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

第102章 南郡争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最新章节。

“都督。

吕蒙部已经占据华容,

甘宁部占据公安。

沿途郡县望风而降,

现在离江陵不过十天的路程了。”

庞统审阅了一遍信件,然后对着周瑜汇报。

周瑜回头,看向挂好的地图,

拿起朱笔在夷陵画了一个圈,

夷陵在江陵以西,稍微偏北。

“让甘将军马不停蹄,

绕开江陵,攻占夷陵。

我大军进逼南郡,为他做掩护。”

周瑜下达命令后,又回头问了一句。

“子茂那边做的如何?”

“已经成功商议,

文聘会从汉津入侵,

绝敌北道。

襄阳的军队如果想要支援,不会那么轻松。”

“发挥牵制作用,那就足够了

子茂这个意见深得我心,

现在就是在思考如何对付曹仁了。”

周瑜的兵力其实还是有些不足的,

赤壁之战,再加上豫章的血战,

把江东本来的底子就打掉了。

三万精兵,本就是各地抽调,

面对曹操,孙权的ALL IN行为。

现在大战结束,

自然也要回归各地驻守,以防动乱。

扣去死伤者,

最终也只有两万不到的士兵,

这还是张裕开口阻止了孙权攻打合肥,

将一部分兵马支援到了南郡的战场。

而曹仁守城士兵就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毕竟他在豫章战场全身而退了,

曹操也给他留下了足够的兵力

加上徐晃,徐晃这个时候是横野将军,

汉末杂号将军带一军满编五千人,但是通常都不满编,保守估计徐晃本部两三千人这已经是一万八千,

曹操还将满宠从许昌调动至江陵支援曹仁,

满宠也是一个杂号将军(奋威将军),就算不满编也能有两三千人。

通俗说一下,周瑜撑死两万人,

但是曹仁两万士兵保底。

那么问题来了,

周瑜是进攻的一方,

曹仁是防守的一方,

进攻和防守的兵力是一样的,

这场仗很难打啊。

周瑜心里也明白这个问题,

所以他不会强攻江陵城,

而是要慢慢的蚕食南郡,

逼迫曹仁出来野战。

江夏的军队还在江陵背后绝北道,

阻碍襄阳的乐进,

一切的准备都已经完成,

就看曹仁怎么接招了。

如果曹仁听到这个问题, 他估计只是笑一笑,

现在的他正在指挥士兵修缮城墙,

豫章之战,迟迟没能攻下南昌城,

着实让曹仁领悟了什么是坚城和守军的血性,

所以他也从中吸取了经验。

既然要守那就得万无一失,

身为长史的陈矫则是觉得有些浪费。

“将军,江陵本就是天下坚城,

与其修缮城墙,不如提前囤积一些物资。”

“陈长史,这些事情可以一起做,为什么要区分轻重?”

曹仁笑了笑。

“不用担心钱财,用完便是,

守不住江陵,那些都是空谈。”

“既然如此,将军为什么放弃公安和华容,

完全可以就地防守啊。”

“哼,周瑜想要那不就给他吧?

他还要分兵去守卫这些地方,

我却只需要保守江陵,到底哪个更好?”

曹仁笑了笑,

从修缮城墙的工作中退出。

“以不变应万变,才最好不是吗?

而且我虽然放弃华容公安,

但是现在江陵周围的数个要隘,

都给我下命令死守。

就算守不住,也要让周瑜付出最大的代价。”

“赤壁之败,定要被人耻笑百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