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124章 演武(1/2)

"此举悖逆常道!"

黄尊素瞪大双眸,凝视韩爌,语气铿锵。

"莫论斩刑是否符合大明律例之精义,单凭他未经复核,擅自斩决陈鹏,便已触犯律条森严。须知,死刑必经刑部、大理寺、内阁三堂会审,此中疏漏,足可成其罪证。"

"然执行者乃锦衣卫,身负皇恩浩荡,特权加身。"韩爌闻言,不由分说。

"若以此为由发难,恐将自陷许显纯之彀中,得不偿失。"

黄尊素一针见血。

"缘何你欲与锦衣卫硬碰硬?"

他反问道,目光如炬。

"吾等之志,非在于此小隙之争,而在阻挠陛下于顺天府所施行的与民争利之新政。

此政若行,你我之财货田亩,皆将受损,此中利害,你我心知肚明。"黄尊素语带讥锋。

"当下之策,应在新政推行之际,伺机而动,令其名誉扫地。"

"我们只需指责邓士亮行事有违常理,切勿将战火引至锦衣卫,以免引火烧身。"

言罢,黄尊素心中暗自懊悔,当初东林之举,竟让韩爌入阁,实非明智。

然时不我待,他迅速调整思绪,对韩爌密授机宜:"再遣人手,故技重施,多管齐下。"

"若又遇陈鹏之祸,被判极刑,又如何?"韩爌忧虑。

"八品微末,犹如江中鱼鳖,何足挂齿?此等庸才,因自身疏忽而遭国法严惩,怨天尤人,实属无稽。"

黄尊素挥手打断,言辞决绝。

"为大局计,牺牲些许小吏,若能换得新政受阻,实乃值得。"

韩爌闻言,心中一寒,黄尊素之狠辣,可见一斑。

"便依你所言行事。另,还有那毕自言。"

黄尊素话锋一转。

"内阁辅臣之位,乃我清流世袭之地,今彼一介算师,竟窃居高位,实乃破坏大明二百五十年之成规,必除之而后快。"

"如何除之?"

韩爌虽心有赞同,却不敢轻言,恐授人以柄。

"我等门生故吏,加之齐楚浙宣昆等地士人,皆应群起而攻之,上疏弹劾,言其非由廷推,难服众望。"

黄尊素冷眼旁观韩爌之虚伪,心中暗叹此人不可尽信。

他起身近前,躬身行礼:

"辅臣大人,叶向高已修史,张问达告老,我东林于朝堂之上,唯您一人可倚为梁柱。若您迟疑不决,则东林之势,必将日薄西山。届时,我等虽有凌云之志,亦将无处施展矣。"

“明了。”

黄尊素之言落,韩爌轻叹,满腹无奈溢于言表。

此非黄尊素之私语,实为东林幕后之声,直击韩爌心扉。

昔日光宗之时,他借东林之势扶摇直上,今朝则需以实绩证其价值,否则,东林之风,或将席卷而去,令他“骑虎难下”。

立于府门,目送黄尊素背负行囊渐行渐远,韩爌心绪难平。

大明朝堂,党派林立,几成定势。

内阁重臣,多为词章之士,鲜有亲民之历,故决策之时,多倚重他方英才。

此等英才,为权势所诱,竞相攀附,终成大派,朝堂之上,话语之争,愈演愈烈。

然新皇登基,精明强干,对内阁辅臣,未尝稍假辞色,韩爌之位,形同虚设,憋屈难言。

较之张居正权倾朝野,他自愧弗如;即便万安、刘珝、刘吉之辈,尚能时见天颜,而他,已月余未得皇帝一顾。毕自言入阁之后,其权恐将仅限于草拟诏书矣。

正当韩爌暗自神伤之际,官应震府邸内,却有一番对话。

太常寺卿吴亮嗣寻至,官应震已致仕在家,面对旧友,他苦笑摇头:“吴兄,我已远离朝堂,此等纷扰,请勿再扰我心。”

言及陈鹏一案,他更是直言不讳:“此人自寻死路,天子眼皮底下玩火,死不足惜。”

吴亮嗣深知官应震心意已决,却不忍楚党势微,力劝道:“天子英明,志在复兴大明,官兄何不借此良机,一展胸中抱负,承继张江陵之遗志,共谋国是?”

楚党之志,在于效仿张居正,推行变法,虽路途多舛,亦在所不辞。

官应震闻言沉默,良久方叹:“江陵相公曾言,‘吾非相,乃摄也’,今日方悟其深意。

昔日变法之所以成,皆因天子年幼,且得冯保之助,方能窃柄。

今上英明神武,张江陵复生,亦难施其志。”

吴亮嗣点头赞同,又言:“皇帝有主见,非我辈所能左右。然为臣者,当以忠君报国为己任。我虽年迈,锐气未减,誓将舍身助陛下新政,毕自严首辅才干出众,又为陛下讲筵官,我辈自当鼎力支持。”

此言一出,官应震猛然抬头,凝视吴亮嗣:“你意欲何为?”

吴亮嗣站起身,整衣肃容:“我平生以言事为职,劾奸为己任,此番新政,必留我名于青史。”

言罢,毅然决然,投身于新政洪流之中。

正午时分,西苑之内,皇上的御书房静谧而庄严。

“累积几何?”

朱由校搁笔轻叹,目光转向身畔的刘时敏,悠然发问。

“禀陛下,已过百三十余章。”

刘时敏应声抬头,目光掠过案头堆叠的奏疏,轻声细语。

“皆是针砭董应举与邓士亮二人,言其当街行凶,有辱朝纲。”

案几之前,司礼监所呈奏章琳琅满目,皆因刘时敏近身侍奉,故而批红之事,先由秉笔太监略作勾画,再由其整理,以备皇上垂询。

“区区三十余道,闲情逸致乎?”

朱由校轻摇首,言辞间略带戏谑。

“各安其位,恪尽职守。”

言罢,他挥毫泼墨,四字跃然纸上,递与刘时敏,“皆以此批之。”

“遵命。”

刘时敏躬身接旨,旋即返回案前,勤勉誊写,对此类联名上疏,皇上此举已非首次,他自是熟稔于心。

大明朝堂,不乏怀揣政治宏愿之士,然其奏章入司礼监,往往遭遇此等“简约”批示,成为常态。

刘时敏虽忙于处理“冗杂”之章,目光却不自觉地游离至皇上案头的另一叠奏章——那是针对毕自言的弹劾。

朱由校则全神贯注于董应举的新政汇报,心中暗自思量。

得国子监学子之助,顺天府田亩清查进展神速,半月间已厘清数十万亩,造册在案。然贪腐之风,却如影随形,愈演愈烈。

“此辈皆当严惩不贷!”

览及贪官污吏之劣迹,朱由校不禁暗自愤慨,恍若穿越时空,共鸣于雍正晚年之怒:“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深知,自己已依大明旧制,三倍俸禄以实银发放,尤其是顺天府官员,所得皆是真金白银,于市面流通,一枚银币价值非凡。

即便如此,仍有人铤而走险,贪赃枉法,手段层出不穷。

更有甚者,勾结清丈科,侵占民田;指鹿为马,将荒山伪作良田,滥发地契;乃至国子监监生,亦敢篡改度量器具,公然舞弊。

此情此景,令人发指,朱由校不禁感慨万千。

针对朝廷颁布的制式弓尺,竟又衍生出大弓小弓之奇技,实为测量之双簧。

豪门巨室,以大弓轻描淡写,田亩数目悄然缩水,地契账本皆备,税负悄然减负,犹如狡兔三窟,避重就轻。

而小民百姓,则遭小弓严苛审视,田亩尺寸契虽显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归流
归流
大明朝最后的辉煌余光。杨平安看到了三十年来不上朝的万历天子,正坐在亭中笑眯眯的等着自己。有精擅口技,眼含桃花的小师妹。有美艳无双,心狠手辣的小婶娘。有大胆泼辣,心直口快的小苗女。如此精彩的时代,当浮一大白
晴了
某魔圆的真理之名
某魔圆的真理之名
关于某魔圆的真理之名:打字机唱的好!妙哉!唱着唱着便退幕于台后,存在感淡薄丘比语气兴奋至极:与我结成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吧!:但是,我拒绝!!!变身为打工人,打工魂魔法纪录之人身披魔圆的黑袍嘎嘎乱创大爱读者总之,对头对头,随便写一写(??_??)大浪淘沙,百分之九十九便会折戟沉沙越往后面,创伤率会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深爱党勿入,以免被创伤创击之路,要加速了!!!
先天一炁境
反清从成为安南王开始
反清从成为安南王开始
特种兵孙鸿远穿越了,成了明末广西的一名和尚。寺里遭遇天灾人祸,无米下锅,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随方丈、师弟一起下山化缘。然而刚刚走出寺庙不久,他们师徒四人就遭遇了意外。孙鸿远和两名师弟为躲避灾祸,误闯到了安南境内并且卷入到了安南的皇室斗争中。孙鸿远凭借其个人能力逐步将危机化解,并且在安南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兵马,最终统一了整个安南,成为了安南王。随后,孙鸿远通过与欧洲海上贸易与技术交流,建立了一支
吐舌头的小松鼠
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
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
从一堆尸体中醒来,方继安发现,自己的啤酒肚不见了,人也年轻了十几岁。而尸体中,还有一人与他年轻时很像。正在恐慌时,觉醒强国争霸系统,改名方济安,利用死去青年方济安的证件、委任状,他开启了异界民国初期的争霸之路。ps:小说改不了标题,内容改成了奖励步兵连,不是德械连。想看系统爽文的请不要进来,想看强大系统的不要进来。欢迎大家指责错误,但那种看小说无脑喷的请不要进来,那种看免费小说还斤斤计较的也不要
百年一梦转瞬空
一定找到你
一定找到你
出生于封建大家庭的陶曦文,通过抗争躲过了早婚的厄运,在大学里迈向了革命道路,后为了躲避抓捕转移至我抗日根据地,在残酷艰苦而乐观向上的环境里,她与侦查连连长务远互生情愫,但是,务远的突然失踪,由此改变了她的人生……
收养了七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