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正好,载沣临阵换将,答应袁世凯提出的条件,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全权处理剿抚事宜,
湖北军队及各路援军,悉归袁世凯指挥,荫昌回朝待命。
……
袁世凯从1909年退隐,到1911年复出,不过两年的时间,对于老袁来说,仿佛过了两个世纪,
权力欲强的人,心是关不住的,隐退的袁世凯,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时局。
而今,属于袁世凯的机会终于来了。
十日后,袁世凯率军来到南方前沿阵地,他卯足了劲儿要表现一番。
“杀!炮轰,骑兵上……”老袁号令清军。
革命军抵挡不住北洋军的突然发力,纷纷败退——
就在这时,远在香港的黄兴得到消息,马上飞到了武昌。
……
黄兴打仗有一套,革命军正缺总指挥,前面几个总指挥,不是被打死就是叛变投敌被起义军处决。
黄兴来了,来得正及时,黎元洪马上拜黄兴为前线总指挥。
后人说黄兴这个人有勇无谋,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换做我绝不这时候当总指挥。
原因有二,此时当总指挥,打胜了是黎元洪的功劳。
打败了是你黄兴的责任,为人作嫁,我不干这等傻事。
但是,黄兴没想那么多,他只想保住武昌起义的成果,没算计个人得失。
黎元洪却比黄兴有政治头脑,他效仿刘邦拜韩信为将那样,专门为黄兴举行了拜将仪式。
此时的革命军,除了士气高涨没有其他优势,黄兴的日子堪忧。
袁世凯不愧是个老狐狸,在他的授意下,汉口被冯国璋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巷战,革命军就别想了!
革命士兵想藏身纵横交错的小巷而不能,只好放弃汉口撤到第二道防线汉阳。
黄兴太渴望打个翻身仗,以前多次起义都归于失败,尤其黄花岗起义最惨。
愿望是美好的,结局很令人失望,汉阳失陷了。
革命军在黄兴带领下,退回了武昌总部。
此时,黄兴彻底失去了斗志,他对黎元洪道:
“对不起,我辜负了大都督的期望,没能守住汉阳,
为今之计,大都督可随我带人马渡过长江到上海暂避一时,”
武昌起义军首领们一听这话眼中喷火,也不再尊敬黄兴,纷纷斥责他贪生怕死,表示绝不离开武昌城半步,
“人在城在,人亡城破”。众人怒吼。
黄兴见无法劝阻众人,他只好带着警卫乘船离开武昌去了上海。
黄兴的离开,代表着汉口、汉阳保卫战的最终失败。
掐指算来,历时41天的阳夏保卫战就此结束。
……
对于清军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冯国璋要一鼓作气消灭革命军。
“华甫,别着急进攻。”
“袁公,这是为何?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是吗?”冯国璋大惑不解。
“冯将军,三国时,如果司马懿没有诸葛亮的存在,曹家能重用司马懿吗?”
“啊!养寇自重!”不过这句话冯国璋没敢说出口,心中暗暗佩服袁世凯的老谋深算。
老袁的目的,那就是坚决不能把革命军斩尽杀绝!
为防止冯国璋擅作主张攻击革命军,他调老部下段祺瑞速来报到,
赶来的北洋之虎段祺瑞,被老袁任命为湖广总督。
袁世凯除了有养寇自重的心理,另外,他受命前,要求朝廷宽待起义军,不要秋后算账,彰显他的言而有信。
其实他在出山之前就谋划好了,他要利用革命军和清朝廷讲条件,利用革命军压制清政府。
至此,南北对峙形成。
美、英、法、德等外国势力,乐见中国分崩离析,借机火中取栗,施压大清,
不许再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洋人怕战火影响到他们的生意。
当时革命军也承认和保护洋人在华的投资企业,这样一来,洋人没必要为大清出力镇压革命军,
同时,双方起冲突,德国、法国、美国还可以大卖军火。
在袁世凯和洋人的压力下,朝廷和革命军南北议和的大幕徐徐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