣是皇上?

后来,崇祯上吊的那棵树被称为“罪槐”,意思是吊死了皇上,有罪。

还有人给这棵树加了一道铁链。若干年后,不知是谁为这棵大槐树鸣冤,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枷锁。”

皇上死了,大臣们躲了起来,李自成顺利进入北京城,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