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死亡局,我从不出局

第192章 沉溺(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玩死亡局,我从不出局》最新章节。

沈芸的沉默与顺利毕业,像一剂强效的催化剂,彻底释放了孙启荣心中那头蛰伏已久的野兽。

那个雨夜的“成功”让他醍醐灌顶——权力与欲望的交易,原来可以如此直接、高效,且风险可控。

他开始有意识地、精密地筛选猎物。不再是随机的冲动,而是冷静的评估。他的目光在课堂上扫视,精准地落在那些家境普通、成绩中游、性格内向甚至有些怯懦、对毕业、奖学金、保研、实习有着强烈渴望却又缺乏足够底气和资源的女生身上。

他的狩猎流程,在无数次“实践”中,变得系统而高效。

首先塑造安全感与亲和力:在公开场合,他永远是那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孙老师。课堂上,他会特意对目标女生展露温和的微笑,给予她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哪怕答案平庸,也会给予鼓励性的点评;在走廊相遇,他会主动点头致意,甚至寒暄一两句无关痛痒的日常;偶尔在食堂“偶遇”,他会端着餐盘自然地坐到目标女生旁边,聊些轻松话题,聊聊学业压力、未来规划,言语间充满理解和关怀,不动声色地消除

然后制造依赖与植入暗示:当目标女生因学业或未来规划陷入焦虑,主动或被动地向他求助时,比如论文卡壳、实验数据不理想、需要实习推荐信、担忧奖学金落空,他的“援手”会及时伸出。他会耐心指点、帮忙联系、甚至动用一点小权力。每一次“帮助”后,他都会在合适的独处时机,留下意味深长的、模糊的暗示:“你这次能拿到机会,我也算是尽力了……”,“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不过……你知道的,有些事需要相互体谅。” 这些话语像种子,悄然植入对方心中,让她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顺利”与这个男人的“关照”密不可分,并开始模糊地感知到那“体谅”背后潜藏的交易。

最后缩短距离与突破界限:依赖建立后,他便开始制造独处空间。起初是冠冕堂皇的“课后单独辅导”、“论文深度探讨”,地点在办公室。随着接触增多,地点逐渐移向更私密、更不易被打扰的场所——资料室,实验楼, 在这些精心挑选的、光线昏暗的空间里,他的言语会变得暧昧,眼神会充满侵略性,身体距离会一步步缩短。他会从“无意间”的触碰,递笔时碰手指,讲解时靠近肩头,发展到更露骨的轻抚手臂,整理鬓角发丝,观察着对方的反应,如同猎人观察掉入陷阱的猎物如何挣扎。沉默或轻微的抗拒,在他眼中不是拒绝的信号,而是默许的序曲。

他甚至发展出一套病态的“档案系统”。在他办公室书柜,一个不起眼的暗格里,藏着一本没有名字的小册子。

里面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缩写,记录着每一个“目标”的代号、性格弱点如“内向寡言”、“家境差”、“看重成绩”、“父母期望高”、家庭情况如“单亲”、“农村”、“有弟妹需供养”、以及对他“暗示”和“试探”的反应进度如“犹豫”、“轻微抗拒”、“默许独处”。

在他眼中,这些活生生的学生,早已被物化为一串串“成功率”与“风险值”的数据,是他权力游戏里精心计算的筹码。

然而,在校园的阳光之下,他依旧是那个金光闪闪的楷模:

在系务会议上,他慷慨陈词,痛心疾首地谈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师德师风建设”,发言逻辑清晰,引经据典,赢得校长频频点头,赞许他是“有思想、有担当的骨干”。

在学生群体中,他“讲课风趣”、“没有架子”、“乐于助人”的口碑广泛流传,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榜样。

这种极致的分裂,非但没有让他不安,反而滋生出一种扭曲的、凌驾于规则之上的优越感。他沉迷于这种在光天化日之下戴着圣人面具,却在阴暗角落里肆意释放恶魔欲望的巨大反差。

在他看来,这不是堕落,而是聪明人对规则和人性的完美驾驭。他笃信:真正的风险,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别人是否相信你会做。

四十岁,孙启荣评上了副教授。身份更高,权力更大,可内心的黑洞却愈发深不见底。他开设了一门看似轻松的选修课,内容宽泛,作业极少,却诡异地与毕业绩点高度挂钩。这门课,成了他筛选猎物的绝佳鱼塘。

起初,他只是偶尔在众多“讨好者”中,挑一个最“顺眼”的进行暗示。但权力和欲望如同毒品,剂量只会越来越大。年龄的增长似乎并未带来克制,反而催生了一种时不我待的贪婪和对掌控感的更深迷恋。他不再满足于被动的等待,开始主动出击,精心编织陷阱。

他熟知目标女生的课程表、活动规律,更对校园的隐秘角落了如指掌——哪间资料室的门锁形同虚设,哪栋实验楼的哪一层晚上保安巡逻会“恰好”错过,哪个监控探头只是摆设。

他将考试分数、答辩结果、宝贵的实习推荐信、甚至奖学金名额,都明码标价,化作冰冷的筹码。他会利用这些筹码,将选中的女生一步步推到一个“悬崖边”——让她们清晰地感受到,顺从,或许会失去尊严,但拒绝,则可能立刻坠入学业崩盘的深渊。在这种高压下,许多人会陷入巨大的恐惧和迷茫,最终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绝望中,选择沉默地踏进他预设的陷阱。

第一次主动设局时,看着对方惊恐又不得不屈服的眼神,他心底曾掠过一丝微弱的心虚。但事后的风平浪静——对方依旧按时上课,眼神躲闪却不敢声张——那点心虚瞬间被一种巨大的、掌控一切的狂喜冲得无影无踪。原来,恐惧是如此有效的枷锁!

自此,他的模式更加固化:

制造一两次“恰到好处”的独处,观察反应。退缩?立刻收手,目标作废,等待下一批“新生”。不退缩?进入下一步。

逐步增加接触频率和“帮助”力度,强化对方的依赖感和负疚感,温水煮青蛙般消磨其抵抗意志。

一旦形成某种心照不宣的“关系”,便进入反复索取的阶段。论文修改可以分多次“指导”,开题报告需要反复“把关”,推荐信可以写得更好“但需要更多了解”,奖学金名额“竞争激烈需要额外努力”……他会用各种名目延长“关系”周期,在一次次的“交易”中,他获得的不仅是肉体的满足,更是一种令人上瘾的操控快感——看着一个鲜活的个体,在他的权力碾压下,从挣扎、犹豫,到屈服,再到麻木地习惯这个过程。

这种对他人意志的彻底征服,比单纯的欲望满足更让他沉醉。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分不清,那不断膨胀的欲望,是源于身体的本能,还是源于对滥用权力所带来的极致控制感的上瘾。

那是一个闷热得令人烦躁的六月下午。毕业论文答辩刚结束,喧嚣的教室渐渐空荡。孙启荣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桌上的材料,心情带着掌控感带来的满足。

“孙老师,我想和你谈谈。” 一个冰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他回过头,是大四的林晓彤。那个他曾用“答辩不过”这把钝刀,反复切割、威胁过两次的女生。此刻,她脸上没有往日的怯懦和隐忍,眼神像淬了火的刀子,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如果你再这样,我就去找系主任,或者直接去教育厅举报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
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
本书标签:黑科技,整个人类文明一起出发前往新世界,星际旅行,科幻,末日,方舟,外星人,鲲,硬核太空科技,安全感极度匮乏。
书荒之灾
末世列车,我靠预言读档成为榜一
末世列车,我靠预言读档成为榜一
关于末世列车,我靠预言读档成为榜一:开局星球爆炸,能同化人的无面泥人,祸福相依的末世列车头等舱车票,若不是钟冰旋自身天生神力,又觉醒死亡预言和读档重来能力,早就在新人局就被灭了。第一个世界:无面泥人入侵营救表妹,跟玩家面对面火拼,跟我比火力,你有几条命可以送。第二个世界:幽灵古宅角色扮演副本,疯狂在崩人设边缘跳跃,玩的就是心跳。第三个世界:海上冒险冰雹、暴风雨……天灾接连不断,沉着冷静提前预知,
甜蜜蜜月儿
凶案笔记成真,我成警局常客
凶案笔记成真,我成警局常客
顾宁是一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为了赚点生活费和弟弟的住院费,她想走自媒体赛道,在网上发布凶杀案类型的笔记。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写的笔记居然都在现实发生了!警局很快注意到顾宁的笔记和凶杀案的过程一模一样,把她请到了警局。起初,他们以为顾宁和凶杀案有关联。渐渐地才发现,原来顾宁的笔记才是破案的关键!于是顾宁去警局的次数越来越多,刑警队对她的态度也不像一开始那样冷冰冰了。“顾小姐,可曾看到凶手的
颜宛言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陈安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扑朔迷离的一个个谜团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无数枯骨搭建气的高台,为何回荡着凄厉的哀嚎?东北平原上的大江大河之下,为何有一道令人难以捉摸的黑影?环境艰苦的边疆地区,世俗之下是什么样的秘密?看似风平浪静的玄门,内里暗藏着怎样的复杂斗争......末法时代,真的能有人再登仙府,名书上清么?这座神奇的道观到底来自何处?
北面柠檬
我和妹妹在末世开士多
我和妹妹在末世开士多
宇宙中……正义联盟探测到邪恶组织向蓝星投发了一种名为的细菌毒素!传播速度飞快,而且毒素强大!不但人类或动植物受到感染,就连自然环境都会遭到破坏!感染者神智不清,失去理性!犹如丧尸般袭击人……正义联盟为了保存人类,也同样投发了一个智能辅助系统(经营系统)到蓝星。经检测配对下!陈宇轩符合绑定系统……就这样陈宇轩兄妹俩在这丧尸横行,人性扭曲的末世中,开店营业……
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