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第50章 粮食(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知道郑家军的底子后,郑锦对自己的行动越来越有把握了。郑家军的发展,关键还是要靠内地的大市场,还是需要一大批商人的奔走,更寄托于强大的水师牢牢把握制海权。

这样一来,台湾、吕宋甚至是婆罗洲都需要列入收复范围内。在东南亚要与荷兰、西班牙为主的欧洲国家进行贸易竞争,争取打死他们。

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们这边,等占领闽粤两省后,稳固好大后方后,以两千多艘战船、三千多艘商船的体格,说要打死他们就打死他们。

东南亚的近千万华人,就是最好的盟友啊。

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消除内患,统一意志。

现在的关键,是先解决粮食危机。以府库二百二十万石粮食是绝对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粮食储备。心中有粮,万事不慌。没有粮食,那军队哗变,近在眼前。

以郑成功在郑家军中的威望,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断粮长达三个月,军队哗变不在少数。被郑成功处死的军中高级军官和文官也为数不少,连功绩卓着的五军戎政杨朝栋都因粮食问题被郑成功处死,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是多么的危机。

郑锦自然没有郑成功的威望,更没有处置军中大将的权利,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不让这种情况发生。

解决粮食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种植,自己种植需要农民、需要广袤的耕地,需要良种,而这恰恰是郑家军所缺少的。

东南沿海一众海岛,面积均不是很大,可供种植的海岛少之又少,不足以支撑郑家军十万军队和近八十万民众。其粮食的来源一直都是潮汕地区和东南亚诸国,潮汕地区经过郑家军几轮的收集,能够收集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而东南亚购粮一直都是郑泰负责,想从郑泰手中获得粮食,可能性微乎其微。

郑成功虽然命令郑泰去东南亚购粮,但从历史上看,郑成功进军台湾后,或因海路阻碍,或因人祸,厦金两岛足有半年时间未将粮食送到台湾,导致郑成功部队粮草匮乏,复台进程差点失败。

虽然郑成功及时命令军队复垦军屯,但也因此与台湾当地的居民发出激烈的冲突,民心大失。军队在军屯的过程中,也曾多次哗变。

既然无法在厦门等岛屿种植粮食,那粮食的来源就只能是东南沿海诸省了。

郑锦盘算着府库的银两,不足以购买更多的粮食,更何况还有伪清军队的严密盘查,作为大宗商品的粮食,想要大规模的交易,没有一两个稳固的地点是不可行的。

董酉姑看着一脸沉思的郑锦,道:“锦舍,不用担心太多。有你父王在,郑家军还翻不了天。”

被惊醒的郑锦,抬头笑道:“母后,我自然是不担心的。我在想,现在府库的粮食不足,银两又不趁手,该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更多的粮食呢?”

董酉姑仔细思量一会儿,道:“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军的根源问题,你父王南征北战十几年,因为粮草不足而退兵的情况比比皆是。伪清也知道我军缺乏粮草,对大宗的粮草看管的很严,几乎没有可能从内地来购买粮食。

购买粮食的渠道几乎都被堵塞,想要获得大宗粮食,一个是从占城、交趾等地购入,一个只能是从伪清军队之中缴获了。从交趾等地购入,一直是你泰伯在负责,购买的数量每年也有近百万石,只是近两年购入的数量大不如前,只有数十万石。

从清军之中缴获的粮食更是少见,每逢大战,清军一旦战败,几乎都会将粮草付之一炬。能够缴获的寥寥无几。

之前闽地有几家豪绅,曾向我军高价卖出数十万石粮草,可惜被伪清发现后,夷灭九族,从内地购粮这条渠道就断了。

为娘也想不出其他渠道可以获得大宗的粮食。”

郑锦没有想到为了购粮,郑家军也是不遗余力啊。现在看到从内地购粮一事,几乎不可能,而从东南亚购粮的渠道,又被郑泰把持,他可不会将这个大好之事贡献出来。甚至近两年粮食购买的数量大大减少,很有可能被郑泰私藏了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

这事不好做啊。没有粮食,要那么多银子又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郑锦想要练兵,想到扩大东溪工地、炼铁工地,这些都需要的大量的粮食和肉,用于补充兵士和工人的营养。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让士兵和工人吃饱喝足,怎么有足够的精力来锻炼呢?

以郑锦对练兵的理解,除了严明的军纪,练精兵就是要让士兵吃饱,时不时的还要有肉,有酒。不然怎能够出精兵呢?兵贵精,不贵多啊。

郑锦有点头疼了,没有粮食,这确实是个头疼的事情,天上总不会掉粮食下来,难不成要从清军的城池中去抢夺粮食吗?

即便是找到高产的农作物,土豆、玉米、南瓜什么的,但没有足够的耕地,有高产农作物也没有用啊。

郑锦有些谨慎的问道:“母后,不知伪清的粮食都储存在哪里?”

董酉姑有些惊讶的看着郑锦,劝说道:“锦舍,你可是想要攻打伪清的城池?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父王现在正在准备复台之事,万不可在这个时候招惹清军。我军现在精锐陆师损失惨重,根本无力攻打伪清的城池。”

郑锦有些无奈的道:“我当然知道现在不是攻打伪清的城池的时候,但是我军粮食存储严重不足,现在四义兵镇的组建和东溪工地上都需要大量的,仅靠府库的储存根本不足以支撑太久。

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只能打打伪清城池的主意了。”

董酉姑有些惊讶,道:“现在府库二百八十万石粮食还不够吗?四义兵镇的粮饷不是已经由你泰伯他们承担了吗?怎么还需要粮草?”

郑锦解释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府库的粮食不足以支撑太长时间,万一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也好有个应急的准备。”

董酉姑有些好笑,道:“你这危机意识倒是挺强。十几年来,你父王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哪有什么突发事件呢?”

郑锦不好说郑成功复台断粮一事,只能说:“东溪工地需要更多的工匠,更多的民夫,这些人干的都是体力活,需要更多的粮食。这粮食的消耗会大大增加,若不提前准备,难免会有些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

董酉姑有些疑惑问道:“东溪工地现在有了多少人了?还需要那么多粮食?”

郑锦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现在已经有两万余人了。”

董酉姑有些震惊的道:“两万余人?你这是把流民营地的人都招进去了啊?能需要那么多人吗?也罢,你自己拿好主意就行。”沉吟一下,董酉姑说道:“现在伪清的海澄、漳州府、泉州府均储存大量粮食,估计能有三百余万石,潮州府也存有近百万石粮草。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去攻打这些城池。”

“想那漳州府,你父王曾经围城半年,都没能将它攻下,泉州府和潮州府也不好攻打。你要时刻注意。”董酉姑告诫道。

郑锦忙点点头,道:“当然,我知道。我会万分小心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