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嘞个造化玉碟

第475章 至尊境(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嘞个造化玉碟》最新章节。

背后的九色光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旋转,如同最精密的熔炉,开始炼化、吸收这股来自界兽分身的反哺之力。

他的微型世界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

六千一百米、六千五百米、七千米。

世界壁垒在扩张中变得更加坚韧,内部的法则结构愈发复杂玄奥。

九大法则巨龙变得更加凝实,咆哮声震彻整个丹田虚空。

统御一切的毁灭天柱也愈发粗壮,散发出令万物归墟的恐怖道韵。

界兽分身的气息则在缓慢下降,从主宰境巅峰回落,但它体表那些暗红纹路却愈发璀璨,额头的漩涡印记更加深邃,对吞噬与毁灭法则的理解正变得无比通透。

这是一种淬炼,将驳杂庞大的力量反哺本尊,自身则提炼出最精华的法则真谛。

时间在深度闭关中失去了意义。

或许是一天,或许是一年。

王歌完全沉浸在体内世界的演变与法则的融合之中。

他的神识仿佛化作了世界本身,感受着雷霆在云层中诞生湮灭,看着山脉在板块运动中隆起又崩塌,观察着水之法则如何滋养万物,血之法则如何构建能量网络等等。

毁灭不再是单纯的破坏,他看到了毁灭中的新生,看到了旧法则崩溃后为新法则让路的必然。

创生不再是单纯的建设,他看到了生命演化中的残酷竞争,看到了繁荣背后隐藏的轮回。

毁灭与创生,这对看似对立的力量,在他心中渐渐圆融,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世界运转的底层逻辑。

这种明悟,让他的灵魂都在颤栗,在升华。

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某一刻,他的微型世界扩张达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米的极限!

只差最后一丝,便可突破万米大关,那是至尊境的壁垒!

然而,这最后一丝,却如同天堑,无论如何冲击,都纹丝不动。

世界结构似乎达到了当前法则理解下的完美状态,再无法寸进。

王歌睁开了双眼,眸中仿佛有无数世界在生灭轮回。

他看到了瓶颈。

并非能量不足,事实上,界兽分身的反哺依旧磅礴。问题在于“圆满”。

他的法则数量虽多,却并未真正达到“圆满”之境。

九大法则与毁灭法则之间,还欠缺最后一点灵犀,未能彻底圆融无碍,构成一个完美自洽、能自我演化的体系。

“法则圆满。”王歌喃喃自语。

就在他凝神思索,推演法则最后关隘之时,悬浮于前的翡翠玉碟,仿佛感应到了他的困境,突然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嗡鸣!

翡翠玉碟的嗡鸣并非声音,而是一种直抵灵魂本源的震颤。

温润的翠绿色光芒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蕴含宇宙初开第一缕光的混沌色彩。

它不再是碟形,而是化作一团不断流动、变化的混沌光团,内部有亿万法则符文明灭生息,最终,一道凝练到极致、细小如发丝却仿佛重逾万界的混沌气流,悄无声息地飘出,没入王歌的眉心识海。

没有惊天动地的冲击,王歌甚至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但那道混沌气流融入的瞬间,他的整个意识被无限拔高、拉远!

他仿佛瞬间超脱了肉身,超脱了雷炎岛,超脱了所在的宇宙。

他成了一个绝对的“观察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关于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单女主+双强+修真+修仙山中修炼十几载,下山之后,我无敌。陈天承师命,携一纸婚约,下山入都市,寻找未婚妻。
九幽月光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
关于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前期有部分透剧部分,读者不喜已删除)许晓盛,情满四合院中许大茂的弟弟,天阉出生,部队转业归来加入轧钢厂,第一天上班做的事情就是搬出了大杂院,他对院子里狗屁倒灶的事情,并不是很关心,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最爱娄晓娥
旧金山往事
旧金山往事
关于旧金山往事:人生如烟花。只要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PS:《大牧场主》、《生在唐人街》、《华尔街传奇》、《重返洛杉矶》、《我真不想努力了》之后又一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群号:618863420
陶良辰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林胜利穿越到六零年代。本以为只是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不曾想后院居然住着近乎完美的郑娟,左手院子里住着梁拉娣,右边院子里住着爱好收藏老物件的九门提督关老爷子,胡同口还是徐慧珍的小酒馆...他是红星轧钢厂的工程师,备受领导的器重。他还是易中海的外甥,易中海夫妇对他视为己出。就这身份,说是钢厂和四合院的太子爷都不为过。禽满四合院?他表示不关他的事,他只想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秦
临海听雨
我真不想努力了
我真不想努力了
关于我真不想努力了:回国接手地产集团,恰逢大时代浪潮席卷而来。从商住房到度假村,从海边公寓到核心区写字楼,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房二代的故事。——————————群号:618863420已完结三本高定破万作品,一本均定破万,三本精品,信誉保障。
陶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