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薯条,苏联英雄》最新章节。
而面对一向只管砍砍砍的执行派托莱米恩,再次发出的这个在之前的战术会议上已经提出的疑问。
大抵是起源战团这个将阿斯塔特圣典当一切行动指南的战团中,对于圣典内容理解“最深刻”的厄洛莱德,心里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毕竟星际战士圣典虽然超过2/3的内容,是基里曼以超人眼光编写的适应大叛乱之后,人类帝国大部分需要面对的战斗的作战手册。
但从根本上讲,圣典面对的对象是,从原本进行正面作战任务的军团分解为执行“局部治安战”的战团规模的星际战士部队。
其中根本没有,也不应该有关于“超规格”大兵团正面作战的内容。
而现在,在纳垢因为寻求新可能而将麾下所有兵力倾巢而出,连带“腐蝇”这样排不到前列的大不净者都能借助前所未有的亚空间大潮,驱使一支超规格混沌魔军发动攻势的情况下。
刻板到死板的起源战团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应对。
甚至于现在这种本来应该是应对同等规模僵持局面的破局战略,其实都是厄洛莱德从圣典里生搬硬套上来的。
因此,尽管极限战士们的理智基因让厄洛莱德确实部分认同托莱米恩的分析,但是实际应对策略匮乏的厄洛莱德也依然只能重复之前已经解释过的理由。
“是的,托莱米恩,我并不确定这样会不会更好,或者更糟,但将战团置于消极位置,乃至将一整个次星区的帝国子民置于危险之中,不是我一个战团长应该做的。”
其背后暗含的意思则是:
一方面单从战团利益上来说,起源战团虽然几乎和极限战士战团穿一条裤子了,但在战团长眼里,在这样被人堵了的局面下,就算已经下定决心要集全团之力完成任务,也必须要为战团留下火种。
而想要留下火种,虽然厄洛莱德并不确定什么办法能百分百管用。
但他也能确定在被瘟疫舰队的围困下消极等待肯定不是一个办法,纳垢瘟疫对于基因种子的威胁,已经不需要再多一个战团去证明了。
另一方面从战团职责来说,虽然安德尔芒次星区并不是他们惯常的驻守区域,也不是他们母星所在。
并且这里甚至从工业或者战略价值上来说都很低,以至于这里在之前不仅并没有星际战士驻守,连带当地星界军的军力都有些薄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这并不意味着,因为其他任务才到达这里的起源战团,可以心安理得的选择对该次星区即将被瘟疫舰队荼毒的现实视而不见。
这不仅违背了,起源战团继承自基里曼的保民官荣耀,更是可能让瘟疫舰队制造出一支对整个奥特拉玛来说都有巨大威胁的瘟疫行尸部队。
并且主观一点讲,厄洛莱德不认为起源战团主动挑起的战斗,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
战团二连长波丹和极限战团战团长卡尔加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要起源战团将敌人阵线拉扯开,像圣典要求的那样迫使原本固定在一处的敌人因为调动露出破绽,那么波丹或者卡尔加就可以抓住这些破绽,彻底改变战局。
“那好吧,我会尽快返回旗舰。”
似乎本能的抓住了突破圣典带来的思维固化契机的托莱米恩,又一次在厄洛莱德的“坚定”语气之下选择了赞同。
那么在起源战团决定赌上性命,用“旧时代”的战术和纳垢派出来的“新时代”规模的魔军碰一碰的时候。
被厄洛莱德寄予期望的波丹和卡尔加在哪里呢?
安德尔芒次星区中,一个曾经鼎盛,但是因为大叛乱的腐化与损坏而彻底无法修复,并在之后万年的荒废中从曾经的铸造世界,变成如今连当地人类殖民地最疯狂的探险者都敬而远之的死亡世界的星球上。
切断了安德尔芒次星区对外星语通信,且在之前伏击了试图突入的末日雄鹰战团的混沌千子战帮正在被迫进行一些“倒斗”活动。
“嘶!”
一个千子红字巫师在被自己用巫术举起的一个废墟下跑出的大量变异生物恶心到之后,向旁边的同伴吐槽,
“那些该死的老鼠,真的还躲在这里吗?”
“或许是,或许不是,但至少那个坐标的位置就在这里。”
“一个一万年前的废弃铸造世界?连那些机油脑袋都放弃了修复这里,在这里还能有什么值得他们还有我们大动干戈的。”
“有时候废弃的表象下面往往潜藏着秘密。”
“你是指这些丑陋的老鼠吗?
行了吧,就算是要发掘这里潜藏的‘知识’,我们也应该选择一个看上去像资料库的地方,而不是在这个全是辐射和污垢的废弃矿井中干这些体力活。”
“至少,不是我们亲自动手。”
另一个千子红字巫师虽然赞同同伴的说法。
但是碍于马格努斯的强制命令和自身并没有阿里曼的本事的客观现实,也只能将牢骚终止,然后挥动法杖,一边调整在矿井之中搜索的红字战士的行动,一边要求正在布置挖掘设备的千子教徒(千子战帮控制的混沌信徒)快点干。
(1、一些解释:
1、刻板到死板的起源战团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应对
在原本剧情中基里曼归来之后的阿斯塔特圣典,确实很像现实世界两千年前后,拉姆斯菲尔德(那个宣称只要自己活着就不会让GCD百年,然后真的应验了的美国防长)发动的,将美军彻底从大国决战型陆军改变为完全的治安战军队的改革一样,饱受诟病:
对于星际战士来说就是,随着大裂隙开启,几乎每次的战争都无法再依靠单一星际战士战团去解决了,连导致数个战团一起完犊子的战役都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
而对于美军来说就是,在东大军队力量的强势崛起逼迫下,已经非对称化积重难返的美国陆军,不得不开始艰难的重新恢复曾经的传统大编制(最近好像已经因为各种问题而弃疗了)。
但这并不代表这两种军队改革在最初是错误的,或者在现在已经没有了价值:
比如灵活的战团编制,确实帮助在大叛乱之后,进入了一定程度分裂状态的人类帝国,维持了更大区域的稳定,分散各处的战团在很长时间完成了各自的救火队工作。
也成功避免了再次出现像荷鲁斯叛乱这样,上万星际战士一起叛变的情况(红海盗的休伦哥哥差点)。
而拉姆斯菲尔德改造的美军,除了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震惊了全世界。
其提出的“火力至上”和“非对称打击”,在经过技术发展与思想革新之后,也获得了更广泛认可。
并且就像当初,最早提出坦克集群理论的是英国人富勒,但把这种理论真正在战场上实践出来的却是德国人一样。
由西大创造并惊吓了全世界的“未来战术”,现在被东大手里和心里最管用的“信火一体”理念成功发扬,几乎成了现代化战争中最大的显学。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阿斯塔特圣典,和拉姆斯菲尔德步子太大给美军扯着蛋的改革完全没有负面作用。
由于这两个在当初建立者看来,十分符合当初需要的改革,都遭到了预料之外的变故。
对于当时处在大叛乱之后凡人普遍不信任状态的星际战士来说就是,本来可能只把圣典当成一个过渡时期方案,以为自己后续改革争取时间的帝国摄政基里曼直接进了ICU。
以至于万年不改的圣典从本来的先进理论变成了让基里曼本人都头疼的“圣经”。
并且在高领主的运作下,各个无法独立支持自身行动的星际战团之间,已经基本失去了相互密切配合应对强敌的能力。
而对于冷战结束后处在拔剑四顾心茫然状态的美军来说就是,人类史上最离谱的一次工业国崛起速度(90年代还在歼7、30年后就六代机×3)。
与其自身工业同样是人类史上最离谱速度的迅速衰败(90年代已经首飞f22、30年后六代机变成ppt)同时发生。
导致原本可能只是超前了一些的拉姆斯菲尔德军改,不仅彻底变成了不合时宜的PPT,还在一堆史密斯专员的运作下彻底成了负面资产。
于是,40K时代的星际战士战团,已经几乎无法重现大远征时期作为主力的集群行动,在大规模作战时需要依赖同样被分解,但是总归指挥大规模行动更有经验的星界军将军进行协调。
而现代的美军则为东大新一代军迷贡献了众多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