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毕业后打工日记》最新章节。
2020年6月26日 晴
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太阳尚未完全升起,东边的天际染着浅浅的金色。薄雾弥散在田野之间,露珠挂在稻秧尖端,轻轻颤抖,像是无声的问候。
母亲一大早便点了灶火,锅里咕嘟咕嘟翻滚着小米粥,香气缓缓弥散开来。父亲背着锄头坐在门槛上,点着旱烟,眼睛望向村口的方向。他沉默不语,却好似在确认:那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是否真的已经过去。
弟弟抱着小猫跑过来,嚷嚷着要给它取名字:“哥,你看它毛白白的,就叫小雪好不好?”
我笑了笑,揉乱他的头发:“小雪也行,不过它要是长大变脏了,你得天天给它洗澡。”
弟弟一本正经地点头:“我会的。”
阿强扛着锄头走进院子,打趣道:“你弟这劲头,比你当年强。”
父亲瞥了我一眼,哼笑一声:“小的有小的天真,大的也该有大的担当。”
我听在心里,不置可否,却默默在心里加了一分自省。
——
上午时分,村子里热闹了起来。女人们提着竹篮往地里走,里面装着馍馍、咸菜和水壶。男人们分头下田,或锄草,或插秧。孩子们不再被大人们拘在家里,他们三五成群追逐着蝴蝶,脚丫踩在泥地上,溅起一片片泥点,笑声在村子里回荡。
我与阿强一道下了田。阳光斜照在水面,波光粼粼。秧苗在泥水间微微摇曳,好似一排排稚嫩的士兵,等待着成长。
“磊,”阿强一边插秧一边笑,“你看这片田,好像重新活过来了。”
我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是啊,土地有它的韧性,人也一样。
父亲在不远处弯腰劳作,背影稳健而宽厚。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了一层金色的光。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家的力量,大抵就是这样——无论风雨如何,只要有人撑着,日子就不会垮。
——
中午,烈日正高,村口的老槐树下聚了不少人。几位老人搬了小板凳,摆开棋盘,你一言我一语地下着。旱烟的香气与麦秸的清香混合着,随着风轻轻飘散。孩子们在一旁凑热闹,嚷嚷着要当“军师”,不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井边的女人们边洗衣边聊天,哗啦啦的水声与鸟鸣交织成一首简单的田园小曲。有人提起前几日的虚惊,有人感慨如今的安稳,更有人说:“只要日子能这样过下去,就是最大的福。”
母亲端出一篮刚蒸好的馍,把几个热乎乎的塞到我手里:“快去给你爹送去,别饿坏了。”
我应声跑去田里,把馍递到父亲手里。他接过时,笑意不多,却透着一种踏实的满足:“吃了馍,才有力气干活。”
——
傍晚时分,西天被霞光染得通红,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有人炖了一锅野菜汤,有人杀了鸡,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在院落里嬉闹,追逐着飞舞的萤火虫。
弟弟拉着我到槐树下,挥舞着一根竹竿,装模作样地喊:“来啊,坏人来我就打!”
阿强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你小子真有胆,比你哥小时候厉害。”
父亲叼着旱烟,笑而不语,眼神却比往日柔和了许多。
夜幕渐渐降临,村子在一片安宁里慢慢静了下来。祠堂的灯火依旧亮着,但已不再需要火堆守夜。人们的心,渐渐安定。
——
我坐在灯下,提笔写下:
“第一百零三天。水退田出,秧苗吐绿。炊烟升起,人声渐繁。惊魂已去,裂痕犹在,但生活正如秧苗一般,一次次被重新插下,一次次生出新的希望。田埂上响起歌声,那是人心的力量。”
写完后,我抬头望向窗外,蛙鸣声此起彼伏,伴着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像是一首温柔的摇篮曲。
夜色温柔,村子安然。
那一刻,我心里明白:经历过风雨的人,更懂得平凡的珍贵。
——
然而,这份安宁,并不会永远不被打扰。
就在夜色渐深时,村口传来几声犬吠,接着是脚步声渐渐靠近。父亲皱了皱眉,放下旱烟,走到院门口,眼神紧了几分。
“谁啊?”他沉声问。
黑暗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老李,是我,镇上的老刘。”
院子里的我们全都愣了片刻——深夜造访,这可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