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第198章 虎门销烟(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师爷递上抄录的洋商名单,呈上道:“大人明鉴。查烟土,怕是要先断了内奸勾连。”

林则徐抚案长叹:“何止内奸!京中有人说鸦片应驰禁,立即禁止洋人必反,粤省官员更有‘以烟税充饷’的糊涂念头。

圣上虽下禁烟令,但若不能速战速决,恐生变数,圣上如三心二意,恐怕吾将很被动。”

师爷颔首称是:“大人可先拿广州十三行开刀。当年在湖广,您令烟馆限期缴烟具,逾期封馆治罪,谁敢不服!

对洋商可行‘具结制度’,令其签字画押永不贩烟,否则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林则徐目光如炬,取过狼毫,激动道:“对,先礼后兵,就以先生之言拟稿,本督马上赴任钦差大臣。”

上呈折子拟好,林则徐凝神静气,片刻,林公挥毫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

他凝视着远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禁烟也需要策略,林公“恩威并施”,先是发布《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

明确要求外国鸦片贩子,限期内“将货船上所有烟土,尽数缴官”,并承诺“期限内,凡自首缴烟者,既往不咎;抗拒不缴者,依法严惩”。

他强调:“本大臣奉天子命,来此讨还公道,鸦片流毒中国,天理不容,王法不恕。”

然而,英国鸦片商人在驻华商务总监义律的支持下,对禁烟令阳奉阴违。

他们先是宣称“自愿缴烟”,实则拖延时间,暗中转移鸦片;

继而义律亲赴广州,煽动商人抗拒,甚至扬言“中国无力禁绝鸦片”。

面对英商的明抗暗拒,林则徐采取强硬手段:封锁广州商馆,断绝与外商的贸易往来,

下令“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的布告,断绝不法商人的妄想。

在围困十三行商馆十日后,义律与鸦片商人被迫屈服,上缴鸦片箱和2119袋,总重量约237万斤。

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人头攒动,数万民众围观这一历史时刻。

林则徐亲自坐镇,下令在海滩挖筑两个长宽各15丈的销烟池。

池中先注入海水,投入石灰,待池水沸腾后,将鸦片切碎倒入,用铁锄、木耙反复搅拌,

鸦片在高温石灰水中逐渐分解、消融,最终随潮水排入大海。

整个销烟过程持续23天,237万斤鸦片化为乌有。

销烟现场,林则徐命人张贴告示,允许外国商人参观,以证朝廷禁烟的决心以及“光明正大”。

一位美国传教士在日记中记载:“中国官员的组织能力令人惊叹,

销烟过程井然有序,民众的欢呼声响彻海岸,这是对鸦片贸易的公然反抗。”

虎门销烟如炸雷般震撼了世界,在国内,它唤醒了民众对鸦片危害的认知。

可是在国外,英国议会对此恨之入骨,磨刀霍霍,誓以“保护贸易”为由惩罚大清,

洋人的坚船载着利炮起锚,向中国海驶来,洋人试图用武力打开大清贸易之门,

一场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悄悄逼近,林公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