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辽国公

第200章 杨宪胡惟庸对喷(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朱元璋起身踱步,道:“标儿,非玩多疑。常家之功,咱岂会不知?

然古往今来,外戚权重而致祸乱者,比比皆是。

常家一门双国公,朝野瞩目。

若不加制衡,恐日后尾大不掉。

今虽无反心,难保日久势移,人心不古。

咱为天下计,不得不防。你虽仁厚,却不可不察此中利害。”

朱标闻此,以为朱元璋欲对常家有所动作,大惊失色,脱口而出:“父皇,您莫非要将常大哥调离辽东?!”

朱元璋摇头,沉声道:“非也,咱不会调动常孤雏。他于辽东作用非凡,论边防、民生诸事,无人能出其右。且待大明五年计划施行,必有奸佞之徒妄图生乱,届时,辽东之地,常孤雏所部便是威慑!”

朱标闻言,心下稍安,却又面露疑惑,赶忙问道:“父皇既有此考量,却又与儿臣剖析常家隐患,不知父皇究竟意下如何?”

朱元璋坐于椅上,缓缓道:“咱之意,非是要对常家如何,只是要你心中有数。

天下初定,各方势力需平衡。常家有功,咱自不会亏待,然亦不可使其势大难制。

你日后为君,当善用制衡之术,既用其才,又防其变。如此,方能保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朱标闻罢,恍然大悟,当即拜倒在地,恭敬说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深知为君之道,需权衡各方,善用制衡。日后定当谨遵父皇训示,不负所托,保我大明基业稳固。”

言罢,再拜稽首。

次日,六部官员与中书省齐聚一堂,共商五年计划诸事。

户部尚书率先开言:“此计划关乎国本,财政拨付需精打细算。当依轻重缓急,分拨款项。首重水利修缮,农乃国之根基,水利兴则农事旺,此为财政优先支项。”

吏部尚书亦道:“人才为要,为使计划顺遂,当速选贤能之士,分派各处。此五年内,官员任用与考核,需以计划施行成效为要。”

礼部尚书接话:“教化不可轻忽。于各处兴学,育民智、正民风,亦为要事。财政于此,亦当有拨备。”

兵部尚书神色凝重:“边防不可懈怠。虽有常孤雏于辽东威慑,然各地关隘仍需加固,军备亦需充实,此乃国家安全之保障,财政拨付应有所倾斜。”

刑部尚书拱手道:“律法需明,计划施行间,必有宵小趁机生事,当严法以治,确保诸事有序,此亦需人力物力,财政亦当顾及。”

工部尚书道:“除水利外,道路桥梁修缮,亦为要务。此关乎各地交通商贸,便利往来,方能促经济繁荣,财政当有专款。”

中书省官员则统筹协调,汇总诸部所言,道:“各部所陈皆为关键。当将水利、边防、教化、道路等列为优先,依序排定财政拨付额度,确保五年计划稳步推进。”

众人皆称善,遂详拟各项细则,以备奏请圣上定夺。

众人正商议间,杨宪拱手而立,进言道:“诸位大人,吾观辽东近年治理,颇有成效。

辽侯于彼处施政有方,所行五年规划,在边防巩固、民生发展等诸方面皆获佳绩。

我等何不参考辽东之五年计划,取其精华,融入此次关乎全国之规划,或能事半功倍,诸位以为如何?”

胡惟庸听闻,眉头微皱,冷哼一声,当即反驳道:“杨大人此言差矣。辽东弹丸之地,怎可与我大明广袤天下相提并论?

其地情、民俗、诸事利弊,皆与中原及各地大不相同。

若贸然以辽东之策套用于天下,恐水土不服,徒生乱象,绝非良策。”

杨宪面色未改,依旧从容,拱手对着胡惟庸道:“胡大人误会了,杨某并非主张照搬辽东之策。辽东于边防稳固、民生发展上确有独到之处,吾意借鉴其可用之法,如屯田之制以足粮秣,强军之策以固边防,因地制宜,灵活取用,融入我天下五年大计之中,而非全盘照抄,还望胡大人明鉴。”

胡惟庸双目一瞪,言辞犀利道:“哼!难道我满朝公卿,饱读诗书,历经政务,竟还比不上僻处辽东之一隅?我等集思广益,为天下谋策,岂会不及辽东一地之见识?杨大人此举,莫不是小觑我等?”

杨宪面色涨红,提高声调道:“胡大人此言太过!借鉴辽东之法,旨在博采众长,非是小觑诸位。天下之大,各地皆有可取之处,辽东既有成效,为何不能参考?此举乃为大明江山更好,非我一己之私!”

胡惟庸亦涨红了脸,怒拍桌子,大声斥道:“杨宪!你休要巧言令色!我等殚精竭虑,谋的也是大明江山。你却三番五次提辽东,莫不是别有居心?难道辽东之法便是金科玉律,我等多年所谋皆为无用?”

杨宪气得浑身发抖,手指胡惟庸道:“胡惟庸,你分明是强词夺理!借鉴他处经验,本就是为使计划更周全。你这般无端指责,到底是何居心?莫不是因一己之见,阻碍大计施行?”

胡惟庸怒目圆睁,向前一步,戟指杨宪道:“我看你才是心怀叵测!妄图以辽东之法乱我朝纲,扰乱这五年大计。今日休想借此蒙混过关!”

李善长见二人争得面红耳赤,气氛剑拔弩张,赶忙起身,双手虚按,高声道:“二位暂且息怒!今日共商大计,本为我大明兴盛,怎能因些许分歧便如此争执?

杨大人所提借鉴辽东之法,不失为一思路;胡大人所虑,亦在情理之中。

但如此争吵,于事无补。

依老夫之见,五年计划细节繁杂,非一时能定,不如改日再议,届时诸位皆心平气和,再详加探讨,以求万全之策。”

众人闻之,皆觉有理,遂暂罢争执。

未几,此事传至朱元璋耳中。朱元璋闻罢,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笑,却未置一词。

于刘伯温府邸,刘琏一脸疑惑,向其父刘伯温发问:“父亲,前日杨宪与胡惟庸于中书省激烈争吵,父亲缘何未出面谏言?”

刘伯温手不释卷,神色平静,缓缓言道:“二人所言,皆有其理。杨宪欲借鉴辽东之策,以添新途;胡惟庸虑天下与辽东差异,恐生祸端。各执一词,并无大错,叫我如何置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