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总宪

第62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重置版)(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总宪》最新章节。

“君父有谕,卿等直入西内面禀~!”

早就候在宫门处的黄锦没有二话,在见到宁玦后便直接将众人带往了西苑。

一切超乎寻常的顺利。

望着远处的御桥,宁玦的心情愈发激动,直到踏入殿阁之中。

宁玦才发现连今日的嘉靖都特意换上了一身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唱赞罢后。

嘉靖饶有趣味的看着宁玦。

“宁卿,又有何本要奏?”

宁玦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那句他早就在心中排练了无数遍的台词。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宁玦,奏请陛下,废海禁,广设市舶,尽取海利与西洋!”

原本宁玦以为,等待着自己的,是嘉靖的勃然大怒。

却不料嘉靖却是抬眼望向了宁玦身后的闽人。

“卿等,可附议?”

宁玦闻言一怔。

嘉靖这意思,是要直接发内阁廷议而后奏批施行了?

“臣兵科给事中舒汀,参,都察院宁玦!”

此话一出,陈九德、周亮等人亦是纷纷跪倒在地。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海禁万不可绝,我闽人苦倭寇久矣,朝廷焉能放任倭寇入关而来!”

“臣父便是死于倭寇之手,秉宪欲行开海,臣万不敢苟同啊!”

“……”

这些闽人言官的言辞虽不如以往那般激烈,但是已然无比清晰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们不同意开海!

宁玦不敢置信的转过身来,看着身后的这些言官。

而此时嘉靖脸上的愕然丝毫不亚于宁玦。

“周尚寅,你……”

此时宁玦的心中不是愤怒,而是愕然,明明那个要与自己一同上书的人就是周亮。

在场的这些人,那日有哪一个不是喊打喊杀。

宁玦不知道他们为何忽然变了心性。

周亮叩头在地,双眼通红,泪珠不住落下,嘴里喋喋不休的是其父如何惨死于倭寇之手,却是不敢与宁玦对视分毫。

宁玦近乎脱口而出。

“你tm这会想起你爹来了?!”

“宁玦!君父驾前,对子骂父,你还有半点人子之礼吗?!”

周亮的眼眶通红,死死的盯着宁玦。

他自己老爹究竟是不是死在倭寇手中,又是为什么死在倭寇手中,周亮比任何人都清楚。

但陶家的船,见不得光,而他们现如今都在这一条船上。

周亮自幼苦读圣贤书,在不影响家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的为了天下人去死。

但是当面对天下人与家人二选一的时候,周亮的选择依旧是自己的家人。

开了海,闽人会获利,不需要再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但是这一切,明显不符合陶家的利益,陶家,或者说是陶家背后的那头幼兽并不想如此赤条条的站在光天化日之下。

只是他们与陶家的秘辛,宁玦并不知晓,宁玦知道的,看到的,只有他们临时反水,背刺了自己。

或者说,背刺了天下人以及他们的族人。

“朝廷一日不开海,东南的倭乱便一日不会停息,你周尚寅清清楚楚,何故装傻?”

周亮低着头咬着牙咆哮道:“倭乱起便要开海,有朝一日,刁民乱政,我大明难道也要将祖宗社稷拱手相让吗?!”

宁玦还没反应过来,嘉靖却先开口道:

“那朕这便发旨,再选精兵十万,随朱纨南下平倭寇如何?!”

听到这里,周亮等人的头重重的叩在了地上,无不声音哽咽道:

“君父圣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